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这个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要再现邓世昌带领中国海军将士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 黄海大战   B. 辽东战役   C. 威海卫战役   D. 廊坊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上述材料表明

    A. 中国已经完全成为了美国的殖民地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是

    A. 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 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 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   D. 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口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 没有推翻清朝的统治   B.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C. 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器物、学制度、学文化三个阶段。能作为三个阶段标志性事件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 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五四运动期间,上海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这主要体现五四运动

    A. 市民阶层是运动的先锋   B.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C. 资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   D. 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新”主要体现在(     )

    ①新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新的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孙中山)遗命,炳若晨星。”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

    A. 甲午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90周年,如果你要去“军旗升起的地方”,你应该选择

    A. 北京   B. 嘉兴   C. 南昌   D. 井冈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画中会师的双方是

    A. 朱德、毛泽东的队伍——杨靖宇的队伍

    B. 红一方面军——红二、四方面军

    C. 朱德、周恩来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D. 朱德、陈毅的队伍——毛泽东的队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16年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某同学设计《红军长征》情景剧,以下场景与史实不符的是

    A.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D. 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近日新华社报道:2017年的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两者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B. 西安事变和七七事变

    C.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D. 台儿庄战役和七七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A. 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 旅顺大屠杀惨案   B.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C.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南京大屠杀惨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这里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

    A. 佟麟阁   B. 赵登禹   C. 李宗仁   D. 彭德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对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扭转了100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屡败的局面   B.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 为世界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D.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A. 《秋收起义》   B. 《西安事变》   C. 《重庆谈判》   D. 《平津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因为

    A. 人民解放战争打响了   B.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 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观察下列《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充分证明了淮海战役中( )

    A. 胜利来自人民的支持   B. 解放军装备落后,只能仰仗老百姓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 国民党的美式装备还不如土枪土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士兵们冲进一座写有“总统府”的建筑物,爬上屋顶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上写着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 民国三十六年   B. 民国三十七年   C. 民国三十八年   D. 民国三十九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贡献的连线搭配,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 詹天佑——设计京张铁路   B. 魏  源——编写《四洲志》

    C. 严  复——译述《天演论》   D. 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西藏和平解放   D. 土地改革的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历史学习的多样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历史,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片中的历史】

    材料一:

    (1)图1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图2是中共“一大”的会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数轴中的历史】

    材料二:

    (2)【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创建           (军事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                 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是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的爆发。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49年10月1日,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产生的最重要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校八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的有关资料,得出以下几种结论:

    ①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近代民用企业   ②《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爱国创业”的口号

    ③创办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如大生纱厂   ④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选择说法正确的序号。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要指出“夹缝产生”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1913-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造成此时迅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882年民族实业家李松云在上海创办了均昌铁厂。当时,在均昌铁厂制造的一艘小艇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船头悬挂着英国国旗,船尾悬挂着中国龙旗。

    (4)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如此艰难的社会根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