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
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关于溶液的酸碱性说法正确的是

    A.C(H+)很小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C.C(OH-)= 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同一温度下,当弱电解质溶液a,强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同时升高到相同温度,则它们的导电能力是

    A.a>b>c        B.a=b=c        C.c>a>b         D.b>c>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离解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观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BaO2的水解产物是B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HClO和H3PO4

    C.A14C3的水解产物是Al(OH)3和CH4        D.CH3COCl的水解产物是两种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      B.⑤③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色沉淀为ZnS,而黑色沉淀为CuS

    B.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C.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

    D.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0 的溶液中:Mg2+、Fe3+、NO3-、SO42-

    B.能和Ca2+生成沉淀的溶液中:Ba2+、K+ 、CH3COO-、Cl-

    C.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溶液:Na+ 、NH4+、S2-、SO32-

    D.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NO3- 、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OH是一种强碱           B.在x点,MOH并没有完全电离

    C.在x点,c(M+)=c(R+)      D.稀释前,c(ROH)=10c(M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已知常温下BaSO4(分子量233)的溶解度为2.33×10-4g,则其Ksp为

    A.2.33×10-4        B.1×10-5        C.1×10-10         D.1×10-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用0.01mol·L-1 H2SO4  和0.01mol·L-1NaOH溶液,中和后加水至100mL。若在滴定时终点有误差:(1)多滴了1滴H2SO4;(2)少滴了1滴H2SO4(1滴为0.05 mL),则(1)和(2)两种情况下c(H+)之比的值是

    A、10         B、50           C、5×103         D、10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 = 0时,c(H+)= 1× 10-2 mol/L

    B.V(NaOH) < 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 =2 c(C2O42-)+2 c(HC2O4-)

    C.V(NaOH)> 10 mL时,c(H+)= 1 × 10-7mol/L

    D.V(NaOH)> 10 mL时,c(Na+)> c(C2O42-)>c(HC2O4-)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7,且c(OH-)>c(Na+)>c(H+)>c(CH3COO-)

    B.pH>7,且c(Na+)+c(H+)=c(CH3COO-)+c(OH-)

    C.pH<7,且c(CH3COO-)>c(H+)>c(Na+)>c(OH-)

    D.pH=7,且c(CH3COO-)>c(Na+)>c(H+)=c(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mol·L-1氨水中,c(OH-)=c(NH4+)

    B.10 mL 0.02mol·L-1HCl溶液与10 mL 0.02mol·L-1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

    C.在0.1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mol·L-1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c(Na+)=2c(A2-)+c(HA-)+c(H2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 = 2 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c(A-) + c(OH-)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 < c(CH3COONa) < c(Na2CO3)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 2c(OH-) = 2c(H+) + c(CH3COOH)

    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 = 4:c(HA-)>c(H+)>c(H2A)>c(A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温度下,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常温下10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K+)        

    B.c(H+)=c(OH-)<c(K+)<c(A-)

    C.V总≧20mL          

    D.V总≦20m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2分)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Na+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于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c(Na+)>c(CH3COO-)>c(OH-)>c(H+)  

    ②c(Na+)>c(CH3COO-)>c(H+)>c(OH-)

    ③c(CH3COO-)=c(Na+)>c(H+)=c(OH-)   

    ④c(Na+)>c(OH-)>c(CH3COO-)>c(H+)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     ,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填编号)。

    (2)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反应,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     c(CH3CO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是c(H+)        c(OH-)。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是中性,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       c(CH3CO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后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0分)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1)常温下,将0.2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若混合液体积等于两溶液体积之和,则混合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HA)<c(A-)            

    B.c(HA)一定大于0.1mol/L

    C.c(Na+)=c(HA)+c(A-)        

    D.2c(OH-)=2c(H+)+[c(HA)-c(A-)]

    (2)常温下在20mL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HCl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填:“能”或“不能”)       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各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③已知在25℃时,CO3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2×10-4,当溶液中c(HCO3-)︰c(CO32-)=2︰1时,溶液的pH=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6分)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 + 4C(s)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    ①

    BaSO4(s) + 2C(s)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 + CO2(g)2CO(g)的△H2=       kJ·mol-1。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2分)工业上制备氯化铜时,是将浓盐酸用水蒸汽加热至80℃左右,慢慢加入粗制氧化铜粉(含杂质氧化亚铁),充分搅拌,使之溶解,反应如下:

    CuO + 2HCl=CuCl2 + H2O ,FeO + 2HCl = FeCl2 + H2O。

    已知:pH≥9.6时,Fe2+以Fe(OH)2的形式完全沉淀;

    pH≥4.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开始沉淀; pH≥6.4时,Cu2+以Cu(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在3~4时,Fe3+以Fe(OH)3的形式完全沉淀。

    (1)为除去溶液中Fe2+,可采用的方法是           

    (2)工业上为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_。溶液的pH变化是    

    (3)若此溶液只含Fe3+时,要调整pH在3~4之间,此时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4)已知溶液中c(Cu2+)与溶液pH的关系为lg c(Cu2+)=8.6-2pH,若溶液中c(Cu2+)为1 mol/L,要保证此溶液中Cu2+刚好不发生Cu(OH)2沉淀,则溶液pH应为___________,此时溶液中的铁离子能否沉淀完全_________(填“能”或“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16分)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滴定氢氧化钠的的浓度,反应如下:KHC8H4O4 + NaOH = KNaC8H4O4 + H2O。若氢氧化钠的溶液浓度为0.1mol·L-1,到达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1)为标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应选     用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为     色。

    (2)在测定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向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色

    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250ml锥形瓶中

    ⑥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各步中,正确的(填序号)操作顺序是     

    (3)上述操作中,将邻苯二甲酸氢钾直接放到锥形瓶中溶解,对实验是否有影响?     

    并说明理由:                

    (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此操作对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准确称取KHC8H4O4(分子量204.2)晶体0.5105g,溶于水后加入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 20 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