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语言应用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名句名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窒息  恐(hè)         三顾茅庐       悬崖壁(qiào)

    B.憔悴         望(gǎn)      两肋插刀       吹毛求(cī)

    C.干瘪         进(dù)         提心吊胆       前腿开(pī)

    D.隐匿        云(yì)         不依不挠       咬文字(jiá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2010年4月28日,杀害多名小学生的罪犯郑民生被执行死刑。人 们谈到他的罪行时无不咬牙切齿,义愤填膺。

    B.4月30日晚上,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 世博文化中心开始举行,其后,黄浦江两岸上演烟花激光表演,那五 颜六色、流光溢彩的焰火、灯光与喷泉一泻千里,给人以美的享受。

    C.眼下放得正热的美国电影《2012》与一般好莱坞灾难片相比确实不同凡响,它融人了许多“中国元素”,吸引了大批中国观众。

    D.上周,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台爆炸造成的漏油带已经随海浪到达美国 南方四个州的海岸,浮油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人们看到,许多动 物被浮油所染,已经奄奄一息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商店和饭店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 许多饥饿的张开嘴巴的乞丐一样。

    B.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听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 气,显得极惋惜的样子。

    C.可是,掂量一下自己这点财力,供他念完小学,已经是鼓着肚子充 胖;而中学大学的门槛九丈九尺高,没有白花花的银洋砌台阶,怎么能高攀得上?

    D.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 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随后,一条绵延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感悟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

    ②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

    ④展馆从当代切入,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城市化的进程,凸显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规模和成就,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

    ⑤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宛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

    A、④①③⑤②         B、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②④③①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根据语境,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时间对战士来说,不仅是纪律,而且是胜利;时间对学生来说,  ________,________;时间对工人来说,________,;时间对社会来说,不仅是财富,而且是文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8分)

    育新中学初三(1)班正面在开展“走进小说”综合性学习活动,邀请你参加。

    (1)活动一:评论人物。小说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从读过的小说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向同学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2分)

    (2)活动二:赏插图。许多小说都配有一定的插图,这些插图,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右边为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仔 细观看后,请你用简洁的文字把这一插图所表现的情节写下来。(3分)

    (3)活动三:我来推荐。“课程标准向同学们推荐了八部长篇小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除此之外,请你再向同学推 荐一部你认为值得阅读的小说,并谈谈你推荐的理由。(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填补下面名句的空白外或按要求填空。(8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

    (2) ________,地利不如人和。

    (3)所以动心忍性,。

    (4)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原因进行高度概括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6)2010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60周年纪念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力地说明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优劣,而是战争正义与否,正如《(孟子)两章》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8~9题。(4分)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宋]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释]①点绛唇:词牌名。②绍兴乙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绝顶小亭:即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卞山峰顶。③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危:高。④烟浪:烟如浪,即云海。 ⑤老去情怀: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年老。 ⑥天涯想:指恢复中原万里河山的想望。  ⑦惆怅:失望、失意。  ⑧衰翁:衰老之人。

    1.、上阕描写了词人________,下阕抒写了词人________。(2分)

    2.、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0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释]①中山:即中山国,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 ②盍:何不  ③患:祸患  ④垣墉:墙壁  ⑤病:坏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若  之  何  而  去  夫  猫  也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乞(        )   (2)耳(        )      (3)去(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是非若所知也。

    4.、老鼠祸害无穷,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老鼠的危害。( 2 分)

    5.、读了这则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简要谈谈。(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18分)

    耽误

    ①从小我就是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到了小学五年级,我更是开始无心向学,跟着一班同样无心读书的人到处玩耍,不时滋事生非。父亲的巴掌抡起落下,但皮肉的疼痛并不能让我回头,父亲转过身,我又溜出了家门。及至我升入镇中学,离家远了,没有父亲的管束,我更像一匹挣脱缰绳的野马,课堂偶尔去去,但心思从未放在听课上。多数时候我待在镇上的台球室里,与别人较量球技,输赢五毛或一块。班主任林老师找我谈过几次话,我不为所动,想要我坐回教室里,还不如杀了我。

    ②与人赌球,有时赢有时输,输的时候多。家里给的生活费有限,肯定不够花,后来我便欠下赌债。债主是镇上的烂仔,没有一个是好惹的。后来,为了还赌债,更为了有钱继续玩下去,我答应跟他们去抢那些独来独往的学生,分得几十块钱,就可花销几天。可是,抢几次后,我被抓到了派出所。

    ③因为我是未成年的在校学生,派出所出于挽救教育,想对我取保候审,希望我家里能拿两千块钱作为保证金把我保释出去。父亲来到派出所,看了我一眼,摞下一句话就头也回地走了,“我已经无力管教他,交由你们派出所教育吧,不关进看守所他可能永远也不知悔改。”看着父亲决绝的背影,我知道我已经伤透了他的心。我绝望地闭上眼睛,想到要与铁门铁窗高墙为伴,我不由一阵战栗。

    ④我睁开眼睛,却看到班主任林老师。他满脸疲惫,眼睛里透出焦急与怜爱。他听说可以保释,二话没说就拿出两千块钱,帮我交了保证金,把我领出了派出所。

    ⑤林老师救了我。走出派出所那一刻,我差点跪在林老师面前。我低着头走在林老师身边,羞愧难当。林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说:“你也不要想太多,知错就改还是个好孩子。”我低声说:“谢谢你林老师,钱我会尽快还你。”林老师呵呵一笑说:“钱的事你不用担心,只要你学好,比什么都强。”

    ⑥可我怎么学好呢?重获自由,我再不敢偷了,但我依然收不住玩野了的心。我回到教室没几天又走了出来。课室外面,才是我的天地。我打心底里感激林老师,他的钱,我会想办法还给他,但这不能成为把我束缚在课室里的理由。

    ⑦一天晚上,我结束一天的游荡回到学校宿舍,舍友们正在说捐款的事。我嘻皮笑脸地插嘴问:“要给什么人捐款啊?又是学校硬摊派吧?”向来我是不关心这种事的,我自己还缺钱花,哪来余钱捐款。但舍友们一下子安静下来,这更激起我的好奇心。“是要给林老师捐款。”一个同学在我的逼问下回答道。“给林老师捐款?林老师怎么啦?”我不由一惊,同时在心里祈求,林老师是好人,千万不要有什么事啊。“本来林老师嘱咐我们不要告诉你的。林老师老婆已经生病住院半年多了,为了给老婆治病,凡值点钱的东西林老师都变卖了,昂贵的医药费已让他家徒四壁。那天他砸锅卖铁东借西凑才凑齐两千块钱,本准备送到医院续交住院费,却正好碰上你这档事,便拿去作为保证金把你保释出来。林老师说住院费他可以求医院那边缓一缓,你的前途是一刻也不能耽误的,如果坐牢你一生就毁了。后来因为交不上医药费,他老婆只好出了院,现在正在家里躺着,药都买不起……”那位同学盯着我,一脸的           

    ⑧同学的话像一记闷雷炸在我的脑袋上,我不记得是怎么走出宿舍的,我一边哭一边拼命地往林老师家跑。见到林老师,我一把跪下来,“林老师,我太混了,我对不起你。你用救命钱保我出来,耽误了阿姨的治疗,如果我再不重新做人,好好学习,我就不是人了。”“傻孩子快起来,只要你重新学好就行。阿姨的病,总是会有办法的。”林老师扶起我,眼里闪着泪光。                                        (选自2010年第七期《微型小说选》)

    1.、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属于人物的哪种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2.、第④段画横线句子虽只极为简练地对林老师进行了外貌描写,但内涵丰富。你从中读懂了什么?(2分)

    3.、根据人物性格特点,在第⑦段横线上分别填入恰当的词语,并简述理由。(4分)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本文标题的理解。(4分)

    5.、请你说说林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6.、结合文章设想一下,父亲看到“我”改好了,到学校见到林老师,会有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对话呢?(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

    文字是国家安全的防火墙

    ①对国家安全最大的威胁,是分裂。什么是维护国家安全最有效的防火墙?不是军队,不是警察,而是文字。

    ②中国之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头号功臣当属秦始皇。秦始皇当年统一中国时,最大的功绩是在全中国统一了文字。倘若当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只统一地域和军队,并未在中国统一文字,今天的中国笃定早已四分五裂。保持国家大一统最基本的因素,是文字统一。

    ③二战日本侵略中国时,在敌占区的所有学校强迫开设日语课。说明侵略者清楚,光靠武器无法征服异国,最终让被占领者臣服,还要靠文字。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写了法国19 世纪被普鲁士占领后,一所学校的教师在异国占领者的强迫下,最后一次使用法文授课,第二天,这所学校的教师只能使用德文授课。《最后一课》的核心展示,即文字最关乎国家安全。

    ④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到今天依然没有分裂,我们拥有统一的文字是最重要的原因。1949年后,我们有个令人后怕的举动,单方面修改文字,将汉字简化。同一个国家使用不同的文字的后果是什么,不言而喻。好在简化汉字只属于换汤不换药范畴,没有伤筋动骨。假如1949年后大陆大刀阔斧修改汉字,使得两岸原本统一的文字形同陌路大相径庭,势必威胁国家安全,导致分裂。

    ⑤今天,中国的统一文字再次受到威胁,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想起《国歌》中那句最振聋发聩的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什么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英语。

    ⑥在今天的中国大陆,英语已经在事实上成为第二官方语言。在中国本土,考大学、评职称、求职等等都有英语门槛。小学一年级甚至就开设英语课,更有举目皆是的双语幼儿园。试想,在孩子尚未熟练掌握母语时,就让其学习英语,给英语以和汉语分庭抗礼的母语地位,当年侵华日军和侵法普鲁士军靠武器和鲜血才能争得的在异国学校里开设占领国语言课程的先例,如今不费一枪一弹,就在中国的学校甚至幼儿园里实现了。

    ⑦ 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在官方主流媒体里,诸如CCTV,WTO,GDP,MBA,CPI,CBD,CEO比比皆是,中文里混杂英文的比例越来越高,纯正血统的中文已经开始出现转基因。水稻杂交能提高产量,文字杂交的结果将是威胁国家安全。

    ⑧为了国家安全,小学有必要停止英语课,因为小学是一个人掌握母语的关键时刻,待我们的孩子先入为主扎实掌握母语后,在中学再适当了解英语;高考取消英语;严禁主流媒体使用英文缩写代替中文……

    ⑨新中国六十华诞时,我们务必要检阅伟大中文在祖国的至高无上地位和纯正性,因为文字才是国家安全真正的防火墙。

    ⑩ 中文万岁才有中国万岁。                     (选自2009第12期《向导.新品》)

    1.、请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3分)

    2.、第⑦段中为什么要提到水稻杂交技术呢?(2分)

    3.、第⑩ 段为什么要独句成段?(2分)

    4.、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5.、阅读下列材料,从中选出一则最适合本文事实论证的材料,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3分)

    材料一:1931年9月,吉鸿昌到达美国,却接二连三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竞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道:“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随即,他找来一块木牌,用中文写上“我是中国人!”

    材料二: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的租界也沦为日寇占领地。暨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夹着讲义急匆匆进了教室。坐得满满的教室鸦雀无声。郑振铎先生热泪盈眶:“大家知道.今天我给你们上的中国文学史是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静。不幸的时刻终于来临,当时针指向10点30分,太阳旗插进校园。“现在下课!”郑先生挺直身体,作了立正的姿势。全体同学“刷”地一下站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低的泣声……

    材料三:陈天华1903年留学日本。当听到沙俄侵占满洲、清王朝准备和它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时,悲愤欲绝,大声呼喊:“拯救祖国!四万万同胞,起来拯救祖国呀!”他咬破手指,拿出一叠纸,用血指写道:“救国!”随后,手不停画,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号召同胞起来斗争……他一连写了几十幅,因流血过多而晕倒,晕倒时还高呼:“救国!救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写作(5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作文。(50分)

    (一)贝尔是个很有同情心的青年。乘公交车时,他将身上的钞票全给了一位不幸遭窃的

     
     
    老太太。出站后,迎面遇到一个乞丐,乞丐说:“我已两天没吃东西了。”他仍像过去做的那样,邀乞丐到车站餐厅吃饭。吃完后,他起身付钱时,摸遍了整个口袋,才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

    请以“好心的贝尔”为题改写这一文段,要求:①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符合原作。②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补充一些细节和故事的结尾。③不少于600字。

    (二)一位朋友在每次外出时,衣袋里必揣上自己的名片。他的名片很特别,上面除了姓名和联系方式外,居然没有任何头衔,只印有一行醒目的字:“你微笑,世界也微笑!”人们注意到:每当他递出名片的时候,总能看到对方会心的微笑。

    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