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简答题 3 题,实验题 1 题,推断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7 题
  1.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大量用作棉、麻、纸张和食品的增白

    B. 用明矾和FeCl3溶液净水,二者原理相同

    C. 汽车尾气污染物中含有氮的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

    D. PM2.5含有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OCH2CH=CH2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B. 月桂烯()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 甲烷、乙烯、苯和乙醇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与甘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2CO3溶液除去锅炉中水垢(CaSO4): Ca2++CO32-═CaCO3↓

    B.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硫酸铜溶液:2Cu2++2H2O2Cu+O2↑+4H+

    C. 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H2O=AlO2-+2H2↑

    D. 用H2O2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2I-+H2O2=I2+2OH-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烷烃相对分子质量为86,若该分子中仅含有3个甲基(—CH3),则其一氯取代物最多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 7   B. 8   C. 9   D. 1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关于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可用于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碳酸氢钠

    B. 装置②可用于制备少量NH3

    C. 装置③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K2Cr2O7标准溶液

    D. 装置④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由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成的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甲、乙、丙、丁四种气体,甲、乙分别能使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并能用品红试液检验,丁是大气中与人类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一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W<X<Y<Z

    B. 1mol简单氢化物分别溶于等体积的水中形成体系的pH:Z>Y>X

    C. W与X或Y都能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D. 在化合物A的分解反应中丙为氧化产物,丁为还原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化学反应关系不一致的是

    A.2SO2(g)+O2(g) ⇌2SO3(g)  △H<0

    B.25℃时,用0.1mol/L盐酸滴定20mL0.1mol/LNaOH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与过量的H2C2O4溶液混合

    D.CH2=CH2(g)+H2(g) CH3CH3(g) △H>0,使用催化剂(a)和未使用催化剂(b)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过二硫酸及其盐具有强氧化性,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过二硫酸可看作是H2O2中氢原子被-SO3H取代的产物,其结构简式为,H2O2的电子式为______,过二硫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在酸性条件下,K2S2O8溶液在Ag+催化下将Mn2+氧化为MnO4-,本身转化为SO4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若反应中有0.1mol还原剂参加反应,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3)过二硫酸钾可通过电解H2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制得,总反应为2H++2SO42-S2O82-+H2↑,其阳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电解过程中,阳极产生微量氧化性极强的无色单质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填化学式)。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制得的产品可用碘量法测定其纯度。称取0.2500g产品于碘量瓶中,加30mL 水溶【解析】
    加入4.000g KI固体(稍过量),振荡使其充分反应;加入适量醋酸溶液酸化,以_____为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mL,计算样品中K2S2O8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已知:S2O82- +2I- =2SO42- +I2; 2S2O32-+I2=2I- + S4O6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此判断:

    (1)该反应为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在T2温度下,0-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_____.

    (2)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请画出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c(CO2)的变化曲线_____。

    (3)若上述反应分Ⅰ、Ⅱ两步进行,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则总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_____(填“Ⅰ”或“Ⅱ”)。

    (4)温度T3下,在两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

    容器编号

    起始物质的量

    平衡时物质的量

    2.0molNO,2.0molCO

    1.0molCO2

    4.0molNO,4.0molCO

    ①T3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1.0molNO,1.5molCO和2.0molCO2,0.5molN2,则反应向____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②平衡时两容器中CO的转化率:Ⅰ________ Ⅱ(填“>”、“<”或“=”);

    (5)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填序号).

    (6)有人设想按反应:2CO(g)=2C(s)+O2(g)来除去尾气中的CO,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 . 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G、Q、R、T七种元素,核电荷数均小于36,已知X的一种1:2型氢化物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且所有原子共平面;Z的L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G原子s能级与P能级电子数相等;R单质是制造各种计算机、微电子产品的核心材料;T处于周期表的ds区,原子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1)Y原子核外共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T+离子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T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_____。

    (3)G、Q、R三种元素的氯化物的熔点如下表,G的氯化物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Q的氯化物高于R的氯化物,有同学猜想可能是因为其存在缔合分子,试写出其结构式____。

    氟化物

    G的氯化物

    Q的氯化物

    R的氯化物

    熔点/℃

    714

    190

    -70

    (4)硒(Se)与Z同一主族,Se原子比Z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Se的原子序数为_____,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该族2-5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于H2反应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反应热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99.7KJ/mol     b.+29.7KJ/mol

    c.-20.6KJ/mol     d.-241.8KJ/mol

    (5)金属Q属立方晶系,其晶胞边长为405pm,密度是2.70g/cm3,通过计算确定Q原子在三维空间中堆积方式________(已知NA=6.02×1023,4053=6.64×107);晶胞中距离最近的Q原子可看作是接触的,列式计算Q的原子半径=pm______。(只列出计算式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实验小组探究制取丙烯酸甲酯的最佳实验条件过程中如下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原理

    (1)制备丙烯酸甲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Ⅱ.实验步骤

    (2)上述反应装置图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

    (3)①按题所示组装仪器,加入已实现混合均匀的反应物(其混合的顺序和操作为__________),然后加热回流。反应生成的水以共沸物形式蒸馏出来,冷凝后收集于分水器下层,上层有机物积至分水器支管时返回烧瓶,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子使用分水器的目的___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冷却,向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溶液洗至中性。

    ③分液,取______层油状液体,再用无水Na2SO4干燥后蒸馏,收集馏分。

    Ⅲ.实验条件探究

    小组同学经过多次实验,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8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30

    94.5

    88.7

    6

    93.0

    100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丙烯酸乙酯和水

    (4)根据表中数据,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是_________。

    A. 120℃,4h     B. 80℃,2h     C. 60℃,4h    D. 40℃,3h

    (5)当反应温度达到较高温度后,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1 题
  1. 有一种新型药物,具有血管扩张活性的选择性β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用于合成该药物的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酸二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G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检验A是否全部转化为B的实验试剂、现象和结论为____________

    (4)上述④、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5)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6)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Ⅰ. X取代基连接在苯环上。

    Ⅱ. 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