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上书:“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 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 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 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内容是(  )

    A.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族工业

    B. 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

    C.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创办的民族工业

    D. “一五”计划时期创办的民族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戊戌变法时期

    B. 新文化运动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五四运动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有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物竞天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北京大学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很多次革命运动的爆发,同时也是众多先进思想的诞生地。回溯到1917年的北京大学,当时听到最多的两个词应该是(  )

    A. 自强、求富   B. 维新、变法

    C. 复古、尊孔   D. 民主、科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茗同学在整理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知识点时,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下列属于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共同点的是(  )

    A. 都发生在19世纪

    B. 孙中山是最主要领导人

    C. 都推翻了封建帝制

    D. 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近代以来实现近代化是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人物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探索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结果和影响如何?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学说”是什么?“新的学说”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有何关系?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为使国人“脱蒙昧”而发起的运动的名称。这场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4)根据上述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化过程中所做出的不懈努力,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