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儒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改变了古代读书人的命运。这一改变开始于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①丝绸之路;   ②遣唐使;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册封“班禅”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下列四部爱国主义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南昌起义》;   ③《重庆谈判》; ④《开国大典》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②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会把它确定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国共关系的变化

    C.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毛泽东思想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以下人物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世纪末,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我国不可犹疑,与其坐待邻国之进步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向“西洋文明各国”学习的内容是

    ①天皇制度;    ②科技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①德国突袭苏联;  ②珍珠港事件;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卢沟桥事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公开场合抨击美国“几乎是毫无节制地滥用武力”,并且称美国所倡导的“单极世界”是不可接受的。这段材料表明

    ①美国在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②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地位;

    ③“两极”格局仍然存在         ④俄美两国存在分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汽车司机一铁路工人一计算机教师

    B.火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一石油工人

    C.火车司机一汽车司机一网络工程师

    D.石油工人一宇航员一轮船修理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新应用”是指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法西斯主义               D.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中国近代历史,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材料一 中国政府对陛下臣民已经犯下了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交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之危险,在实际上又如此之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839年义律致巴麦尊的机密件》

    (1)材料一中“最近这样的方式”是指什么?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交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的看法。

    材料二 蒋廷黻在《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中说:“琦善对于英人的军备切实调查了一番,觉得他们的‘船坚炮利’实在可怕,这是琦善的‘知彼工夫’。中国方面的设备,他觉得可笑极了,山海关的炮尚是‘前明之物’,这是他的‘知己工夫’”。

    (2)琦善在鸦片战争中奉行了妥协投降的政策,从材料二上看他的依据是什么?这是鸦片战争清朝失败的根本原因吗?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发生于哪一年?为了这一场景的出现,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4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之一,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自古以来 提倡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就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伯里克利

    (1)材料一中伯里克利所称的“我们的国体”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18世纪的一个法国人在进入天堂后回忆自己生前的经历:“我的国家那时候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整个国家的人被分成三个等级,前两个等级享有特权,我们这些人被分到了第三等级,后来我们通过革命取得了自由。”

    (2)材料二中,“我们”通过哪次革命“取得了自由”?这次革命中的哪些思想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材料三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演说

    (3)材料三中所称的这次“革命”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答,请你谈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和具体目标,并对改革路径和操作方法做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这标志着户籍制度的新一轮深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其实,中外历史上,和户籍制度有关的改革很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 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1)导致“白鹭官”后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源于历史上的哪一重大改革?并分析情境中“白鹭官”后人的变化,说明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而幕府引狼入室,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民族危机严重更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2)近代史上为了摆脱困境,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什么改革?这两场改革有何共同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次政治运动也对这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材料三    在1932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他坚定地认为,这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3)材料三中,罗斯福这场“试验”的特点是什么?试验中他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四 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自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四中所说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的总设计师是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青年学生肩负着怎样的历史使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三幅图所代表的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它们把人类分别带入什么时代?

    材料二 2014年6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接受媒体和公众的公开监督。重点鼓励高水平科学发明,强化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和原创性发明成果。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内容,为追赶国际尖端科学技术,我国提出了什么计划及制定了怎样的战略?

    材料三

    (3)请你结合材料三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说说人类在利用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4)请你谈谈如何从自身做起,为地球大家庭的健康奉献自己的力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