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13 题,解答题 11 题
中等难度 2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3 题
  1.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夜晚行车时,应打开驾驶室内的灯
    B.不看电视时应将电源及时关掉
    C.实验中用激光手电照眼睛
    D.自习课上,两位同学大声讨论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假如没有大气层,以下想象不合理的是( )
    A.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B.夏天,可以用伞挡住阳光
    C.可以看到日食、月食现象
    D.轻声说话也会产生震耳欲聋的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蒸发( )
    A.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B.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C.将水果用保鲜膜包起来
    D.晒粮食时把粮食摊开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事例及其说明的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说明声源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我们听不到放在真空罩内的闹铃声,说明玻璃外壳不能传声
    C.阳光下,不透明物体后面有影子,说明在空气中光是直线传播的
    D.两个人都能从平面镜中看到对方的眼睛,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图中,属于晶体液体凝固的图象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
    光的反射
    C.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折射光
    D.
    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做电学实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是断开的
    B.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C.使用电流表时,必须使用它的最大量程
    D.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一灯较亮,一灯较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较亮的灯中电流较大
    B.较暗的灯中电流较大
    C.电流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需控制音调不变,这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B.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应用是转换法
    C.将真空罩中空气逐渐抽出,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并通过推理得到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逐渐逼近法
    D.比照水流来学习电流采用的是类比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连线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 )
    A.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2f>u>f
    正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倒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B.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电路特点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路径
    一条
    多条
    有无节点


    C. 物态变化
    D.关于气化现象
    汽化方式
    蒸发
    沸腾



    部位
    液体表面
    内部和表面
    温度
    任何温度
    一定的温度
    程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吸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min 1 2 3 4 5 6 7 8
    t/℃ 94 96 97 98 99 99 99 97 99

    A.第7min的数据记录是错误的
    B.从第4min起,水不再吸热
    C.若第8min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将保持不变
    D.实验时,水的沸点是99℃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闭合后L1、L2并联且都能发光
    B.S 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使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 a
    D.若将导线 M 从接线柱 B 改接到接线柱 A 上,L1、L2并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11 题
  1.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过程 将碎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放在真空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
    结论 上述过程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上述过程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2)探究平面镜成像:
    器材及装置图 器材:刻度尺、玻璃板、白纸、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
    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________的关系;
    两段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的关系.选点燃的蜡烛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________.
    步骤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白纸,纸上立着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这是运用________法;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
    像A′.再拿一支未点燃蜡烛B,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________,这个位置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
    3.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位置连起来,观察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________的距离.
    4.在蜡烛B的位置换用光屏,观察到光屏上________(能,不能)成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
    ①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________;
    ②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节________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并观察像的性质;
    ③然后再分别改变物距2种情况,重复以上操作,观察成像情况;
    ④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如下表.请你将表格填写完整.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放大或缩小 倒立或正立 虚像或实像
    u>2f 缩小 倒立 实像 照相机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画出物体AB通过平面镜成的像;
    (2)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出图中物体AB通过透镜所成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回顾实验和探究:
    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由图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是________℃;加热_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夏天,坐在游泳池边上的人让太阳晒的流汗,而从游泳池中出来的人让风一吹却感到很冷,为什么?
    答:________,可以加快蒸发,而且蒸发要________.游泳池中出来的人让风一吹,加快了皮肤表面空气的________,使蒸发________,蒸发从皮肤上吸走大量的________,降低了皮肤的________,所以感到冷.
    (2)“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为什么?
    答:下雪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此过程要________热,所以不觉得冷;
    而化雪时,雪要发生________现象,此过程要________热,所以感到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回顾实验和探究:
    课题 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


    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
    1照图甲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2用________分别测出A点电流、B点电流、C点电流;
    3记录数据,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按照图乙把两个灯泡L1、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5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点电流、B点电流、C点电流;
    6记录数据,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在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出现.
    2小红将电路正确连接之后,刚用开关“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
    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数据表格
    串联电路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并联电路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得出结论 1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一.回顾实验和探究:
    课题 使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关系


    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
    1、照图甲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2、用________分别测出A点电流、B点电流、C点电流;
    3、记录数据,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4、按照图乙把两个灯泡L1、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
    5、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点电流、B点电流、C点电流;
    6、记录数据,填入表格,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1、在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________,这是为了防止________现象的出现.
    2、小红将电路正确连接之后,刚用开关“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
    针迅速摆动到最大刻度,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数据表格
    串联电路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并联电路
    A点的电流IA/A B点的电流IB/A C点的电流IC/A
    得出结论 1、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_.公式为:________.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你留心观察过街道上的路灯吗?当其中的任意一盏灯发生故障时,其他的灯还能正常发亮.由此可以断定这些路灯是________联的.
    (2)根据如图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3)生日彩灯中串联着20个小灯泡,若电源插头处电流为100mA,则通过每个小灯泡的
    电流为________A,因为________.家中有两盏灯,每盏灯工作电流为300mA,电炉子的工作电流为3A,电冰箱工作电流为1A,他们共同工作时,干路的电流为________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综合问答:
    暑假,小明来到美丽的青岛游玩.以下是游玩时看到的几个场景:
    ①远处的红瓦、绿树非常好看;②崂山的许多公路急拐弯处有面圆圆的凸面镜
    ③有些高楼大厦的玻璃墙面非常刺眼;④在九水十八潭看到有些水潭里的水很浅,一试感觉比看到的要深;
    请你挑选上述2个场景,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1)解释场景:
    (2)解释场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设计实验:
    (1)给你一把钢尺,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音调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请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
    实验题目: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
    器材 滴管、______、玻璃片等.
    方法与步骤 1______;
    2______.
    实验时滴两滴同样多的水,且不能风吹,这是采用了______法.
    看到的现象 ______.
    结论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电学综合作图:
        下午放学回来,家中有些电灯常常亮一天.为避免此现象发生,晓丽想设计如下电路:
    要求:离家时,断开家门口安装的开关S1,家中电灯均断电(电冰箱除外),此时开关S1旁边的红指示灯熄灭;回家后,闭合开关S1,红指示灯亮,再闭合开关S2,绿灯也亮.现在,给你一只绿灯泡,一只红指示灯,2个开关,一台电冰箱,电源(用电池组表示)和导线若干,请你帮她在方框中画好电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归纳式探究:
    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质量、温度相同的水,分别倒入用白纸和黑纸包起来的两个牛奶瓶中,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次水温.半小时后,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min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1)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纳出的结论是:______.
    (2)太阳能热水器的内管是______色的,这样有利于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问题解决:
    小明的爸爸是修理汽车工,一位顾客送来一个电瓶(蓄电池),由于使用不当电瓶的正负极看不清了,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他鉴别出正负极.
    电路图:
    使用方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