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7 题
简单题 3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IB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下表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10-10mol/L的IBA溶液

    10-5 mol/L的IBA溶液

    清 水

    生根数量(条)

    43

    8

    22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IB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本实验说明,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10-10mol/L

    D.用三种溶液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有A型、B型、AB型和O 型4种血型, 红细胞表面有与血型相关的糖蛋白,决定 ABO血型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4种血型的基因型和能产生的配子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血型

    基因型

    能产生的配子

    A

    IAIA

    IA

    IAi

    IA    i

    B

    IBIB

    IB

    IBi

    IB    i

    AB

    IAIB

    IA    IB

    O

    ii

    i

    A.基因IA对基因i具有显性作用

    B.A型血和B型血的人婚配所生的孩子为O型血的几率为1/16

    C.对异型血的受血者来说,输血者与血型相关的糖蛋白是一种抗原

    D.若此复等位基因中再突变产生IC,则此血型系统基因型共有10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部分分裂时期与细胞核中DNA分子含量变化图像,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若n=46,则a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B.若n=92,则a所处时期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C.若n=46,则由a时期进入b时期的关键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D.若a所处时期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则n一定等于9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蝴蝶的体色,雄蝴蝶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雌蝴蝶无论是C_ ,还是cc 都是白色;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和雌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触角(A)。

    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亲本:白色、正常触角(父本) × 白色、棒型触角(母本)

    雄子代:都是黄色、正常触角      雌子代:都是白色、正常触角

    A.Ccaa(父本) ×CcAa(母本)                   B.ccAa(父本) ×CcAa(母本)

    C.CcAA(父本) ×Ccaa(母本)                   D.ccAA(父本) ×CCaa(母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鼠卵巢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E、e和等位基因F、f都被标记,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8个荧光点

    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荧光点

    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2个四分体中分别出现2个荧光点

    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4个四分体中分别出现2个荧光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验生物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推测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混合培养并观察。

    只生长R型菌;可推测DNA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大肠杆菌

    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上清液并检测。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可推测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并观察。

    烟草出现病斑;可推测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检测。

    含15N的DNA占DNA总数1/4;可推测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二倍体水稻可提高突变率,突变体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D.三倍体水稻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三个染色体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自然界中,一种细菌某一基因及可能发生的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X药物可与该正常蛋白结合,从而阻止基因表达中的翻译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A.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极可能是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若该细菌的正常基因发生突变,则X药物肯定不是此种细菌的特效药

    C.该细菌基因的改变是X药物长期作用的结果

    D.该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不足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所示系谱的阴影部分表示患家族性疾病的个体,对系谱解读正确的是   

    A.Ⅰ-2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l/2

    B.Ⅱ-2和Ⅱ-3具有直系血亲关系

    C.Ⅲ-2与Ⅲ-3若结婚,则子代患病的概率l/2

    D.Ⅲ-l与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结婚,子代不会患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种群产生了一个突变基因M,其基因频率在种群中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

    A.在此环境中的这种突变不利于种群的生存

    B.MM型个体的存活率可能高于Mm型

    C.M型基因频率的变化说明新物种已经形成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因为环境改变使之产生了定向变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物质全都可以存在于人体内环境的一组是

    A.葡萄糖、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

    B.血浆蛋白、HCO3、尿素、RNA聚合酶

    C.血红蛋白、抗体、氨基酸、胰岛素

    D.CO2、淋巴因子、呼吸氧化酶、载体蛋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前者随后者变化情况中与下图中走势不符的是

    A.抗利尿激素浓度——饮水量

    B.血浆渗透压——血浆中血浆蛋白、无机盐的浓度

    C.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

    D.胰高血糖素浓度——血糖浓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2006年,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研究组提取出了两种分别叫做PBA和TUDCA的化合物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以恢复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并已用2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

    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合成

    C.JNK基因活动受到抑制是2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

    D.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B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也参与了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Ⅰ、Ⅱ、Ⅲ表示神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c及图Ⅲ中g为同一结构

    B.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d及图Ⅲ中g为同一结构

    C.图Ⅰ中b为突触后膜,只能是图Ⅲ中e结构

    D.兴奋在图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a→b、d→c、e→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注射青霉素消炎       B.注射“甲流”痊愈者的血清治疗“甲流”

    C.花粉过敏             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被抗体结合的抗原沉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假设下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含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空白琼脂块中的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为种子发育过程和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C.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 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C.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和B期间发生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无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

    ②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④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

    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面的左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右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Ⅰ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食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右图中种群I、II、III依次属于左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B. 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左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C. 左图中Y与丙中图示生物类群都是异养需氧型的,右图中的三个种群都是需氧型的

    D. 右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S”型,5至7年间的种群Ⅱ属于衰退型种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某生物小组为了解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对其中动物的胃进行解剖,其结果如下表所示。已知甲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

    +

    +

    +

    +

    +

    +

    +

    +

    +

    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 组成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② 此食物网中有5 条食物链,戊占有3 个不同的营养级

    ③ 该生态系统中,个体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

    ④ 乙与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⑤ 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⑥ 若庚获得1kg 能量,则从理论上至少需要消耗甲25kg

    A.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7 题
  1. 以不同植物为材料做下列两组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以同一双子叶植物的叶为材料,用打孔器制成叶圆片分成两等份放人装有水的瓶中,通过气泵抽出叶中气体直至叶圆片降至瓶底。再将气泵处密封,以图中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一定时间后,观察装置发生的变化。

    (1)叶圆片在实验前,为什么必须抽出气体让其下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试管中叶片会___,其原因是因为A瓶中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试管中叶片___,其原因是因为D瓶中乳酸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如果用图中E试管和F试管敞开口培养小球藻,在培养液中加入H218O。

    (4)一段时间后在周围的空气中检测到放射性的物质有18O2、C18O2,它们分别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

    若E试管用完全培养液,F试管用缺镁的营养液,研究光照强度对E、F两试管中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结果如右上坐标图,分别用相对应的E、F两曲线表示。据图回答:

    (5)对小球藻来说,光照强度为Q时对应下图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序号)_____。

    (6)当光照强度小于M时,限制F试管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

    (7)造成E、F两试管净氧量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某类兔子中,毛色黑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黑色为显性(W)、白色为隐性(w)。下图显示两项交配,亲代兔子A、B、P、Q均为在正常条件下(15℃)成长的纯合子。

    (1)将兔C与兔D的表现型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

    (2)将兔D与兔S交配得到子代: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是________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是________

    (3)将兔D与兔S的子代与兔R交配,若子代在15℃中成长,预期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判断一只白色兔子的基因型,在不选择图中所示兔子、也不知道其它兔子基因型的前提下,最佳方案是将其与________________交配,子代在正常条件下(15℃)成长,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些遗传病具有家族性遗传的特征,非家族成员一般也非携带者。下图为80年代开始采用的“定位克隆法”示意图,通过对家系分析将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定位在某一染色体的特定部位。(表示氨基酸的三字母符号:Met-甲硫氨酸;Val-缬氨酸;Ser-丝氨酸;Leu-亮氨酸;Gln-谷氨酰胺;Pro-脯氨酸;Cys-半胱氨酸)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性排列。通过题干和图示综合分析,该遗传家系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属于单基因遗传,致病基因为显性。致病基因及等位基因用A或a表示,则上述遗传家系中患者的基因型为____。

    (2)若该遗传病在某较大的人群中发病率为36%,一对夫妇中丈夫患病,妻子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____。

    (3)图中物理图谱表示了12段候选克隆的DNA片段,要得到这些候选克隆的DNA片段,必需使用的酶是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下图Ⅰ表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Ⅱ表示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Ⅰ中上述过程需要抗原刺激才发生的是_____,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由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免疫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上述免疫细胞中除____________外,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能分泌抗体的细胞是____,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

    (3)图Ⅱ中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抗体浓度上升,此过程中能够完成病原体处理和抗原传递的是____细胞。图中抗体浓度第二次上升,相关的外界因素可能是________,由图可知抗体浓度第二次上升的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

    (2)图(一)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下图(二)所示:

    则图(二)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形式贮存。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____kJ/m2.y。

    (3)该生态系统中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

    (4)图中植食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和大型肉食动物随营养级的升高需要的有机物输入越来越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同学决定探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有何影响”。他选用了某植物的幼叶鞘作为实验材料,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IAA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1

    2

    3

    4

    5

    6

    LAA溶液浓度(mol.L-1

    0(蒸馏水)

    10-12

    10-10

    10-8

    10-6

    10-4

    幼叶鞘增长长度(min)

    2.6

    3.2

    3.9

    5.1

    3.1

    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盛有不同浓度的小培养皿必须加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对该植物的幼叶鞘来说,最适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

    (3)假设各幼叶鞘的初始长度相等,请在坐标系绘出随IAA溶液浓度的变化幼叶鞘增长变

    化的曲线。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