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0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周武王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武王弟周公旦辅政。《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昔周公吊(伤)二叔(指管叔、蔡叔,均为武王兄弟)之不咸(不仁义,叛乱),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表明周公“封建亲戚”的目的是

    A. 维护嫡长子继承制     B. 削弱地方叛乱势力

    C. 巩固西周礼乐秩序     D. 巩固周天子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 “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 “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 “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为中国所特有。每当春节临近,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住游子回家过年和祭拜祖先的步伐。与这种习俗和精神信仰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 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

    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

    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

    ④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朝修建咸阳城,把渭河比作银河,各宫殿为星座,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这一建筑理念蕴含的思想是

    A.“大一统”      B.“皇权至上”

    C.“天人合一”     D.“神仙方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的 主要信息是

    A. 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 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 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印封泥中的文字是小篆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柳宗元认为“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政”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 “政”指秦之“暴政”

    C. “制”是指郡县制             D. 柳宗元的判断正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    B.监督监察百官

    C.负责地方行政    D.拥有世袭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明末官员说:“政本(内阁)大臣,平时养威自重,遇天下有事,辄曰:‘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内阁大臣借无丞相之名而推卸责任

    B.内阁大臣职权高于前代宰相

    C.内阁大臣在明朝代行丞相职责

    D.内阁大臣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

    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其弊端日益突出

    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此处他批评的是

    A.科举考试考查儒家经史         B.经文、论、策脱离世务

    C.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        D.考生背诵范文应付考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A.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B.频繁改革的结果

    C.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D.政治体制的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城邦之外 ,非神即兽。”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也曾经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男人就是城邦”的名句。对这两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希腊所有成年男性必须参加雅典军队、抵御外来侵略

    B.积极投身于城邦的公共生活是古希腊民主时代的风尚

    C.成年男性公民是古希腊城邦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公民享有权利又担负责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这样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

    A.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

    C.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篇介绍雅典民主的文章写道:“投票结束后,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在公民公开监督下,做统计工作。如果某个人的票数超过了6000票,他就要被判放逐10年,期满后才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这一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人物主政时期的雅典

    A.柏拉图               B.克利斯提尼

    C.梭伦                D.査士丁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古希腊喜剧《骑士 》中描写一个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克里昂的职位,卖香肠的人说:“我想我还不够格……全家老小都是无赖……我几乎不识字”,将军说“你已经具备一切应有的条件”。对这段剧情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卖香肠的人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B.卖香肠的人不会因为财产而使其参政受到限制

    C.抨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D.反映了梭伦改革时期的局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古希腊的平民阶层“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由平等权利观念,因为独立自主地进行生产和等价交换是商品生产者的本质属性”。这表明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促成了商业的平等

    B.商业经济导致了国家分裂

    C.平民缺乏为城邦服务的意识

    D.经济方式影响了政治理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西方学者阿德科克说:“(古代希腊)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处理自己的事务。”由此可见,古代希腊城邦

    A.彼此间无任何联系    B.集权与分权相结合

    C.彼此间纷争战乱不断  D.难以形成中央集权的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 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D.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古代希腊“在法律诉讼案件中,雅典男性直接被用他们的名字来称呼,妇女却一般被人们根据她们与男性的关系来确定身份”。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司法注重形式       B.男性都是公民

    C.妇女没有公民权       D.妇女是奴隶身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雅典公民“就个别而言,他的判断能力不及专家,但当他们集合起来,就可能胜过或至少不比专家们逊色”。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主要说明了

    A.雅典全体公民的素质都较低下

    B.雅典缺少优秀的政治管理专家

    C.雅典民主制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D.专家们的意见在雅典不受重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说明西周地方制度实行后期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2)材料二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

    (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希腊半岛自然条件相当地不好……决定了希腊人无从形成自然经济,必须以商立国。半岛由纵横山脉分割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区域,各个适宜居住的区域就自然地发展起一套独立的经济和政治体系。……而这种经济自主、人口地域有限的小城邦,又是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实行民主政治的一个必要条件。

    ——刘学伟《民主制度在古希腊的诞生真的是一个奇迹》

    材料二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民主政治之顶峰。它关于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决策采取多数决定原则,崇尚法制的精神,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史实材料,也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基础。

    ——李琼《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三 柏拉图说:“这样的社会里五花八门,不管人和人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得到同等对待,社会显然处于无政府状态。”这种极端的自由一定造成党派斗争,并最终产生极权暴政。“正如我刚才讲到,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过度的自由最后一定导致民主的崩溃。”

    ——《雅典的兴衰和古希腊的反民主思想》

    (1)据材料一,分析古代希腊的经济和政治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和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局限。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