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单选题 2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方治理结合来强化王权

    B.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主专政

    D. 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

    A. 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 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

    C. 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 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这表明罗马法(   )

    A.量刑程序不统一       B.平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C.崇尚秩序和平衡       D.习惯法影响深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反映出

    A. 重农抑商不适应时代需要   B. 重视农业的经济基础地位

    C. 政策干预以实现休养生息   D. 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西汉初年,统治集团形成这样的认识,宰相不应限于政务细节之中,而应更加务虚,所谓“宰相器”者,应“知大体”,有宽仁的“长者之风”。这一认识主要基于

    A. 防范丞相擅政   B. 稳定统治秩序   C. 重建儒家信仰   D. 抑制军功新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黄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

    A. 三国时火药己经发明   B.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C. 武器优劣决定战争胜败   D. 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慈恩寺(著名佛寺)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于壁上。由此可见,“雁塔题名”

    A. 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

    C. 表明“三教合一”潮流弥漫整个社会   D. 是魏晋以来书法艺术发展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宣和(朱徽宗年号)画谱•墨竹叙论》说:“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 而独得于象外着,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这说明此类画作

    A. 注重规范法度   B. 突出生活实用   C. 彰显文人意境   D. 描绘民间风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黄宗羲认为,一个人出来当官,做君主的臣子,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这番话表明黄宗義主张

    A. 君臣关系应完全平等   B. 臣子与君主持相同意见

    C. 否定君主制存在的必要性   D. 摆脱儒家思想的束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太平天国在《待百姓条例》中规定:“店铺买卖本例,皆天王之本利,不许百姓使用,总归天王。”其由天国设立的买卖机构经营。1854年春夏间允许居民申请开店“赴圣库领本,货利悉有限制,”后恐市中人多聚众生事,令“各店俱歇”.在废除南京城内商业同时,在城垣外设立由天国官员管理的买卖街,将城与市在空间上严格区分开。太平天国城市商业政策变化表明 

    A 、城与市分离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设想不符合资本主义经济时代

    C、农民阶级革命斗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D、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反映出

    1911年淸政府财政收入预算表(单位:万两)

    项目

    度支部预算

    资政院复核

    项目

    度支部预算

    资政睬复核

    田赋

    4810.13

    4966.99

    正杂各税

    2616,39.

    2616.38

    盐茶课税

    4631.14

    4762.19

    捐榆各款

    565.23

    565.23

    关税

    4213. 93

    4213.93

    杂收入

    3524.48

    .3669.86

    厘捐

    4318. 79

    4417.65

    公债

    356.00

    256.00

    官业

    4660.19

    4722.8

    总计岁入

    29696.27

    30191.03

    (注:数据来自《资政院会奏议决试办宣统三年岁入岁出总预算案请旨裁夺折》)

    A. 资政院掌握最高财政审核权   B. 晚淸各项财政收支较为均衡

    C. 农民各种赋税负担大为减轻   D. 国家财税管理体制走向近代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虽然出台后未能得以切实的施行,但被誉为“由法律体系代替个人专断行政”的首创,被学人钤之为中国“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一块界碑”。符合材料所述的是

    A. 《临时约法》   B. 《钦定宪法大纲》   C. 《定国是诏》   D. 《资政新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剑桥中国史》说:“如果中并在1922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合作,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1922年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 与国民党合作有利于革命高潮的到来

    C. 中共犯的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 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 威权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B. 孙中山可依法继承立宪下的皇权

    C. 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动荡   D. 改良比革命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从2011年末开始,中国相关机构先后发布了2012、2013、2014、2015、2016指导性年度汉字“真” “能” “养” “越” “敛”。近年来,日本、韩国等国家也都纷纷发布了年度汉字,以一字概括一年。这主要表明

    A. 汉字的价值得以公认   B. 汉字逐渐走向成熟

    C. 汉字的实用性最明显   D. 汉字的蕴意较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首席将军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国葬礼上的演说》中说道:“我们把财富当做可以适当利用的东西,而没有把它当做可以自己夸耀的东西。至于贫穷,谁也不必以承认自己的贫穷为耻,真正的耻辱是不择手段以避免贫穷。”伯利克里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保证雅典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B. 培养雅典公民不以贫穷为耻的美德

    C. 鼓励低等级公民积极参加政治事务   D. 要求高等级公民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在“亚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进地,香料盈野”。这说明

    A. 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   B. 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棋糊

    C. 美洲的发现出于一种偶然   D.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4世纪中叶,英国颁布了教职选举规章和“王权侵害罪法”,前者规定英国教士的选举不受教皇干涉,概由本国解决,后者则禁止人们把司法案件从英国带到罗马教廷上诉, 否则按侵害王权罪论处。它体现的宗教思想是

    A. “因信称义”   B. “教随国定”   C. “信徒皆祭司”   D. “上帝死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出身进行调査分析,发现来自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为四分之―;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A. 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   B. 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

    C. 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   D. 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召开国会的法定人数为14人,即7个州,每州至少2名代表,除非有多于7个州的代表出席,否则每项决定都必须全体一致通过才视为有效。而与战争、和平以及拨款等有关的大多数问题,则必须至少有9个州同意。但每次国会开会,往往不能如期举行,—些先到的代表有时必须等上几个星期,才有足够的代表到达。”该材料反映的是

    A. 美利坚合众国的邦联议会   B. 美利坚合众国的联邦议会

    C. 徳意志帝国的联邦议会   D. 德意志帝国的邦联议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除欧洲外其他独立国家很少受到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相反,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在美国和德国找到了市场。这反映出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激烈   B. 自由贸易政策超越了时代潮流

    C. 美德挑战英国工业霸主地位   D. 美德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于英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

    A.社会制度的优越             B.商业贸易的成熟

    C.手工业的发达              D.工业革命的成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位在北美的科学家举例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五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五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科学理论

    A. 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B. 对启蒙运动、科学家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意义

    C. 否定了牛顿绝对时空观,使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 人类对微现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以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庁,而贝多芬(1770—1827)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共和制度的确立   B. 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 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髙   D. 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法国某小说家主张“伟大的艺术应该是科学的、客观的”,认为“艺术家不该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象上帝不该在自然里露面一样”。下列作品风格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大卫•科波菲尔》   D. 《等待戈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 题
  1. 在西方人文精神演变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人的理性是获取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这—局面的出现表明

    A. 宗教改革打破了人们对教会的迷信   B. 人们积极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思想

    C. 人类社会开始成为人们探索的主题   D. 启蒙运动促使西方理性时代的到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英国学者指出,“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为参战国提供了军服、枪炮和其他产品,而整个欧洲正是这些产品的消费者。因此,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无可比拟的产业大国。”该学者旨在说明

    A. 工业革命是反法战争的必然产物   B. 欧洲市场拓展推动英国工业革命

    C. 英国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D. 战争与工业化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巩固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

    材料二: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坏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宄总结之遗产。此次实验虽有其重要意义,如普及了民主观念,实践了民主操作,但最后的结局并不成功。

    ——摘编自汪朝光《辛亥革命开启共和时代:民主政治实验需实力支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圭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西式民主实验”的具体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己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般租佃关系苷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农村制造业最先出现于英国并在那里发展的最成功,尤其在毛织品的纺织互溶编制方面。到了1700年,英国产业开始普遍倾向乡村化而不是城市化,并严重依赖于发放(包买商)制度。18世纪的英国保持着—种独特土地制度,―端是―些大地主,另一端则是大量没有土地以工资为生的劳动力。自耕农的数量在18世纪持续减少。18世纪中叶,英国农业普遍采用轮耕种植,传统农具得到改进,从而实现了一场令人欣喜的技术变革,为英格兰正迅速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粮食。

    ——摘编自(美)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第二卷)

    (1)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村发生的相似变化。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时期

    关羽形象

    魏晋南北朝

    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刚愎自用

    两宋

    统治者对关羽賜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象的主要特征

    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义》小说中

    明清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在民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

    ——摘编自刘海燕《关羽形象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关羽形象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題,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单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