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

    A.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

    B.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C.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

    D.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孝宗皇帝写《原道论》,提倡“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这一论断意在说明儒、释、道三教

    A.难以和谐共存

    B.社会功能相同

    C.具有互补关系

    D.出现合流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清之际,为了恢复被理学家歪曲了的“理”与“心性”的本来面目,使之从“神化”中摆脱出来,就必须用博雅考据之实学取代宋儒明心见性之虚学。此言论旨在

    A.倡导经世致用

    B.提倡以史为鉴

    C.摆脱儒家桎梏

    D.反对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夫之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王夫之的思想主要体现了

    A.长期闭关锁国引发的不满

    B.商品经济发展下人性的萌动

    C.外来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D.明清时面临外来侵略的危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当意大利人摆脱了中世纪的文化枷锁以后,他们需要一个导师来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们在古典文化中找到了这样一个导师,这就是他们热爱古典文化的原因。这说明

    A.商品经济催生了人文思想的复兴

    B.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人文主义

    C.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核心内容

    D.古典文化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517年10月,路德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腾堡城堡教堂门上以供讨论,不幸此事将他推上了欧洲政治和宗教变革的历史舞台。其深层次的原因是

    A.教会改革的迟缓

    B.神学信仰的更新

    C.路德个人的品质

    D.民众思想的解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法国启蒙运动的“源”,当然是法国18世纪的现实生活,以及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具体背景。材料认为启蒙运动

    A.师承了人文主义先驱们的思想

    B.是法国特殊的历史条件的产物

    C.因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产生

    D.是人类思想史的一个发展环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由此可见,“他们”是要

    A.用理性主义证明旧秩序的不合理

    B.强调凡事都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

    C.用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对抗专制暴政

    D.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非理性的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发现,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这一看法实际揭示了

    A.古代中国科技成果丰硕

    B.医学、地理、化学等人才缺乏

    C.四大发明科技影响力低

    D.中国传统科技未能转型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传统科技伦理思想根植于古代农业文明,具有农业文明所有的精神气质。它随着传统科技实践的发展,内容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升。这一结论揭示了中国古代科技

    A.重在探求科学原理

    B.理论和实践并重

    C.是生产实践的产物

    D.重理论而轻实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从《诗经》中的《关雎》里可以看出美好女子的典范:“窈窕”就是娴静,对于爱情,对于丈夫像雎鸠一样忠诚专一。荇(xìng)菜可用来祭祀,采荇菜的女子定要品行优良,善良纯洁。由此可见《诗经》

    A.是以爱情题材为主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色彩

    C.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D.揭露了当时的黑暗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古代文学家往往兼而为史学家、哲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里渗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他们的文学作品往往含有史学知识、哲学思想甚至书法绘画艺术。这表明古代

    A.文化就是文学

    B.文化影响文学

    C.文学决定文化

    D.文学包含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沈之兴、张幼香《西方文化史》)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的科学成果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生物进化理论

    D.细胞研究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883年恩格斯谈道:“……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引句前省略处为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利用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全球通史》:“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技术对工业影响巨大

    B.科学对工业影响巨大

    C.煤焦油提炼工业兴起

    D.煤炭衍生物研究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史学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中体西用”

    A.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个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上海师大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造成了人们在政治上和家庭生活上不平等。该材料强调的是

    A.人们政治地位的平等

    B.民主与科学

    C.平等与博爱

    D.人性的解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进化论的“进化”一词来自日译,在中文中包含了“进步”的含义。而达尔文自己对“进步”却抱有疑虑。他认为如果有适宜的环境,即使进化过程不会完全逆转,但应该是可以倒追的。而及近代大多数中国公众对进化的理解恰恰相反。中国公众的理解

    A.基本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

    B.比达尔文的进化论更科学

    C.进一步完善了达尔文理论

    D.与国家贫弱现状直接相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44年底,美国记者白修德到延安采访后,写道:“延安首先是一个思想工厂,这在历史上也许是前所未有的。”这一“思想工厂”主要体现在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C.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D.论联合政府的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16年11月11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指出,孙中山先生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最伟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推动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A.发展科技文化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D.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邓小平说: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下列哪一个时间适合填写在括号里

    A.50年代以来

    B.60年代以来

    C.70年代以来

    D.80年代以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为期30天的空间科学实验。这说明

    A.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B.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已经遥遥领先

    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D.航天技术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材料一某校高二(2)班历史第二学习小组在学习必修Ⅲ相关内容后,制作了下图1-1的作品:

    在作品简介有“最早”、“成熟汉字”等字样,而据该小组同学介绍,他们参考了学者董作宾的作品(图1-2):

    材料二作品展览的时候,某同学对“董作宾”是谁产生了兴趣,要了解相关信息,他想到了下列几种方法:

    A、查阅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或《辞海》

    B、查阅该小组作品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C、在知名搜索网站相应位置输入“书法家”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寻找董作宾相关的信息

    D、去图书馆查阅《中国历史人物列传》

    E、在知名搜索网站相应位置输入“董作宾简介”进行搜索

    (1)根据材料一相关信息,你推测该小组作品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你会推荐他选择上述哪种查找信息的方式?为什么?

    (3)如果参观的同学要求介绍“董作宾”,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根据你的推测,你应该如何简要作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校长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统计结果如下:

    序号

    崇拜的人数

    被崇拜者

    1

    153

    孔子

    2

    61

    孟子

    3

    17

    孙中山

    4

    11

    颜渊

    5

    8

    诸葛亮、范仲淹

    6

    7

    岳飞

    7

    6

    王守仁

    8

    4

    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等

    9

    3

    程德全

    10

    2

    苏轼、康有为、袁世凯等

    11

    1

    伯夷、周公、苏秦、张仪、秦始皇、张良、萧何、韩信、司马迁、马援、班超、韩愈、司马光、程颐、徐光启、顾宪成、史可法、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培根、卢梭、梁启超、武训、安重根等

    12

    23

    无崇拜者

    ——据《考师范之笑话》上海《时报》1913-7-1

    材料二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有“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的问题,回答者大多数来自学生,答案却大相径庭,结果如下: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第6题统计表

    ---------------------------------------------------------------

    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

    ---------------------------------------------------------------

    孙中山473陈独秀173蔡元培153段祺瑞45

    胡适45梁启超29吴佩孚27李大钊25

    章太炎10冯玉祥7袁世凯5康有为3

    黎元洪1孔子1庄周1诸葛亮1

    曾国藩1汉武帝1

    合计:1056

    --------------------------------------------------------------------

    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姓名票数

    --------------------------------------------------------------------

    列宁227威尔逊51罗素24泰戈尔17

    爱因斯坦16威廉二世12杜洛斯基12华盛顿11

    甘地9杜威9俾斯麦9林肯9

    托尔斯泰7路易·乔治6马克思6马丁·路德1

    合计:497

    ——据朱务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量”》、《北京大学日刊》1924-3-5

    回答:

    (1)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各有何特点?

    (2)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民意测验的某些结果差别如此之大?

    (3)如果引用上述资料作学习和研究,你认为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

    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中共十四大上的讲话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谈谈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和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

    (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观点的相同之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晚晴是一个大转型时期,其变化的步伐在1895年以后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有远见的人士清楚地意识到,中国必须拓宽对西方的认识和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军事和工业技术,而应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系、社会结构、科学和哲学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对这些领域的西方作品进行翻译,成为改革和革新最主要的前提条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

    ——选自2012年全国高考试卷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5年以后中国现代化进程在思想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要求: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两个方面来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