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某位历史学家正在为其研究的课题查阅《诗经·风》,据此可以推断,其研究的课题可能是(  )

    A.西周时期王室贵族的饮食起居         B.西周时期妇女的婚姻、家庭状况

    C.春秋晚期中国文化教育状况新变化      D.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对这一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复古情绪在先秦已经形成一种普遍思潮   B.孔子的仁和礼体现了对社会伦理的追求

    C.老子的无为体现对朴素人际关系的向往   D.韩非的法治理论体现对和谐社会的赞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摘自柳武《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

    时期

    粮食亩产(公斤/亩·年)

    人均占有原粮(公斤/人·年)

    劳动生产率(公斤/劳动力·年)

    战国中晚期

    180.0

    460.5

    1659.0

    西汉末

    132.0

    495.5

    1789.0

    170.6

    628.0

    2262.0

    154.5

    579.5

    2087.5

    173.0

    559.0

    2013.5

    清中叶

    183.5

    314.0

    1131.0

    A.整个古代农业处于停滞状态         B.大一统时期农业发展较快

    C.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该           D.封建时期人们生活改善不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位历史学家曾说:“朱熹把自然、社会、人生的必然性升格为一种普遍性的原理、道理或天理,而获得形而上学品格。其圆融了终极世界与经验世界层面的疏离。”下列体现了朱熹这种圆融性的观点的是A.理之源在于天理                B.天理即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C.“存天理,灭人欲”              D.“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表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75.5%

    22.9%

    1.6%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0年)

    61.4%

    35.8%

    2.8%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34.8%

    58.4%

    6.8%

    依据上表分析下列论述与表格现象相关的是(  )

    ①“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②“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至于宋代壮者已老,而稚者已壮矣”;

    ③(唐)“赋出于天下,江南居什九”;

    ④(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何怀硕在《熔数千年碑碣,金石铸成苦铁》一书中说:“视觉最精炼的符号必然是线型的形式,所以中国绘画的形式带有概念的性格。……象征主义等所凸显出来的符号式的视觉语言,在西方是创新,在中国却是老传统。”下列四幅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象征主义”传统的是(  )

    A.《夫妇宴饮图》

    B.《牡丹蕉石图》

    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民国时期上海创办的百科全书式画报《良友》总第150期的“旗袍的旋律”云:“‘旗袍’这两个字虽指的是满清妇女的服装,但从北伐革命后开始风行的旗袍,早已脱离了满清服装的桎梏,而逐渐模仿了西洋女装的式样。”由此可见(  )①民国时期的上海妇女都喜爱穿旗袍;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日趋西化;③时局的变动能促进民俗风情的变化;④《良友》只重视宣传中国的旗袍文化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学会运用历史推断的方法判断历史事件的结果是学习历史基本方法。下列论断与对应结果符合史实的是(  )

    论  断

    结  果

    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农民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未能夺取南昌、长沙等中心城市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红色政权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发展和壮大,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

    红军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胜利完成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  )

    A.限制了公权的滥用               B.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C.较好地理顺了与外邦人的利益关系     D.强调了法律至高无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学者彭慕兰说:“19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江南地区)与欧洲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英国)在发展水平上并没有大的差别,欧洲的现代性是偶然的结果,其关键性的促成因素是获得海外的资源和在利用地下能源方面取得了成就。”依据材料,下列表述没有涉及的是(  )

    A.19世纪前中英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大的差异   B.19世纪开始,欧洲全面领先世界

    C.19世纪欧洲因偶然因素取得领先地位     D.欧洲现代性是内外因共同促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历史的图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信息。阅读下列图片,指出其共同的经济特征是(  )

    法国国营核电站

    德国国营铁路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

    A.国有企业主导国家经济发展     B.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型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D.能源与交通业全由国家经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公平施政的政策纲领,其主要举措有:扩大社会保险范围,提高最低工资限额;提倡国民健康保险;建造廉价公共住宅;继续维持农产品的价格支持计划;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援助;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等。对此评析不正确的是(  )

    A.进一步扩大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实质上是对罗斯福新政的继续和发展

    C.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防止社会革命     D.把国家干预经济与市场调节作用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从一开始,明太祖主要关心的是建立和永远保持一种政治现状,他不关心经济的发展……就明人所关心的问题来说……必须保持其农业特点,不能兼容并包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中华帝国对外并不寻求领土扩张。同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明王朝当局非常想把国土与世界隔离开来……尽可能减少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从16世纪中期起……(英国)王室向那些“具有足够企业精神,可资移植新技艺或者引进新制造业”的人士包括外国人颁发特许证,利用该垄断性的特许证制度来撬动产业升级。……通过这场大规模的进口替代运动,英国政府从欧洲大陆移植了一系列新企业和新产业。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趁法国及尼德兰宗教迫害之机,把“大批宗教难度作为‘英国经济和工业方面有价值的资产’而加以吸收”。向移民颁发特许证、授予专利权、给予宗教宽容、以学徒制促进技术本地化等诸多政策合在一起,终于造就了数十万之多的工匠大移民。

    ——编自梅俊杰《所谓英国现代化“内源”“先发”性质商议》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英两国经济趋势及其所采取的措施。(13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国经济发展出现不同趋势的原因。(1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历来分歧较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祁龙威认为:“洋务派发展的经济企业,先是‘官办’,后有‘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经营管理之权,操之于‘官’,直接与封建政权相联系,为封建统治服务。这些企业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对外国资本有紧密的依附关系,为西方资产阶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增开了‘方便之门’。牟安世认为,“在洋务运动时期,商埠由五口通商发展到三十六口通商。他们遍布中国沿海和边疆,并在不同程度上深入到中国内地”。这“实际上说明了不平等条约的网罗的扩大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洋务运动时期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洋务运动并没有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而是加速了它”。

    材料二:孔令仁认为,他们搞洋务,发展资本主义,讲求富强之术,改良军备,从长远观点来看,实在是抵抗外国侵略的有效方法,根本方法……通过洋务运动,中国毕竟建立了一支新式军队,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这支军队在抵抗外国军事侵略上是出过一些力的,这些近代企业在抵抗外国经济侵略上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洋务派对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不是像清政府及顽固派那样起了推进作用,而是像广大人民那样起了延缓的作用。

    就材料中的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自己你的看法。(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不少于18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农、商、官(指官吏)三者,国之常官(这里指职业)。……金(黄金,指货币)生而粟死,粟生而金死。本物贱,事者众,买者少,农困而奸劝(劝,活跃的意思);其兵弱,国必削至亡。金一两生于境内(指国内),粟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摘自《商君书·去强》

    材料二:“盖制(制,管束的意思)商贾者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恶其衰,衰则货不通。”

    ——摘自《王文公文集》(注:王文公即王安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商业思想。(6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前)农民不仅终止了农奴身份,而且变成土地的拥有者。十八世纪,所有教区事务由官吏管理。这些官吏不再是领主的代理人,也不再由领主任命。-些官员由省总督任命,其他官员由农民选举。所有的官员由中央政府监督控制。贵族阶级失去了先前的政治权力,但极大地增加了金钱上的豁免权和个人优势。它的特权对于法国人民来说是如此的无法解释,令人憎恨。十八世纪,欧洲政体半数濒临崩溃,一般来说,大陆东部地区不如西部地区的制度坍塌严重,但到处可见旧制度的老化衰退。

    材料二:作为旧制度的产物,中央集权没有在法国大革命中毁灭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革命的开端和导火线。我还会补充道,人们在其内部摧毁贵族制度时,他们也会将自己推向集权化。这种状况下,推动人民的这一倾向比起阻碍它要容易得多。在人民内部,所有权力逐渐集中,只有下大力气,才可能使之分裂。

    ——以上材料均摘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大革命前“旧制度老化衰退”的表现和原因。(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指出中央集权没有在法国大革命中毁灭,并与近代民主政治相融合的原因。(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从战后到1949年初,苏联先是试图通过托管或其他方式,与美国合作在朝鲜建立一个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统一的朝鲜政府;与美国矛盾日益加剧后,又转为加强朝鲜北方的政治、经济力量,并在此基础上促进朝鲜民族的统一,从而保证通过全朝鲜普选建立的统一政府实行对苏友好的政策。

    ——摘自沈志华《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

    材料二:1950年1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宣布,美国在太平洋需要守住的是一条从阿留申群岛开始到日本列岛,然后通过琉球群岛(冲绳)延至菲律宾的防线。这样一来,从军事上说,在美国远东安全格局中朝鲜半岛就显得无足轻重了。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这一变故使得美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改变。美国认为朝鲜战争是苏联全球扩张的一个重要表现,其目的在于摧毁东亚大陆的最后一个反共堡垒,削弱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远东的地位。为此,美国迅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

    ——摘编自吴文兵《冷战后美国对朝鲜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对朝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转变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认为朝鲜半岛无足轻重的原因,评价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对东亚政治格局带来的影响。(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有人认为拿破伦叱咤风云是一代枭雄,但我认为他的过错是最主要的。拿破仑发动俄罗斯战争,使一百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西班牙战争,则使法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且将战火烧遍了整个欧洲。到了1809年底,拿破仑占领别国领土的面积已经相当于法国本土的三倍多了,统治外国人口达7500万,这样沾满血腥的双手,爱好和平的你还会赞扬吗?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这是一个极为先进的政体。在大革命中,拿破仑的个人威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但其权力欲望也不断膨胀,开始逆历史而为,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帝制,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且他还迎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使自己又拜倒在正统之前,这是一个真正地革命者应有的思想和做法吗?

    他请罗马教皇来为自己加冕,无疑是为自己皇位的正统披上神圣的外衣。对于他的思想,他的举动,刚刚经历法国大革命洗礼的法国人民,会支持吗?法国大革命期间就颁布了《人权宣言》,其规定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这也是调动下层人民起来革命的动力,而拿破仑逆着人民的意愿,恢复贵族的统治,这完全背离了法国大革命的宗旨。

    拿破仑逆着历史潮流,逆着人民意愿的行为,注定了他的失败。所以我说,拿破仑的一生是过大于功的一生。

    ——摘自《拿破仑之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作者认为拿破仑的“过错是最主要的”理由。(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作者所指的拿破仑的过错选择其一进行评述。(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