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10 题,填空题 14 题,解答题 6 题
中等难度 3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0 题
  1. (2010•高淳县二模)上海世博期间,园内交通将实现“零排放”,从环保角度看,这主要是有利于减少(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白色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低碳生活”成为热门话题,下列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中,不恰当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开发无污染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06•福州)2007年中考将采用电脑阅卷,答题时要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石墨 B.金刚石 C.二氧化锰 D.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09•益阳)“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列事例的说明中与化学紧密相关的一项( )
    A.紫茎泽兰、飞机草…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给我国造成了约4000亿人民币的损失--外来物种的入侵
    B.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化肥的生产
    C.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交通发达
    D.植树造林,既绿化了环境,又改善了局部气候--植树造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9•南昌)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1•株洲模拟)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09•株洲)根据已配平的反应方程式:4K2Cr2O74R+2Cr2O3+3O2↑,可推测R的化学式是( )
    A.KOH B.K2CrO2 C.K2CrO4 D.K2Cr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2•吴中区三模)“凯式定氮法”是通过测奶品中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折算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为了提高氮的含量,不法分子将三聚氰胺(化学是为C3H6N6)添加进奶品中,冒充蛋白质,使许多婴幼儿长期服用后产生结石,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不法分子如果向1000g牛奶中添加2.52g三聚氰胺,能够冒充蛋白质的质量为(已知蛋白质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6%)( )
    A.2.52g B.4.44g C.10.5g D.12.32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等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结合上述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是永恒的;
    ②燃烧时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③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④光能或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⑤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A.只有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3•北京模拟)下列图象与所述实验相符的是( )
    A.
    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B.
    向一定量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水
    C.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
    D.
    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4 题
  1. 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两个铁离子(2)两个氨分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1年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生理盐水中的溶剂是(要求写化学式).
    (2)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现有一杯质量为40g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若使其质量分数增大至10%,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5gNaOH固体    B.蒸发掉19g水      C.蒸发掉20g水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设计方案可行的是
    A.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        B.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
    C.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市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请结合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可行的是,并且在D选项上写另一合理的方法.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无反应
    跟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A.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B.闻气味        C.品尝味道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CaCl2(CaCO3)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NaCl(Na2CO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Fe(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K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宇和爸爸在“五一”假期到上饶三清山旅游时,亲身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妈妈为她准备了鸡蛋、苹果、面包和矿泉水等食物,其中能为人体补充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2)旅游途中,小宇把用过的塑料袋和塑料瓶放到路边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桶中,你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发生了变化;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③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理由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表示将向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3)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混合:;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Ba2+和SO42一,而Cl、Na+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物的示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高纯度的单质硅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没有硅就没有你喜欢的计算机.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元素.
    (2)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高温Si+2R,可推出R的化学式为CO的理论依据是:;该化学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是常见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据上图关系回答:
    (1)固体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
    (2)④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酸和碱都有强弱之分,盐酸、硫酸、硝酸是强酸,碳酸、醋酸等是弱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是弱碱.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强酸跟弱碱反应生成的盐叫强酸弱碱盐,强碱跟弱酸反应生成的盐叫强碱弱酸盐.田雪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酚酞试液滴入了盛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的颜色变红了.她觉得很奇怪,又做了以下工作:
    实验一:重新取一洁净的试管和纯净的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1.
    实验二:分别测试纯净碳酸钾、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钠、氯化铁、硝酸钾溶液的pH,如右表:
    K2CO3 NaCl CuSO4 Na2SO4 FeCl3 KNO3
    pH 10 7 4 7 3 7
    (1)她重复进行实验一的目的是;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
    (2)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乙醇              B.天然气               C.石油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6 题
  1. 实验老师买来一瓶浓硫酸,仔细观察标签,其内容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硫酸(500 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 g/cm3
    溶质质量分数:98%
    (1)该试剂瓶中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
    (2)现要将100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是______.
    (3)写出稀释过程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几位同学根据下列各实验装置图,设计和讨论了以下问题:
    (1)小龙同学说:“选择A与______组合成装置并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可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K2MnO4+MnO2+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实验室有一包含有少量MgCl2和 CaCl2的粗盐,某小组同学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第一步将粗盐加水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搅拌,产生白色沉淀.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某同学提出:“如果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溶液,行不行?”小组同学经讨论,一致认为不可行.理由是______.
    (2)第二步向上述液体中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并搅拌,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第三步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沉淀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4)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
    (5)第五步将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学习过程中,小雨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也有多种可能?”
    猜想: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中:①只有CO2②只有CO  ③既有CO2,又有CO.
    查阅资料: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遇CO2无变化,但遇到微量CO会立即变成蓝色.
    方案设计:通过上述资料和已有知识,小雨初步设想用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试纸和澄清的石灰水对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进行检验.根据小雨的设想,请你完成填空:

    (1)若试纸不变色,石灰水变浑浊,则只有 CO2
    (2)若试纸变色,石灰水不变浑浊,则只有 CO;
    (3)若试纸______,石灰水______,则既有CO2,又有CO.
    实验验证:经过思考之后,小雨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打开弹簧夹,先通一会儿纯净、干燥的N2
    (2)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加热.
    结论:小雨通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③是正确的,请你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评价:
    (1)实验开始通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_;
    (2)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的不完善之处: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固体可能含有Ca(OH)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进行推断:一定有______,一定没有______.若要对原固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进行鉴别,则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______,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09•昌平区一模)现有铜与金属镁、铁、锌中的一种组成的混合物,现欲测定其组成.
    (查阅资料)镁、铁、锌皆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且生成+2价的可溶性金属化合物和氢气.
    (实验步骤及数据)取该混合物粉末8.0g放入烧杯中,将14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数据记录如图:
    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求:
    (1)该混合物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2)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