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 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 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 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皇权渐趋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取代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现象始于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嫡长子继承制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宗法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下列选项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 节度使

    B. 御史大夫

    C. 提刑按察使司

    D. 刺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三国志》记载:曹操的爷爷曹腾是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2013年11月复旦大学进行的DNA检测否定了这一说法,证实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而我国古代也有过继养子“异姓不养”的风俗。这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内外服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至唐为止,法律规定嫡长子拥有财产继承权;至宋代,庶子也可参加财产分配;到明清时期,非婚生子也拥有程度不一的财产继承权。从家庭内部权力关系来说,上述变化反映的趋势是

    A.嫡长子权力日益衰落          

    B.家庭成员关系趋于平等

    C.封建家长制下家长的权力日益巩固  

    D.传统家庭观念解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北宋蔡襄在《端明集》卷22《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这说明宋代统治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A. 科举取士成为选官的唯一渠道

    B. 分化事权

    C. 宋朝官员都是理学家

    D. 重文轻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宰相中常常有七八个参与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中央集权

    B. 防止宰相专权

    C. 扩大中央官员的民主权利

    D. 便于向地方派出高级官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这两项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提高了文人地位

    B. 缓和了社会矛盾

    C. 打破了世袭特权

    D. 建立了民主政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和“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倾错误是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武汉会战

    D. 百团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 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B.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 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香港人有一种说法,回归后的香港“股照常炒,马照常跑,舞照常跳”。这一现象最能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  )

    A. 直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

    B. 享有行政权、立法权和独立的司法权

    C. 保持原有的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不变

    D. 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俄国十月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两国不同道路的原因是

    A. 俄国为工业国,中国为农业国

    B. “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的反动势力受削弱;中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强大

    C. 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D.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

    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冷战”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60年,法国冲破美国阻挠,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声明退出“北约”。70年代,德国勇敢迈出一步,推行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新东方政策。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A.两极格局时代结束

    B.美日国关系破裂

    C.资本主义阵营趋向瓦解

    D.多极化趋势出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当今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它的确立最终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包括

    ①政局稳定程度 ②经济实力 ③科学技术 ④军事实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有学者指出:“虽然我们一再被灌输冷战早已在80年代末期结束,但是国际性的国家体系并没有离开冷战的阴影……至今,除了欧盟之外,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国际性的国家体系仍然被绑架在冷战结构中,仍然臣服于美国政府之下。”作者意指

    A. 世界格局的演变具有多极化的趋势   B. 缓和与动荡并存是当今世界的局面

    C. 欧盟外交不受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D. 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①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②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③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  )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逡马,西市买鞍鞫,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下列各项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

    A. 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

    B. “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

    C. 商品品种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 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 小农经济盛行   B. 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 商品流通不畅   D. 传统手工产量不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三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中国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源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启示。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改变的外交方针及其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四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材料四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5)材料三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城市房产租赁业,集中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或有较强政治职能的大城市。从全国范围来看,唐代城市房产租赁业的城市区域分布规模还比较小。但是从唐朝的都城长安城里的租赁业来看,小范围内区域分布规模相当大。长安城中有租赁活动存在的坊,朱雀大街以西有5坊,朱雀大街以东则有14坊。除兰陵坊以外,其余的坊则都围绕着东、西两市分布,一些临近横贯东西的春明大街,一些则贴近皇城。北宋中期以后,中国古代旧时对商业的空间时间的限制,都己逐渐解除,除禁地外,不论何处,都可开设门面,不论何时,都可以经营商业。鉴于此,宋朝都城开封城中,房产租赁业也很兴旺,城中区域分布密集。特别是沿汴河、蔡河两岸的官私房产大量出租,用以满足社会上各种承租者的需求。在宋代,除了都城开封以外,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有兴旺的房产租赁业。从城市的分布来看,南方城市居多。

    材料二(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的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宋城市房产租赁业区域分布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房产租赁业发展的原因。

    (3)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