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2013年10月23日,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医药文化节期间向全球发布“医圣”张仲景像。千百年来,张仲景没有一个统一的样貌和形象,这无疑成了历史之谜,不利于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张仲景形象。此次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张仲景造像诸多,型态各异,杂乱无章的混乱现象。人们纪念张仲景的主要原因是

    A.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发明了“麻沸散”,在世界上首先实施麻醉手术

    C.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中医诊断方法

    D.写成了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71-1889年我国出现第一股留学潮。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与第一股留学潮出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是位于江苏省海门市的“张謇纪念馆”,馆内珍藏了上千件文物和照片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真实的张謇。参观此纪念馆,你可以感受到

    A.洋务运动的“自强”与“求富”的历程  

    B.戊戌变法中“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勇气

    C.实业救国的艰难探索和实践

    D.五四运动的爱国洪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柯庆施在1919年5月11日的家信中写道:“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律学界大为愤恨,故有打死章宗祥、焚去曹汝霖居宅之义举,利国利民实非浅鲜。……后议决先电政府及各报馆,力求释学(释放学生)、保大学、争青岛。”信中提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爱国运动     D.九一八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由珠江流域迅速打到了长江流域,一首歌曲也随着北伐军战士唱响祖国大江南北,下列属于这首歌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打倒列强,除军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37年8月,许多红军战士不舍带红星的八角帽,不愿带佩有青天白日徽的黄军帽。刘伯承劝道:“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这里的“救中国”是指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的一根刻满了地名的扁担特别醒目。支前农民唐和恩用这根扁担挑着百十斤重的粮食,走过的鲁、苏、豫三省88个村庄,把粮食送到战场最前线。这根扁担最能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由于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13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60周年,美国、韩国和朝鲜都在以“史上最高”的层级和规模进行纪念。“朝鲜战争”在中国称为“抗美援朝战争”,下面对此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D. 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人民日报》刊发的时事照片和宣传画反映着社会发展脉搏,也体现着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下列照片和宣传画中出现最早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会上推出一个整体的综合改革方案,展开了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力度比较大的改革。回首改革开放的起点,我们将历史定格在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3年11月,习近平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决策或制度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的是

    ①五年计划   ②民族区域自治

    ③农业集体化 ④“一国两制”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l4—l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A.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民主”、“共和”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位民众选出的皇帝;他为保护法国大革命胜利成果东征西讨;他传播了人权、民主意识,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但其野心的膨胀又导致了整个欧洲人民的灾难。他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边有一座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国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坐落于英国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碑顶为马克思头像雕塑,碑身上方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名言出自

    A.《人民宪章》                  B.《国际歌》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罗斯福上台后,雷厉风行地开始了“新政”。在上任后短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国会与他高度配合,一口气制定了15项重大立法,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国家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上述措施体现了“新政”突出的特点是

    A.整顿银行                   B.国家干预经济

    C.发展对外贸易               D.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华沙       B.斯大林格勒      

    C.诺曼底       D.伦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材料反映的是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提高了各成员国的国际地位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稳定了西欧各国的政局

    C.西欧国家摆脱美国控制的意识增强

    D.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漫画以其形象直观和寓意深刻而得到人们的喜爱。下图漫画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是

    A.呈现出两极格局的对峙 

    B.实现了多极格局的平衡

    C.建立了美国独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3年是丝绸之路申遗最关键的一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路申遗文本已与今年1月正式提交给世界遗产中心。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材料二:

    材料三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开通是在我国哪个朝代?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2分)

    (2)读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请写出流经河南的那两段运河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原因。(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与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而启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初步伐。

    --马克尧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我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运动?这次“自强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孙中山把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再此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政治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2分)

    (4)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来解决中国的问题。但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请概括地指出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什么不同?(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1分)

    材料二

    (2) 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忆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分)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思想上的自由化民主化。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是一位同学所做的有关英国近代化历程的总结,请按要求完成下题。

    (1)完成英国近代化历程的相关表格(4分)

    类别

    时间

    事件

    代表人物

    影响

    思想

    16世纪

    莎士比亚

    冲破教会和封建思想的禁锢,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制度

    17世纪

    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经济

    18世纪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对比英国和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认为二者有什么不同?(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日本的历史发展,改变着自身,交织着与亚洲国家的恩怨情仇,也影响着世界进程。阅读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一到图二日本出访对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两幅图反映出日本民族怎样的特征?(2分)

    (2)你如何评价图三中日本发动的这次战争?这次战争后,日本经济崩溃到再度崛起,成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你认为原因有哪些?(3分)

    (3)成为经济大国后,日本军费开支位不断增加,20世纪末居世界第二。同时,日本在周边国家关于领土问题纷争不断,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以钓鱼岛问题为例,你想向日本提出哪些忠告?(1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