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32 题,综合题 4 题
中等难度 3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2 题
  1. 直到近代,临沂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                     (    )

    A.儒家思想的熏陶                       B.封建政府的提倡

    C.小农经济的稳定                       D.宗法传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    )

    A.项王、项伯、亚父、沛父、张良

    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D.项王、项伯、沛父、张良、亚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此语讽刺的可能是                      (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的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该图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典礼演出上发表讲话时拍摄的、以林肯纪念雕像为背景的照片,被称为具有深刻历史寓意的“千古绝唱”。这张照片的深刻历史寓意(    )

    A.黑人正式成为美利坚民族的一员

    B.两者都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

    C.奥巴马直接受益于林肯废除黑人奴隶的政策

    D.美国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条约签订后,清廷希望再开谈判,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外族放弃公使驻京、江河通路、内地游历和归还广东省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    )

    A.以关税作为谈判的重要筹码             B.重视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C.对“贸易立国”缺乏清醒认识           D.竭力保全华夷之间的樊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兴中会革命史要》)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

    A.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加入世贸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政部、院、署、局等机关首长,以及其他数百名联邦政府高级官员的产生方式是                  (    )

    A.人民选举产生                         B.总统任命产生

    C.国会选举产生                         D.各州候选人竞选产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             (    )

    ①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

    ③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

    ④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窨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    (    )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

    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    )

    A.甲               B.乙               C.丙               D.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上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表是对1902-1919年国内农垦公司的数据统计:

    1902-1912年

    1912-1919年

    农垦公司总数

    59家

    100家

    资本总额

    286万元

    1245万元

    下列对农垦公司在1912-1919年获得迅速发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辛亥革命的推动是其发展原因之一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其发展

    C.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这一范畴的是(    )

    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

    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④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32年,长沙刘越华夫妇创办小吃店“越华楼”,几十年来生意兴旺。1954年,长沙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越华楼”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你认为刘越华夫妇在改造中的命运可能性最大的是(    )

    A.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可以继续经营店铺,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也不能分享店铺的任何利润

    D.不能继续经营店铺,但可以分享店铺的部分利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考察深圳时强调:“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现代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温总理是在强调(    )

    A.经济特区可以更大胆地探寻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B.经济特区是试验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在此实验

    C.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经注是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D.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任务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应该转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不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在,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对明清小说这样写道:“明之中叶……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的多……现在只可分做四派来说一个大概……、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其中,与明代中叶“讲神魔之争的”及清代“拟古派”相对应的作品分别是                    (    )

    A.《西游记》、《聊斋志异》                B.《水浒传》、《红楼梦》

    C.《封神传》、《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三侠五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连接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从上述史料中,可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

    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主要依赖外国

    ③中国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领导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都(    )

    ①具有时代精神

    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

    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④具有科学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学者们喜欢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当它用思想来拷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在“拷问世界”方面的“伟大”史实有(    )

    ①德国启蒙思想家掀起了欧洲启蒙运动高潮

    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③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④德国文学家创作了大量反思“理性王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发现人类社会也有“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    )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论       D.法律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列宁说“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这里的“他”是               (    )

    A.维克多·雨果                         B.巴尔扎克

    C.列夫·托尔斯泰                       D.高尔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882年,上海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以后试办无害。其禁乃至”。对此材料解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    )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人口文化是人类在繁衍、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抚育后代、婚嫁丧娶、道德教育以及人的族类、群落、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离娄上》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赵岐《十三经注》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01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国人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观念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毛泽东说:“……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5分)

    材料五: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五,提炼作者的核心观点。(2分)

    (4)上述材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外交史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周永生《经济外交》

    (1)依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外交的基本特征。(1分)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实上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提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6分)

    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展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

    ——郡厚媛《国际商报》

    (3)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阅读材料一和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前两次握手的作用。(4分)

    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2)材料二中1954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2分)促成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使“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另一个时代开始”的事件是什么?(1分)

    材料三: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3)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在开展外交活动时是如何“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的。(3分)

    材料四: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4)“九二共识”是指什么?影响台海和平稳定的因素有哪些?(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古代治理国家的准则和规范历经变化,逐渐形成中国特有的法律传统。到了近代,受西方的冲击和影响,近代法律制度逐渐在中国形成。

    材料一:夏、商、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礼”治国的制度体系。……到了春秋旧中国,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法治国的学说和法治逐渐兴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发生什么变化?(1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此持什么观点?(1分)

    材料二: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以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3分)

    材料三: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3分)

    材料四: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材料五: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爷、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概括出两部宪法体现的共同民主原则。(1分)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1954年宪法具有哪些进步性?(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