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选择题 3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4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5 题
  1.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

    A.程颢            B.朱熹

    C.王守仁           D.李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家思想已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C.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方言区域自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作《三都赋》,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书商们竞相刻板印刷,一时间,洛阳纸贵。”这段表述有悖史实之处是(  )

    A.西晋都城是洛阳       B.赋这种文学体裁已经出现

    B.造纸术已经发明       D.雕版印刷术已经发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王冕的《墨梅》,画出的梅花如铁线圈成,虽不着颜色,却能生动地表现出含笑盈枝的姿态。这种注重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笔墨趣味、技法精益求精的绘画属于(  )

    A.原始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B.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依然是民生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特别强调的是(  )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C.建立福利社会

    D.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中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袁世凯这样做(  )

    A.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              B.排斥了西方文明的传播

    C.引发了新文化运动               D.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马克思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新文化运动勃兴之际,胡适、黄远镛、蒋梦麟等人将其定性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观点(  )

    A.有道理,二者都有反封建的一面

    B.错误,二者完全没有相同之处

    C.错误,前者是对传统的否定,后者是对古典的恢复

    D.正确,二者从形式到本质毫无二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  )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历史术语: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反抗外来侵略     D.实行救亡图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C.改革开放的实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毛泽东的著作,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某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他说那时我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的教育(  )

    A.遵循旧中国的教育模式   B.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

    C.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     D.实施“211工程”计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    (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

    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智者学派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智者学派重视永恒的正义

    B.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C.智者学派重视法律的作用

    D.启蒙运动萌发于古代希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要求那人教他唱。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啊?”这个伟人回答:“这样我死的时候就多会唱一首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古希腊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

    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学说的共同点是(  )

    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通过谚语为载体的形式,来反映当时历史风貌,从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不正确的是(  )

    选项

    谚语

    反映的相关史实

    A

    两汉时期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B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

    C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广义相对论

    D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作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末,它正在创造全新的工业。”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B.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那么,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

    A.达尔文         B.法拉第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列两个科学巨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B.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C.两人都对科技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D.两人的重要贡献在本质上一样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  )

    A.启蒙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图形象地刻画了1936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后人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对联艺术宝库中有这样一幅非常典型的双关联:“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材料二  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

    材料三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  80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80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朱子高于孔子”的喻意是什么?朱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的本质目的又有何相似之处。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在近代前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在14—18世纪也出现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它们促进了社会进步,推动了历史向前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归纳这五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思想主张。

    (2)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近代中国维新思潮也借助中国其他思想作为武器,回答这种“借助”的体现和根本原因。

    (3)与欧洲比较,中国思想解放在背景和效果方面有哪些特点?

    (4)你从上述近代史上中外思想解放潮流的分析中得到哪些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