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文言文阅读 4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选出下列加横线字注意全对的一项(   )

    A.吸(shǔn)    本(tuò)    篱(fān)   步(kuǐ)

    B.或(jiàn)   噪(guō)   种(miù)   华丽服(guān)

    C.人(gǔ )   马(nǔ)    然(yǎn)   少不事(gēng)

    D.新(zhēnɡ)  龙(jiāo)   孝(tì)   而不舍(q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敕造   惫懒  振长策   富丽堂黄   度常挈大

    B.宫绦  笑靥   护身符   揭杆而起   振济灾民

    C.踌躇  畏葸   顺着眼   弃甲曳兵   分庭抗礼

    D.训熟  孱弱   拗不过   沸反营天   残羹冷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几乎俯拾即是

    B.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C.为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高考结束后,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胜券在握,微笑地走出考场。

    D.直到指手画脚的将她和男人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啊呀呀,这真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立春刚过,华北地区就出现了一次难得的降水,济南和省会部分地区雪量较大。降雪虽然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但人们还是难掩心中的喜悦。

    B.马来西亚交通部门从法国方面获得了新的卫星图像,显示南部走廊附近存在疑似物体,已将其转送给澳大利亚搜救协调部门。

    C.“雾霾”“反腐”“逆袭”等词成为2013的年度热词。“雾霾”“反腐”,老百姓几乎天天都在谈论,但“逆袭”对许多百姓还是比较陌生的。

    D.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立法要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在具体立法实践中,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立法程序,规范立法活动,健全中国特色的立法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4 题
  1. 下列选项中加横线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之咸阳:非足也

    B.假舟楫者,非能也;养生丧无憾也

    C.以为轮;吾从而

    D.赢粮而从;是故益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时  (2)是何异刺人而杀之

    B.(1)惑不从师             (2)臂非加长也,见者远

    C.(1)王好战,请战喻         (2)君臣固守窥周室

    D.(1)孰能讥之乎           (2)苏厉、乐毅之徒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

    (4)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A.(1)(5)(8)/(2)/(3)(6)/(4)(7)

    B.(1)(5)/(2)(8)/(3)(6)/(4)(7)

    C.(1)(5)/(2)/(3)(6)/(4)(7)/(8)

    D.(1)(5)(8)/(2)/(3)/(4)(6)(7)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武元衡,字伯苍。曾祖载德,则天皇后之族弟。元衡举进士,累为华原令。畿辅镇军督将,皆骄横挠政,元衡称疾去。德宗钦其才,召拜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以详整任职。擢为御史中丞。尝对延英①,帝目送之,日:“是真宰相器!”

    顺宗立,王叔文使人诱以为党,拒不纳。监察御史刘禹锡求为判官,元衡不与,叔文滋不悦。会册皇太子,元衡赞相,太子识之。及即位,是为宪宗。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同手书门下平章事,兼判户部事。帝素知元衡坚正有守,故眷礼信任异它相。

    蜀新定,高崇文为节度,不知吏治,帝难其代。诏元衡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繇萧县伯封临淮郡公,帝御安福门慰遣之。崇文去成都,尽以金帛、帟幕、伎乐、工巧行,蜀几为空。元衡至,绥靖约束,俭己宽民,比三年,上下完实,蛮夷怀归。雅性庄重,虽淡于接物,而开府极一时选。

    上自李元吉甫薨,悉以兵事委元衡。李师道所养说客说李师道曰:“天子所以锐意诛蔡者,元衡赞之者也,请密往刺之。元衡死,则他相不敢主其谋,争劝天子罢兵矣。”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承宗怨,数上章诬诋。六月,癸卯,天未明,元衡入朝,出所居靖安坊东门,有贼自暗中突出射之,射元衡中肩,复击其左股,徒御格斗不胜,皆骇走,遂害元衡。逻司传噪盗杀宰相,连十余里,达朝堂,百官恂惧,未知主名。少顷,马逸还第,中外乃审知。有司以闻,帝震惊,罢朝。坐延英见宰相,哀恸,为再不食。赠司徒,谥日忠愍。

    (选自《新唐书•武元衡传》及《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延英:唐代长安宫殿名,在延英门内。

    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B.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C.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D.师道以为然/即资给遣之/王承宗遣牙将尹少卿奏事/为吴元济游说少卿/至中书/辞指不逊/元衡叱出之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畿辅: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B.赞相:指举行典礼时司仪赞唱导引各种仪式。唐时属吏部所辖。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D.癸卯:属于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武元衡出身显赫,才华出众,凭家族荫庇步入仕途,后逐步升迁,但因为难以节制京城附近骄横的将领,他借口有病从华原令上离职。

    B.武元衡为人正直.胸怀操守,宪宗时,他不愿意参与朋党之争,坚决拒绝了王叔文集团的拉拢,导致了王叔文的不满。

    C.武元衡掌管川西,政绩卓著,后被召回朝廷主持政事。虽然得到皇帝的支持,但为敌对势力所不容,在上朝的途中遭人伏击遇害.

    D.武元衡政治才能出众,品德高尚,经德宗、顺宗、宪宗三朝,都备受皇帝器重,尤其是宪宗在位时,信任礼遇超过了同列。

    4.翻译:

    (l)天子所以锐意诛蔡者,元衡赞之者也,请密往刺之。

    (2)少顷,马逸还第,中外乃审知。有司以闻,帝震惊,罢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韩潮州愈①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②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③。

    【注】

    ①贾岛因著名“推敲”故事,博得当时文苑巨擘韩愈赏识,与韩愈感情深挚。

    ②指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

    1.第三联景物描写形象而生动,请从炼字的角度举一例赏析。

    2.全诗从开头到结尾,作者的感情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是:                 

    (2)《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3)《荀子·劝学》中“                  ”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

    (4)《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5)《过秦论》中指出秦的过失的句子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病人

    (印度尼西亚)林万里

    上午,诊室的门铃响了两下,我就知道看病的人来了。我一开诊室的门,就看到诊室里坐着三个人。左边的长板凳上坐着两位年龄都在四十上下的女人,其中一位愁容满面、散发不梳、身披牛仔夹克,我暂时称她为A;另一位呆头傻脑、眼屎未除,颈项上缚一条灰色围巾,我姑且叫她为B。这两位污垢满脸的女人,从她们邋遢的样子,一眼就能看出是病魔缠身的人。她们的对面,右边的铁椅上坐着一位明眸皓齿的红装女人,衣裙、嘴唇和指甲全是红红的,光彩夺目,看上去三十岁左右,端庄、秀气、俏丽。我敢断定地说,这种女人肯定人见人爱。她不像是有病的人,凭经验我心里猜想,她八成是陪送A.B来的。人们常说宁可做导演,不要做医生。因为导演是对着漂亮美丽的明星;而医生是对着愁眉苦脸的病人。今早我可走好运了,总算对着一位美丽的女人,她比明星还要明星。我注视着她,心里美滋滋的十分舒坦。医生和常人一样都喜欢欣赏美的东西。

    “医生,早安。”

    一见到我立在门旁,那一位“全是红红的”便开口说。她不但人长得妩媚,声音也十分悦耳。说了“早安”以后,她转过头对着A.B说:“你们两位先看吧,你们一起进去吧。”

    回头又对我说:“医生,她们是我亲戚。先给他们看吧,她们都病得不轻。等下轮到我,诊费跟我的一起算,由我来付。”

    瞧,这美丽的女人,心地多好!A.B进来了,我心不在焉地给她们检查了一下,发现A是患了流行性感冒,B是吃错东西拉肚子。我给她们各打了一针并配了药方,前后不到几分钟就解决了A.B的问题。她们似乎发现我给她看病时的心猿意马,也发觉我是要尽快地把她们打发走。老实说这时候我脑海里想的是候诊室正在候诊的那位“全是红红的”,好让她快点进来,好让我好好欣赏。当我开门把A.B送走,正要招呼那位“全是红红的”的时候,发现我的候诊室里空无一人。开始以为她上厕所去了,这时厕所的门敞开着,证明里头没人。我走去巡查,里头空空如也。我便问A:“你们的亲戚怎么还没看病就不见人影了?”

    “什么我亲戚?我根本不认识她。刚才在你这里是初次见面。”

    A不悦地回答道。

    “那么你们两位是亲戚吗?”我指着A.B问道。

    “我们三个人,谁都不认识谁,怎么会是亲戚呢!”B答道。

    “你们跟她是亲戚或者不是,都不要紧。她不想给我看也没关系。她走了,那么诊费你们自己付好了,每人一万五千盾。”

    “诊费我们已经付了。”

    A.B异口同声地答道。

    “是什么时候付给我?”

    “不是付给你,我们已经付给她了。”

    A答道。

    “你们为什么要付给她?”

    “刚才我们等你看病的时候,她走进来,问我们在这里看病,一次要付多少钱,我说看一次要一万五千盾。她说这里的医生是她爸爸的好朋友。她要我们省钱,要我们假认是她亲戚,诊费有折扣,说我们每个人交给她一万盾就够了。我们心里想这个人真好,帮我们每人省五千盾,我们就赶快给她。”

    “你们就相信了她的话,钱就给她了?”

    “是呀!她还说,一个人看病跟三个人一起看病,收费应该不同,就像批发价钱跟零售价钱不同是一样的道理。刚才你也听到了,诊费全部由她来付。”

    我听了挠挠头,无可奈何地对A.B说:“你们可以走了,因为你们都付了诊费。”

    好家伙,大小通吃。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   )

    A.本文善用对比,主要体现在AB和“全是红红的”在外貌上的鲜明对比。

    B.作者以第一人称作为切入点,叙述了生活中的小事,增加了故事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C.在表达方式上,本文充分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使作品既具有叙述的流畅性,又具有批判的犀利性。

    D.医生无可奈何地对他们说“你们可以走了,因为你们都付了诊费”,因为这件事她们没有责任,责任都在医生本人身上。

    E.在塑造“全是红红的”这个人物形象上,作者先写“全是红红的”给人的美感,后写其狡猾,这是典型的抑扬结合。

    2.小说第1自然段在塑造“候诊室里坐着三个人”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请分析本文以“病人”为题的妙处。

    4.请探究文中A.B两位女子及医生上当受骗的原因,并谈谈其对我们的启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拉伯雷说:“人生在世,各自的各自的脖上扛着一个褡子:前面装的是别人的过错和丑事,因为经常摆在自己眼前,所以看得清清楚楚;背后装的自己的过错和丑事,所以自己从来看不见,也不理会。”

    材料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三: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读了上述三则材料,你有什么感触?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