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秦始皇在划定郡界时,采用“犬牙相入”的原则,不完全根据自然地理区划,西汉初年在划分平原地区的郡之间或是国与国之间的边界时,也采用了“犬牙相制”的原则,使各个政区的辖境相互交错。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进各地的交流

    B.防范地方割据

    C.推动各地均衡发展

    D.强化地方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

    B.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

    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

    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

    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广阳杂记》:“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由此焉转输。虽欲不雄天下,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材料叙述的是

    A.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B.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区域分工

    C.南宋江南地区的物质转输

    D.唐代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史学家万明指出“晚明时期,世界经济正处于融为一体的进程中。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这说明这一时期

    ①商品货币经济拉动白银流入②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③“海禁政策”被废止④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逐渐密切

    A.①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惟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说明的是

    A.城市设计理念促成雅典的民主政治产生

    B.城市设计促使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

    C.城市设计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

    D.城市规划足以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虽然是奴隶制社会的法律,但它同时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是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法”。罗马法之所以能够获得近代伟人的高度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罗马法的基本精神突出表现在其自然法精神、私法精神和理性精神。以下各项与以上三种精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

    B.契约自由原则—公平正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

    D.维护法律公正—保证公民财产—调节经济纠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保护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国王立法权被大大削弱

    B.君主立宪体制尚有待于完善

    C.权力制衡机制卓有成效

    D.《权利法案》未真正发挥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顾炎武在《郡县论九篇》中对分封制和郡县制利弊进行比较,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近代西方创立的政治制度哪一个最接近顾炎武的设想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联邦制

    D.议会内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它“彻底暴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同光新政’的实质,打破了国民妄自尊大的心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强烈危机感。”材料中的“它”

    A.促发了洋务运动的兴起

    B.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历程

    D.导致了清末“新政”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朱批原件中,针对日本提出在内蒙古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民四条约》。这反映出

    A.袁世凯拒绝接受“二十一条”

    B.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

    C.民国初年外交受制于实力

    D.北洋政府对日政策强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毛泽东曾说:“大革命失败以后,官逼民反,共产党被‘逼上梁山’,那个时期我们不大讲孙中山,不把孙中山丢开自己就站不起来,如同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一样。”毛泽东的这段话反映了

    A.三民主义的内容存在局限性

    B.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目标不符

    C.国共两党的革命领导权之争

    D.中共更加重视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截至1951年,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此项计划产生的主要影响与其实施之初衷相一致的是

    ①欧洲从战后迅速复苏,与美国成为对等的自由贸易伙伴

    ②美国与西欧被援助国双双获益,奠定了西方世界的新格局

    ③促进了西欧的投资与生产,遏制了苏联的影响及扩张

    ④西欧各国学习和适应了美国的经济管理经验,经济恢复与发展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丘吉尔于1948年提出“三环外交”政策。所谓“三环”就是英联邦关系、英美关系、英国与西欧关系,这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关系是英国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政策旨在

    A.恢复英国在国际上的中心地位

    B.构建牢固的英美同盟对抗苏联

    C.加强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发展

    D.维护英国原有的海外殖民体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国提出要“和平竞赛”,商定在对方的首都办展览。苏联人办了炫耀其宇航技术的展览,美国人看了很害怕。而美国人到苏联办了个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非常现代化。苏联人一看,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觉得美国人很幸福,内心向往美国。这一情形反映出

    A.美苏实际上放弃争夺世界霸权

    B.美苏两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巨大

    C.美国取得对苏联的绝对优势

    D.美苏冷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一书中指出:“一种国际秩序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在合法性和权力之间建立的平衡,以及分别给予两者的重视程度。无论合法性还是权力都不是为了阻止变革,两者相结合是为了确保以演变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各方赤裸裸的意志较量实现变革”。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的是

    A.主张按冷战思维来维持世界秩序

    B.注重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稳定性

    C.仅靠软实力和价值观即可维持世界秩序

    D.强调世界秩序构建过程中的正义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把外交立足点转向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美是第一个,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我国外交发生这一转向的原因是

    A.亚非拉美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

    B.西欧和日本开始挑战美国地位

    C.国际力量出现分化,中苏关系恶化

    D.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美日欧形成鼎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王朝就有了“君权神授”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理论。依照这个理论,中国古代君王建立起以宗法制度为纽带的分封制度……从西汉至清代的各朝帝王,都没有摒弃分封诸侯、屏护中央、面南为天下共主的传统观念。由于汉民族长期保持很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于是不断增强了自我优越、惟我独尊意识,并产生了华夷观念,把周边民族或国家都视为落后的蛮夷。对待周边蛮夷国家,中国除要用强大实力使之“畏威”之外,更应以“德惠”使四夷倾心内服。《礼记·中庸》主张对诸侯和更远方的国家采用“怀柔”政策包括“厚往而薄来”的恩惠大度方针。按照儒家学说,中国君主与其它各国君主的关系,只能是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外国来使均为朝贡者,故没有形成平等国家间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礼仪。因此,古代中国统治者认为自己不需要外交,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只是由礼部和理藩院分别办理海道和陆路往来的各国事务。

    ——摘编自《中国外交从宗藩体制向近代体制的转型》

    材料二

    荷兰政治思想家雨果·格劳秀斯(1583—1645)认为,国家间的交往不应以强力作为基础,而应以各国都接受的国际法为基础,国际法的准则应该是正义和公理。1625年,格劳秀斯发表《战争与和平法》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逐步为各国统治者所接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结束国际争端和国际战争的先例。在欧洲确立了常驻代表机关制度。……造就了一个“具有固定领土、中央行政组织和合法使用垄断武力的主权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18世纪,西方各国都建立起单独的外交机构。1708年,英国通过了《外交优惠法案》,提出了外交官执行公务时不得加以阻碍的条文。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

    ——摘编自《西方近代外交体制形成》

    材料三

    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传统的“华夷秩序”体系向近代西方“条约体系”逐步转型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晚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是对处理日益增多的“洋务”的一种被动应对,也是对建立近代外交体制的初步探索;清末“外务部”的产生,既顺应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需要,又为清王朝维持国家主权与独立形态提供了重要工具;民国北京政府外交部的成立,从形式上改变了国家外交机构,满足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形式需求……抗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中国最终废除不平等条约、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全面调整外交机构,优化结构布局,……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体制和欧洲近代外交体制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中国外交体制发生的主要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外交体制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清•梁章钜《枢垣记略•训谕》

    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

    材料三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代议制度只是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议制却不一定等于民主制,只有当代议制成功地保证了政府的行动确实是按照人民的愿望和需要办事时,我们才有理由称之为代议制民主。从世界各国的代议制发展历程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某些国家在某些历史发展阶段,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而已,他们是打着代议民主的招牌,而行专制独裁之实。

    ——黄牧航《再谈“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教材处理》

    (1)据材料一,简析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说明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2)据材料二指出雅典国家事务管理中体现的民主性特征。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例举近代中外“代议制只是他们粉饰民主的一块幌子”史实两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探讨大国兴衰成为学术界十分热门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欧洲的衰落”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黄金时代”而言。现在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发展与进步。欧洲,或者说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仍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基地,它的作用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不可或缺。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按照约瑟夫·约菲的分析,最近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出现过五波美国衰落论的浪潮。第一波源自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所引发的震撼,美国人感到被苏联甩在后面的危险。第二波发生在1960至1970年代……到了2012年,衰落论出现了第五次浪潮。

    ——刘擎《2012年西方知识界重要事件综述》

    (1)列举18世纪中期以前促进欧洲崛起的主要事件。

    (2)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二,分析1960至1970年代“美国衰落论”浪潮出现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