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连线题 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B. 为“双百”方针提供理论基础

    C. 强调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   D. 帮助戏曲艺术走独立发展之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马丁·路德说:“人们不需要通过教士悔罪来了解圣经,人们可以自己学习圣经,了解圣经,圣经的解释权属于每一个信徒,而不是只属于教会。”此观点

    A. 批判教会篡改教义   B. 肯定了世俗王权地位

    C. 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   D. 否定了《圣经》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孔子曾说:“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六艺等知识。”孔子强调的是

    A.治国的策略

    B.对生活的热忱

    C.个人的修养

    D.文人处世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秦始皇统一六国,在文字改革的历史上留下了以秦文为标记的里程碑,从而结束了春秋战国文字异形化、不统一的局面。”下列符合当时“秦文”字体特征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他是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建筑师,广采博纳,实现了对先秦诸子的综合,构建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为封建杜会初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材料评价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人说:“妇女见识短,不堪学道。”李贽驳斥说:“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他歌颂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恋爱的故事。这反映出李贽

    A.批判封建礼教

    B.批判儒家思想

    C.反对君主专制

    D.重视传统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名著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竟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第二次鸦片故争后,湖南人郭嵩焘赴英出任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消息传开以后,朝野骂声四起,家乡的科举考生曾商议要捣毁郭宅。大臣刘坤一质问郭嵩焘:“何面目以归湖南?更何以对天下后世?”这反映出当时

    A.天朝上国心态尚未根本改变

    B.人民群众爱国热情高涨

    C.民众自觉维护国家主权

    D.思想解放深入基层社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梁启超游历美国时初闻托拉斯(垄断组织)后认为:“抑我国中天产之重要品,若丝若茶若皮货,其制造之重要品,若瓷器若织物,苟以托辣斯(即托拉斯)之法行之,安见不可以使欧美产业界瞠然变色也。”这说明他

    A.反对托拉斯在中国大行其道

    B.积极探索救国的途径

    C.认为垄断不适用于中国现实

    D.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学者在论证三民主义是极高明的政治艺术时,引用了福柯的观点:“愚蠢的暴君用铁链束缚他的奴隶,而真正的政治家则用自己的思想锁链更有力地束缚他们。绝望的时间能够销蚀钢铁的镣铐,但却无力破坏思想的习惯性结合。”该学者意在说明三民主义的高明之处是

    A.缩小贫富的差距

    B.以救亡图存为核心

    C.着力于思想教化

    D.强调信仰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孙中山曾说:“国民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而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这表明民族主义

    A.就是消灭所有的满洲人

    B.就是要建立汉族人的国家

    C.不是单纯“反满”理论

    D.体现了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18年初,陈独秀说:“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据此可知,当时的陈独秀

    A.主张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B.对中西文化持绝对化态度

    C.批判社会主义思想混淆视听

    D.较为机械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毛泽东思想的强大号召力就在于人民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历史真正的主人,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发展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享受幸福。与之相应,中共的执政理念是

    A.为人民服务

    B.民主集中制

    C.实践出真理

    D.人民有监督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建设的杜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很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现实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

    A.要求改革开放

    B.要坚持社会主义

    C.需要立足自己

    D.离不开历史积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打趣地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帐是很难还的,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这反映出

    A.毛泽东认识到独立研发科技的重要性

    B.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新中国作出了“两弹一星”的决策

    D.新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00年,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启动了“西部一省一校”项目,利用国债资金支持西部地区每省重点建设一所大学。这一项目的实施

    A.加大了西部基础教育的扶植力度

    B.有助于区域间教育的整体发展

    C.加剧了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负担

    D.提高了西部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这种现象体现出当对社会的追求是

    A.男女平等

    B.推崇神灵

    C.人民主权

    D.歌颂人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自由是公司的生命,但是没有限制的自由是危险的!只有当自由不再只是观念价值,而被确定为法律价值和制度价值之后,它才值得被尊崇和坚守。”其体现的精神是

    A.专制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牛顿学说表明存在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孟德斯鸠受此影响,在研究“法”时,希望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这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

    A.对社会科学的进步意义重大

    B.导致人治被法治所取代

    C.将人类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D.论证了天赋人权的法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我们可以设想,当一个19世纪的人接触到进化论后,突然发现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常识和认识事物的立足点消失了,不得不以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来重新评估世界和自我。”材料旨在说明进化论

    A.引起了身边事物的变化

    B.引起了社会的混乱局面

    C.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观念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法拉第把人类文明提高到空前高度,把文明进程提前几十年、几百年,不能用金钱衡量其伟绩。”材料意在说明法拉第

    A.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科学家

    B.致力于人类文明研究

    C.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巨大

    D.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近代诗人诺瓦利斯给自己的诗歌下了一个定义——进步的、普适的诗,他还认为其使诗歌生机勃勃而欢悦无拘,并使生活和社会富有诗意。该诗人的著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古典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贝多芬在使用奏鸣曲、交响曲等古典主义音乐的标准形式创作作品的同时,还谱写了表达更热烈、更复杂感情的乐曲,比如:在交响乐中谱写表达人类意志力的乐曲等。这反映出贝多芬的音乐

    A.趋向于通俗易懂和大众化

    B.充满理性主义风格

    C.渗透了爱国主义和民族性

    D.风格己有转变倾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范围之内,“文”有一部分属于道德教育,一部分则属于文化知识教育。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道德堕落提出的,德育自然也就成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两者在内容上又有所不同。孔子要求学生做一个“贤人”贤人的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孔子所谓的道指两个方面:一是忠,二是恕。德的内容更加广泛,孔子着重于个人修养,主要表现在孝、悌、忠信等品德上。“仁”就是“爱人”,孔子还重视“礼”强调等级名分,尊卑长幼之序,同时其教育内容中宗教成分较少,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特点。苏格拉底的德育内容多是从“认识自己”这个角度出发的,其思想的基本命题有三:“知识即道德”“守法即正义”和“自制是道德的基础”,且内容上有较多的宗教色彩。当然,在他们道德教育的内容上也有相同的,如:孝、友爱兄弟、友誼等等。还有一点就是,孔子的道德教育多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与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也有不同。即除政事、道德外,苏格拉底主张学一些有关天文、数学、几何的日用知识。他更强调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未来的政治领导人应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摘编自王岚《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西文化的一个根本差异是中国人对实际活动的兴趣远在其对于纯粹活动的兴趣之上。以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我国的《大学》《中庸》来比,是极饶兴趣的事。亚里士多德认为至善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真理的观玩;至善的生活,是无所为而为地观玩真理的生活。《大学》所谓止于至善,则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差别还不够明显么?

    ——摘编自张荫麟《论中西文化的差异》

    材料二

    怪不得威特福格尔说:“在现在的日益走向解体过程中的中国,上层阶级和最高官厅也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并加以奖励。但他们所怀抱的意义,和西洋完全不同,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谁也不能否认。”据容闳所著《西学东渐记》载:“谓同治六年,曾文正公方初定捻军回到上海,去就南京两江总督任,极注意于其亲自手创之江南制造厂,文正见之,大为欢喜。”容闳因劝其设立兵工学校,以期中国将来不必需用外国机器及外国工程师,大为文正所赞许。

    ——摘编自威特福格尔《东方专制主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科技与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二者对近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的部分数据信息。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请考生从3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康熙元年,下了一道严令:各省荒地“限自康熙二年始,五年垦完。六年秋,请旨遣官严查。各省垦过地亩,如荒芜尚多,督抚以下分别议处”。这以后,康熙帝又规定了具体条例,把垦荒和人口增加与否,作为考核各级官员升降奖罚的基本依据。康熙帝说得好:“自古国家久安长治之谟,莫不以足民为首务,必使田野开辟,盖藏有余,而又取之不尽其力,然后民气和乐,聿成丰亨豫大之休。”康熙八年,他亲政之始,便下达禁止圈地的命令:“朕缵承丕业、乂安天下,满汉军民原无异视。比年以来,复将民间房地圈给旗下,以致民生失业,深为可悯。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这场公开掠夺民地的暴行,延续多年以后,终于被永久禁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康熙执政初期推行的农业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执政初期农业政策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5年,日本人宣布投降前夕,美苏两国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协议,以北纬38°线作为美军与苏军受降区域的临时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也只对美苏两国在接受日本人投降期间有约束力,而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政治势力根本不具备任何约束力;北纬38°线更不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政治势力的合法分界线。只有主权国家之间,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的可能性。当时,李承晚集团根本不承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是主权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同样不承认李承晚集团统治下的朝鲜半岛南部是主权国家。不管朝鲜半岛的任何一方向对方采取军事行动,都属于内政;不管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武装力量打到朝鲜半岛的任何部位,也都属于内战范围。所以,在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政治势力之间根本不存在谁侵略谁的问题

    ——《驳斥朝鲜战争“北方侵略南方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半岛“三八线”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驳斥朝鲜战争“北方侵略南方论”》一文的写作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司法官员和断案审判官员之一,为官二十多年,一直担任刑事法官。他博览了前人大量关于尸伤检验的著作,在阅览的基础上进行总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办案理论。宋慈强调检验中定要仔细勘验:“凡伤处多,只指定一痕系要害致命;倘若是聚众斗殴,如死人身上有两痕,皆可致命,此两痕若是一人下手,则无害。”宋慈一生经办过无数案件,但是每一项案件都是他亲力而为,无可怠慢的。宋慈断案以民命为重,在断案的过程中重视人命,为死者申冤请命,在百姓的眼中他是那个时代的“包青天”,宋慈一生只专注写作了一本《洗冤录》,在宋朝以及后世成为了历代刑事审判官员的必读之书,其权威性相当于当时朝廷的法律制度。此书高度总结了宋慈的办案技巧,运刑法医学理论,将医学与法律相结合,用医学为法律立命。

    ——摘编自付烨《论宋慈的司法伦理形象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宋慈在当时被视为“包青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慈的司法伦理形象对我国当代司法建设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