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6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7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6 题
  1. 大禹划分九州后,“根据九州土壤的性质,分为‘壤’、‘黄壤’、‘白壤’、‘赤植坟’、‘白坟’、‘黑坟’、‘坟垆’、‘涂泥’及‘青黎’等九种,依据各种土壤的肥力不同,分为三等九级。根据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制定适当的田赋。”《中国历代帝王—夏禹》的记载说明当时

    A.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               B.重农抑商政策 在全国推广

    C.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 按户收税的田赋制度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带动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这直接表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分封制衰落

    C.中央集权制推广                   D.井田制崩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C.政治统治借助儒家伦理              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洪武六年十二月朱元璋下令:“府州县止存大寺观一所,并其徒而处之,择有戒行者领其事。若请给度牒(由官方颁发出家僧侣得度之证明书),必考试,精通经典者方许。”这一措施有利于

    A.强化对百姓思想控制                B.丰富科举考试内容

    C.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D.加快佛教势力扩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这反映了清朝

    A.官僚体制灵活的运行机制     B.地方官员具有高度的能动性

    C.政府机构之间缺乏协调性     D.军机处取代了内阁和各部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这反映了

    A.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力渐大             B.西学传播推动政治革新

    C. 科举取士标准体现时带潮流            D.戊戌变法推动思想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0条规定:“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有陈诉于平政院之权。”针对这一条款,章士钊说:“平政院者,即行政裁判所之别词也。凡有平政院之国,出廷状之效力必不大,何也?人民与行政官有交涉者,乃不能托庇于普通法廷也……则约法所予吾人之自由者,殆所谓猫口之鼠之自由矣。”章士钊的说法

    A.与当时社会状况不符                 B.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状况

    C.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                 D.代表了当时多数人想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04年,上海商人朱爵谱打算在海门设厂,张謇利用自己的状元及“总理通海一带商务”的身份,两次上书商部,说朱爵谱“因羡生贪,因贪生妒”“利令智昏,无理取闹”,要求商部命令朱爵谱“另行择地”。结果,朱爵谱被迫放弃计划。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B.张謇借助封建官府势力垄断市场

    C.民族资产阶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D.封建势力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 “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

    B. 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

    C. 京派的立场反映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D. “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她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说,以其个人对美国的深入理解为中国进行争取美援的宣传,赢得了美国朝野的广泛好评。宋美龄受到这种待遇主要原因

    A.国际战争形势的变化发展

    B.中国在反法西斯中的作用

    C.宋美龄对美国文化认同

    D.美国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这是一次了不起的战略行动,20天挺进一千多里苦过黄泛区,血战汝河,险渡淮河……前有敌人,后有追兵,身经百战的邓小平认为它是一生中“最困难”的一次行动。这次战略行动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B.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C.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大序幕             D.彻底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联合国大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开罗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50年-1963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近万人,其中,苏联8357人,东欧各国925人,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留学生的选派、培训到政治审查、专业选择、学习与生活费用,以及期满后的工作分配,均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这一时期的留学运动

    A.全面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B.体现了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内容主要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D.导致中国完全照搬了苏联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五”时期,在国民经济收入使用总额中,积累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占24.2%。而1958年至1960年三年,积累率分别提高到33.9%、43.9%、39.6%。该变化

    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B.不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C.为随后的经济调整奠定基础            D.优化国民经济的比例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邓小平说:“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下列最符合邓小平讲话精神的是

    A.国企改革中扩权让利                B.设立沿海经济开发区

    C.“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D.发展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

    A.工业投资主体多元化                B.国有企业失去主导地位

    C.产业结构得到良好调整               D.所有制结构更加合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智者学派教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辨,行动果断”;因为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这一现象

    A.加剧了社会道德的沦丧               B.促进了民主代议制发展

    C.有利于人文精神的萌生               D.说明了雅典社会的繁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柏拉图在其著作《法律篇》中指出:“人性是贪婪与自私的,绝对的权力导致腐败和毁灭,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柏拉图的言论

    A.积极在为神权辩护                  B.强调法律至上原则

    C.旨在否定人的权利                  D.凸显雅典民主特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602年,荷兰成立具有部分国家职能的特许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它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集中的资本,然后通过与南洋的贸易换回当时欧洲没有的货物。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成立

    A.促使国内工业资本的形成               B.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加速荷兰封建制度的灭亡               D.体现了重商业主义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使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               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

    C.社会秩序不可侵犯                 D.个体的权利不可侵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利关系呈现出“由平衡到集权化”的演进趋势。“集权化”趋势的起点位于下表中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95 年恩格斯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迷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做斗争的。”恩格斯晚年的反思和转变说明

    A.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已经消失

    B.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采取议会斗争

    C.恩格斯放弃了阶级斗争理论

    D.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钱乘旦指出:西方现代化经几百年的发展,其优与弊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如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如成立欧洲共同体等。“……”处最恰当的是

    A.自由主义       B.社会主义

    C.资本主义       D.共产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小王在搜集历史老师布置研究性作业的相关资料,主要内容有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②欧盟的建立、扩大和发展;③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了很大改善;⑤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据此判断,该研究性作业的主题应该是

    A.美国霸主地位已丧失

    B.新兴国家主导世界发展

    C.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血十八星旗(图1),简称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表示汉地十八省人民铁血主义精神。五色旗(图2)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时期使用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图1 到图2 的变化,背后隐藏着历史的信息.请至少找出一处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国家的监察体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公民大会.它也是最主要的监察机关。——随时可以对行政官员实行弹劾和惩罚等;二是五百人会议,在没有召开公民大会期间,承担着对国、国家印玺和政府官员的监督职责等;三是陪审法庭,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监察机关的权利。雅典的监察制度赋予了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力,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王晓天《中西古代监察制度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国家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汉代将全国分为十三州(唐设十五道),也即十三个监察区……中央设十三名刺史(唐设采访使)为监察官,各负责一州的监察事务。……汉唐时期还有一种临时性 突击考评地方官吏的辅助手段,其主要形式是巡查。对地方的巡查也分两级进行,即中央对郡国和郡对属县的分级巡视。……汉唐时期重视对考评结果的应用,在俸 禄增减、品阶升降、职位变动、荣辱与夺等方面都体现了不同考绩的结果。

    ——《我国汉唐时期绩效考评的特色与启示》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至唐时期政府对官吏监察考评的措施。

    材料三  l927年至1949年,这一除段对监督权利规定的宪法和宪法性文件涉及到《大原约法》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和l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在监督官吏的机构设置上,有广州国民政府的监察院和惩吏院、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行政法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等对人民的监督权力予以保障。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保障人民行使监督权力的机构,如江西瑞金苏维埃政府的控告局、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的专门监督机构人民检察通讯员制度。

    ——于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调控机制》

    (3)根据材料三,比较近代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监督制度的异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壬寅学制》,该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新的、系统的、完整的全国性 学制系统,它是后来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的基本蓝本。 “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是《壬寅学制》所规定的办学宗旨。 初等教育。《钦定蒙学章程》中规定儿童从6岁起入蒙学堂,其宗旨是“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蒙学堂毕业后才能升入小学堂学习,小学堂的宗旨是:在授以道德知识及一切有益身体之事”。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共7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七年教育”。 中等教育《章程》规定,中学堂内附设师范学堂,以培养小学堂教习人才。在第三年第四年 设实业科,毕业后可以进入一切高等专门实业学堂。中学堂课程门目表:修身第一,读经第二, 算学第三,词章第四,中外史学第五,中外舆地第六,外国文第七,国画第八,博物第九,物理第十,化学第十一,体操第十二。同时,在中学堂之外还设有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为高等小学卒 业后不愿意再升学的学生所设。 高等教育:《章程》规定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设政、艺两科),于之平行的有高等实业学堂,师范馆、仕学馆等;大学堂3年(设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书共7科,各科下有分若干专业,如医术科分医学、药学两个专业);大学堂之上设大学院,年限不定,以从事研究工作为主,不设立课程,学习不再主要依靠讲授,重在自学。

    一张倩《张百熙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壬寅学制》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寅学制》的历史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