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道、法、墨、儒   D.道、儒、墨、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荀子的“王道”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内容,后代统治者的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这一理论的反映的是(   )

    A.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世袭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在诏书中常用“奉天承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以上思想最相近的是  (   )

    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李贽对下列发生的事执反对意见的是(   )

    ①对中国民间的四大爱情悲剧(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的主人翁的遭遇愤愤不平

    ②对孔子的盲目祟拜

    ③对道学家的虚伪“阳为道学,阳为猪狗”

    ④武则天以女性身份当皇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

    A.泰勒斯     B.普罗泰哥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希腊一则寓言:“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朋友熊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蚊蝇。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离去。熊被激怒了,当这只苍蝇再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苍蝇砸了下去……,”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

    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

    B.世间上根本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

    C.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D.道德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无知是导致罪恶之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被发现指的是(   )

    A.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09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1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情形发生在(   )

    A.古代希腊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2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言论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言论二:子路问政

    子曰:义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所错(措)手足。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上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计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有哪些思想主张?(8分)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7分)。现代学者将宋明理学分为理学与心学,你认为理学与心学最大的区别在哪里?(2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鲁国、滕国、薛国等。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

    ——译自《孟子》

    材料二:苏格拉底坐牢时,听见隔壁牢房里有个新来的犯人在哼歌,那是一首新歌,他以前从未听过。苏格拉底急忙请求唱歌的狱友教他那首新歌。

    监牢里的人都知道苏格拉底是死囚,行刑日期迫近。听了他的请求,唱歌的囚犯很吃惊:“您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处决了吗?”

    “我当然知道。”苏格拉底轻松地回答。

    “那您为什么还要学新歌呢?”狱友不解地问。

    这位伟人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一首歌。”

    ——《环球时报》2005年09月12日 第二十版( [美]安东尼·曼罗  王悦 编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孟子的“仁政”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3分)

    (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临近死期还要学唱新歌包含了他怎样的信念?(2分) 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思想主张?(4分)

    (3)孟子和苏格拉底的遭遇反映出当时中国和希腊的学术研究面临的共同难题是什么?(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

    材料二 伏尔泰(1694-1778年),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伏尔泰《哲学辞典》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3分)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6分)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伏尔泰等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的主张具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