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单选题 1 题,简答题 2 题,连线题 1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墨子》

    D. 《韩非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

    B. 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C. 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D. 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

    A. 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 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

    C. 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 个人意志即主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 老子

    B. 孟子

    C. 董仲舒

    D. 朱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 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 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 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 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  )

    A.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 “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

    C.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 “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害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贵民之古义,不舍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不转谏为谀也。”李贽的评论

    A. 揭示了君主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B. 批评了太宗用人政策

    C. 揭示了魏征的人格弱点

    D. 歌颂了太宗的英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有权利告诉别人应该信仰什么,也没有能够剥夺别人自由思考的权利。……没有对每一个问题利弊的详尽调查,任何人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人们必须拥有公开讨论一切问题的完全自由,而不必担忧受到政府的干预。”这里苏格拉底旨在强调

    A. 自由平等的重要性

    B. 公民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

    C.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 思想自由和理性探索的合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现代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

    A. 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C. 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

    D. 成为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 反对教权主义

    B. 反对封建统治

    C. 反对神学世界观

    D. 反对世俗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都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 都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 都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 都批判神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与文艺复兴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A. 倡导理性主义

    B. 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C. 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D. 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的打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下列宋朝时传入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发明是

    A. 指南针

    B. 地动仪

    C. 造纸术

    D. 火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_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画线处应填入的是

    A. 李煜

    B. 柳永

    C. 苏轼

    D. 辛弃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B. 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C. 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 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

    A.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 普朗克的量子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世纪,某个理论提出后,有人认为“大自然不再是平和协调的了,它是一个斗争的场所,即‘牙齿和爪子里血腥的大自然’”该理论是

    A. 达尔文进化论

    B. 自然权利学说

    C. 电磁感应理论

    D. 科学社会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瓦特的改良给它加上了一个分离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是

    A. 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 促进了英国制造工业的发展

    C. 结束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

    D. 突破自然条件对工厂的限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 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

    D. 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   )

    A. 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B. 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C. 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D. 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 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 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是针对

    A. 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方式

    D. 教育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

    A. 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 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 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 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材料一孔子作为封建社会文化的奠基人来看,一方面总结了殷代末年箕子等和周人特别是文武周公等的“德治”思想(敬德保民),来巩固统治和防止贵族内部腐化,所以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另一方面,又因为孔子生当春秋末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扩大,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正在激化,旧的生产关系已难以维持下去,“礼崩乐坏”,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从前谭嗣同说过:“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摘编自苏渊雷著《读史举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背景按角度回答)

    材料二(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只答三条)

    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2)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材料三“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

    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背景按角度回答)

    (4)回忆教材,列举伏尔泰的主要观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1 题
  1. 科学自由民主思想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材料一西方首创科学革命,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意义,恐怕是无论怎么强调也不会过分。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的“形而下”(注: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中体西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诸如此类的论点都与这种对科学革命的片面理解有关。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注: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昭示了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其核心就是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克服一切传统偏见,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内涵是什么?请以西方人文主义的演变历程加以说明。

    材料二科学与民主,是陈独秀一生追求的两大目标,陈独秀曾说:“现在世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的道路”,陈独秀是“倾向共和科学方面”。在他看来,科学可以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他的确崇拜科学征服自然的能动作用,但他更把它看作一种反对‘迷信’的武器……仍坚信“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

    (2)近代中国人在对待西方科学的认识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原因从多角度回答)

    材料三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材料三中的学术觉悟、政治觉悟、伦理觉悟做了哪些努力?概括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的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