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4 题,解答题 2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德国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由于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提高了硝酸、炸药的产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
    B.氨水显酸性
    C.氨气遇到浓盐酸会发生反应产生白烟
    D.由氨制取硝酸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1.8gNH4+含有的电子数为0.1NA
    B.2.3g金属钠反应生成Na2O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11.2L的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
    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铁和稀硝酸反应:Fe+2H+=H2↑+Fe2+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HCO3-=CO32-+H2O
    C.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对有关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SO2气体使溴水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
    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说明浓硝酸易分解生成有色产物且溶于浓硝酸
    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反应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则钠与Cu2+反应可置换出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3.9g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mol•L-1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mol•L-1的NaOH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125mL
    B.200mL
    C.250mL
    D.560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分类都正确的是( )
    A.FeO  氧化铁  碱性氧化物
    B.Na2CO3 小苏打  盐
    C.CuSO4 硫酸铜   酸
    D.CO2   碳酸气   酸性氧化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溶液、胶体这两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表中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配料 精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mg/kg
    储存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mg/kg~50 mg/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Cu2+、NO3-、SO42-
    B.K+、Na+、Cl-、CO32-
    C.Mg2+、NH4+、NO3-、Cl-
    D.K+、Na+、MnO4-、SO4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mol
    B.mol
    C.mol
    D.(A-N+2)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生活、生产及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区别、检验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KOH溶液可以将NH4Cl、NaCl、CuSO4、FeCl3四种溶液区别开
    B.C、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不能将它们区别开
    C.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可以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其生成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A.MgCO3、MgO、Mg3N2
    B.Mg(OH)2、MgO、MgCO3
    C.MgO、Mg3N2、C
    D.Mg2N3、C、Mg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时,既表现强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
    A.赤热的木炭
    B.蔗糖遇浓硫酸变黑并膨胀
    C.亚硫酸钠
    D.铜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一充有2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1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得)( )
    A.2:3
    B.3:2
    C.1:4
    D.4: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两份质量均为mg的Na2CO3、NaHCO3固体混合物,加热第一份充分反应得到CO2质量是xg,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得到CO2 ag;向第二份中直接加入足量盐酸得到CO2的质量是bg.则x等于( )
    A.2a
    B.2b
    C.b-a
    D.b-2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把Fe粉、Cu粉置于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加入KSCN不现红色,下列情况不能成立的是( )
    A.铁不剩余,Cu剩余
    B.铁、铜均剩余
    C.铁剩余,含Cu2+
    D.铜剩余,含Fe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B.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D.先通过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NO是污染大气的有毒气体.为了消除NO的污染,可将它与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无污染的物质,该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汽车尾气产生的NO2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和CO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NO2+4CO═N2+4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每生成1mol N2,反应中转移电子为________mo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为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D是常见的气体单质,F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液态常做制冷剂.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_
    (2)鉴定G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
    (3)D单质和E溶液反应,写出D+E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反应③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可能分别是Ca2+、Ag+、K+、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42-、Cl-、CO32-中的某一种.
    (1)若把4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4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溶液中有沉淀产生,D溶液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的实验事实推断4种盐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实验室用铜片与浓硫酸制取SO2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往试管Ⅰ中加入一小块铜片,再加入3~5mL 浓硫酸,用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好试管,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试管Ⅱ的溶液中.
    (1)若试管Ⅱ中的溶液是紫色石蕊试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Ⅱ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若试管Ⅱ中的溶液是品红试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充分后,取下试管Ⅱ并在酒精灯上加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试管Ⅱ管口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_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速力菲”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补铁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其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打开这种药片的密封膜,发现其外观为淡黄色;
    (2)将“速力菲”投入小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发现溶液变浑浊;慢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变得澄清透明并显黄色;滴加KSCN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学生甲由此断定“速力菲”的主要成分是三价铁盐;
    (3)学生乙的操作与甲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他动作敏捷,且在振荡前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结果发现:溶液仅显示淡红色.乙同学认为“速力菲”的主要成分不是三价铁盐而是亚铁盐.
    (4)为了确认甲、乙的结论是否正确,学生丙将乙所得的淡红色溶液分成两份继续进行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位同学的结论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另一同学判断出错的原因是______.
    (2)丙的实验①说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写出与②中现象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4)关于③中的实验现象,丙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一种是过量的氯水与Fe3+结合生成了某种稳定的新物质;另一种则是过量的氯水将SCN-氧化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确认哪种假设更合理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含AlCl3 13.35g的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100mL后,结果得到沉淀3.9g.
    (1)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上述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