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4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代的儒学是经学,孔子依附于六经;宋以后则是先“四书”后“六经”,使孔子真正取得了独尊地位。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罢黜百家的结果         B.科举制度的繁荣

    C.民间书院的兴盛         D.宋明理学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晚清的留日学生刊物多以《四川》、《江苏》、《河南》、《江西》、《新湖南》、《浙江潮》等命名,欧榘甲在长篇文章《新广东》中提出“以广东之人,办广东之事,筑成广东自主之势,以健全全国自立之起点”。这反映了留学生中普遍存在的

    A.反清革命的意识       B.国家救亡的心态

    C.联省自治的主张       D.立宪改良的愿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时章程规定 “本会拟妥筹经费,设立商务学堂,造就人才,以维商务”,1906年商部对此批示:创设中等商业学堂,系属振兴商业要义,自应准予立案。这体现了

    A.新式学堂创办受到扶持     B.实业救国思想成为潮流

    C.政府改变传统经济政策     D.商会增强地方自治实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12年,政府在新颁布的学制及各类学校条例中,提倡医学专门学校(西医),摒中医于政府教育体系之外,由此引发了民间有关中西医的论争长达10多年。这反映出

    A.传统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B.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C.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D.官民立场尖锐对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国家集中力量在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三线”地区进行工业基础建设,其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主要背景是

    A.应对外来安全威胁       B.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C.呼应国内政治形势       D.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公元前4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10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

    A.维护民主制度        B.体现法治精神

    C.实现轮番而治        D.防止权力滥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能随意赦免遭议会谴责而定罪的人。此举

    A.推动了司法权的独立       B.促进了内阁制的形成

    C.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       D.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世纪,精细描绘人物或景物细节的写实画家在欧美仍然占有很大市场,进入20世纪之后,他们的市场日益缩小。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审美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B.作家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

    C.近代科学发展改变艺术创作方式

    D.现代主义艺术更贴近大众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31年3月,日本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要求在26个“重要产业”中组建卡特尔(垄断组织)。1931至1935年,全国共建了35万个卡特尔和17个托拉斯(垄断组织)。这主要是为了应对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太平洋战争

    C.世界性经济危机       D.全面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美国学者梅尔文·莱夫勒将美苏冷战称为“人心之争”。在他看来,“冷战”其实是一场

    A.国家利益的竞争         B.国际霸权的争夺

    C.主导力量的转移         D.不同制度的选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9年明治政府向美国、荷兰等国提出了修约要求,但遭到拒绝。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井上因过度对外妥协,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

    ——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在要求修约收回权益方面也做了一些事情,但进展甚微。1917年8月,北京政府对德奥宣战,并宣布中国与德奥两国订立的所有旧条约一律废止。1919年,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要求。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发生后,北京政府发起“修约”运动,向各国驻华公使团提交了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照会。1927年1月,武汉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

    ——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日两国在修约历程中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修约历程有何特点?分析两者不同的原因。

    (3)纵观中日两国修约过程,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契丹建国后,耶律阿保机将亲卫之众自部族中分离出来,创建由皇帝本人直接领导的“斡鲁朵”,“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辽诸帝即位之始,例皆新建本人的斡鲁朵,同时也继承此前诸帝的斡鲁朵,使皇帝的亲卫力量独立于枢密院为首的政府之外,且可与政府的力量相抗衡。 “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斡鲁朵之)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至辽末,已有十三个斡鲁朵,合诸斡鲁朵,自成一体系,直属于皇帝。各斡鲁朵最高级的官员有二,“某宫契丹都部署”管理契丹人,“某宫汉儿渤海都部署”则管理汉、渤海人,其管理权限,可以说是军、民事务无所不包。这一体系,与掌管契丹等部族的北枢密院体系、掌管汉人渤海等州县人户的南枢密院体系并列。

    ——摘编自余蔚《辽代斡鲁朵管理体制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辽代斡鲁朵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辽代斡鲁朵制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

    ——摘自谭嗣同《仁学》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卢梭和谭嗣同民主思想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人民主思想对各自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7年,19岁的法国贵族拉法耶特只身前往美国,被华盛顿任命为少校,成为美国军队中最年轻的军官。在蒙默思战役中,拉法耶特与华盛顿并肩作战,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大败英军。1779年之初,拉法耶特返回法国,为在美国的战友寻求更多的援助。1780年3月,拉法耶特返回美国,带回了一支援军。在法国军队的帮助下,美军在约克镇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次战役中,法军比美军还要多,而且拉法耶特协助俘虏了包括康华利将军在内的所有英军。

    ——摘编自苏珊·邓恩《姊妹革命——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启示》

    材料二  1789年5月,三级会议开幕,拉法耶特作为贵族代表出席了会议,成为最早同第三等级代表协同行动的贵族代表之一。7月15日,拉法耶特被民众一致拥戴为国民自卫军司令。在立宪会议中,拉法耶特提出宗教自由、比例代表制、设立陪审团、取消秘密警察、取消贵族封号和特权等条目,他起草了《人权宣言》并被大会通过。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国王拒绝宪法,我将向他开战;如果国王接受宪法,我将保卫他。”1791年6月发生国王出逃事件,他对被押回巴黎的路易十六采取了保护措施。7月17日, 拉法耶特率领国民自卫军驱赶要求审判国王、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的群众集会,并下令向拒绝离开的群众开枪。10月,他辞去国民自卫军司令职务。

    ——摘编自米涅《法国革命史》

    (1)后人称誉拉法耶特是“两个世界的英雄”。根据材料一、二对此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91年前后拉法耶特对国王态度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从中提取两项有关汉、唐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

    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