↑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7 题,其中:
单选题 29 题,选择填充题 1 题,填空题 19 题,简答题 4 题,实验题 2 题,科学探究题 2 题
简单题 46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9 题
  1.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碳原子   B. 氧原子   C. 氧分子   D. 二氧化碳分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 观察气体颜色   B. 闻气体的气味

    C. 插入燃着的木条   D.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B. H2O      C. H2SO4      D. KCl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冰雪融化       C.菠萝榨汁       D.透水砖渗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

    A. 火焰为蓝色   B.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产生大量白烟   D. 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叙述中,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 无色无气味 B. 常温下为气态

    C. 能支持燃烧 D. 液氧为淡蓝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元素的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碳 C   B. 氯 Cl   C. 钾 K   D. 铜 C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符号表示1个氢离子的是

    A. H   B. H+   C. H2   D. 2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 选用过量的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2,生成固态的P2O5

    D. 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铁丝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B. 空气中各成分的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D.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

    D. 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   B. 拉瓦锡   C. 门捷列夫   D. 爱迪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的PM2.5的是

    A.焚烧秸秆      B.植树造林      C.燃放鞭炮     D.工厂排放烟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王安石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写梅花,能从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质量很小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这说明

    A. 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体积很小   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分子质量很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 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D.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 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 湿衣服晾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爱护资源,保护环境”主张的是

    A. 公交出行   B. 焚烧垃圾、秸秆   C. 监督举报排污   D. 使用节水器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钠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   B. 23   C. 11   D. 1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空气   B. 氧气   C. 矿泉水   D. 四氧化三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 电子数不同   D. 中子数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所示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下面理解错误的是

    A.中子数        B.元素符号

    C.元素名称      D.相对原子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 核内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最外层电子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对O、O2-两种粒子的判断,错误的是

    A. 核电荷数相同   B. 化学性质相同

    C. 质量几乎相同   D. 都属于氧元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甲醛(CH2O),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乙的化学式是O2   B. 通常状况下,丙是一种气态物质

    C.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D. 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图为载人航天器工作仓中气体成分的微观示意图,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

    B. 氧分子和氮分子能均匀混合,是因为航天器处于失重状态

    C. 航天器工作仓内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与地表空气接近

    D. 航天器工作仓中充氮气可避免发生火灾后燃烧过于剧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填充题 共 1 题
  1. 日常生活中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铁”和“钙”是(    )

    A. 单质   B. 分子   C. 原子   D. 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9 题
  1. 鱼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常用作燃料(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随意丢弃,要放回原瓶,体现了节约的原则(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烧杯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用天平称量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时,须将药品放在玻璃器中(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看上去比较透明(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缓慢氧化像剧烈氧化一样,会发出光或火焰,放热,产生新物质(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洁净的空气清新干净,属于纯净物(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其净水原理如下图:

    (1)通过滤网可去除______(填“可溶性”或“难溶性”)杂质。

    (2)抗菌活性复合滤料中有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等。

    ① 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② 家庭中,将自来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

    B. 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

    C. 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空气质量是城市的名片,如何改善空气质量是很多大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CO2   B. SO2   C. N2    D. PM2.5

    (2)拥堵公路上的空气使人感到呼吸不畅,而在茂密森林中的空气却使人感到清新舒畅,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低碳环保”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选择。“节约碳排量”旨在倡导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温室气体主要指的是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智能加热器”是液体蚊香的好搭档,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减少蚊香液的浪费。从微观角度看,蚊香液逐渐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据此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垃圾分类从干湿分离开始”,这是北京市正在大力推进的简易垃圾分类法。

    资料:“湿垃圾”是指植物类和厨余类垃圾,由于含水量高、易腐坏更适于发酵制沼气和肥料等。除湿垃圾外的其他垃圾为“干垃圾”,经分拣后可分别被再利用。下列生活垃圾应投入“干垃圾”桶的是______(填序号)。

    A.菜叶、果皮   B.旧纸箱、玻璃瓶   C.剩菜、剩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很多宏观现象都是由微观来揭示本质的,宏观微观建立起了一定联系。我们一起走进微观世界。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质子数为17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____。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该粒子属于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该粒子易_______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表示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是 _________。

    (2)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仿照示例填空

    物质名称

    示例:水

    ____

    氯化钠

    构成物质的粒子

    分子

    ____

    分子

    _____

    (3)下图A、B、C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共包含_________种原子,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_________,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______________,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请从35-A或35-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35-A计分。

    35-A液体药品的取用

    35-B液体药品的加热

    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以上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_______、②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4 题
  1.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①中所得气体是______,①与②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

    (2)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示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NO通常为无色气体。熔点为–163.6℃,沸点为–151.5℃。它的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NO2。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NO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使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增强免疫力、记忆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O2通常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HNO3)和NO,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HNO3。NO2能使多种织物褪色,损坏多种织物和尼龙制品,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也有腐蚀作用。

    城市大气中的NOx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经测算,天然气、煤和石油燃烧产生NOx的量分别为:6.35 kg/t、8~9 kg/t、9.1~12.3kg/t。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尾气中NOx的浓度相当高。在非采暖期,北京市一半以上的NOx来自机动车排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NO的“利与弊”:

    “利”是___________,“弊”是___________(各答1条即可,下同)。

    (2)NO2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煤和石油相比,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结合数据解释原因_________。

    (4)减少NOx污染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分析问题:

    (1)写出实验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2)写出实验②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集气瓶中有一定量的水或细沙,其目的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2)实验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2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代号,下同),其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______,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

    (3)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实验小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350 mL,实验时先在集气瓶中加入50 mL水。

    (1)装置连接好后,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

    (2)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_ mL,说明实验成功。

    (4)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该实验可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2 题
  1.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33-1),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

    b.小海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新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该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脱脂棉燃烧的温度。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3-2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_______。

    A.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B.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

    (2)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温度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探究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5℃

    二氧化锰

    10mL 2%H2O2

    甲组实验Ⅱ

    25℃

    二氧化锰

    10mL 5%H2O2

    (3)甲、乙两小组得出如下图数据。

    ①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_________;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 数据相同条件下, H2O2在_______(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