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2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32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2 题
  1.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①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都有利解决社会矛盾   ③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④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A. ②③        B. ①②         C.③④         D.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第三、四等级的公民终日为工作、糊口而奔波忙碌,无暇参加正常的政治生活,到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雅典为马其顿征服。材料折射出

    A.战争破坏了雅典等级制     B.雅典公民集体意识丧失

    C.雅典民主政治的程序烦琐   D.民主政治的物质基础遭破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

    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

    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648年,欧洲诸国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约各国主权独立、可选择信奉新教等要求得到罗马教皇承认。此事件对近代欧洲政治的重要影响是

    A.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B.确立了教权与王权平等的原则

    C.动摇了人们对基督教的信仰         D.根除了天主教派在西欧的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④反映俄国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改革者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期待能够利用国民高涨的热情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通过它来重新构建社会,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材料强调的是(  )

    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

    C.西方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形成     D.工业革命在亚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移风易俗

    推动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

    《本草纲目》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

    中国明代的科技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C

    1861年后的30年间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2/3,其欧洲部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4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出现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D

    19世纪末,日本建成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八幡制铁所。它第一年生产的钢铁占日本钢铁产量的53%,钢材产量的82%

    日本钢铁行业出现了垄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看,戊戌变法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实现了政治变革

    C.引进了西方技术   D.促进了思想启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晚清名人黄遵宪曾说“近年以来,民权自由之说遍海内外,其势长驱直进,不可遏止,而或唱革命,或称类族,或主分治,亦嚣嚣然盈于耳矣。而仆仍欲奉王权以开民智,分官权以保民生,及其成功则君权民权两得其平。”由此推论,黄的思想主张是(  )

    A.中体西用         B.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日本1870年的地理教科书《舆地志略》中对比中日两国:“贵古贱今,妄自尊大,自称中华,视外国为夷狄禽兽,屡失信于外国,虽蒙其侮辱,却依然固守旧习……止步于数千年前之开化之域”;“方今我邦,朝纲一振,转为开化之方向,国势将大为隆盛,是东洋诸国中,绝无仅有之类”。这段文字(  )

    A.客观分析了中国的旧习弊端

    B.体现出强烈的海外扩张意识

    C.尚未突破传统的儒学华夷观念

    D.显示出西方文明观念影响日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60年,日本出口470 多万美元,进口160 多万美元;1867 年出口1200 多万美元,进口2160 多万美元。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  

    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 

    D.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73年日本明治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在此前后,地税占全国收入比例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1868~1875年日本地税占全国收入比例一览表

    年份

    1868年

    1871年

    1873年

    1875年

    地税

    6.1%

    51.2%

    70%

    80%

    A.1868年,地税所占比例极低与幕府体制无相关性

    B.当时日本土地改革的措施是农民出高价购买份地

    C.1875年,地税比例提高,主要是对外扩张的结果

    D.税改所获资金,为政府发展近代工业提供了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康有为曾说:“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下列对其 “变法”含义解读较准确的是(  )

    A.改革政治制度     B.学习西方技术  

    C.开办近代工厂     D.推翻清朝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材料主要表明(  )

    A.维新危害了广大人民利益     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     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礼记·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

    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B.质疑了《礼记·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篇章。请问这一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

    B.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

    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 

    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代福州的绸丝、漳州的纱绢、漳泉的糖等“无日不走分水岭及蒲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但“闽不畜蚕,不植木棉,布帛皆自吴越至”。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手工业技术发展相对均衡  

    B.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C.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D.区域间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  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  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C.古代国家分裂,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关于这首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 

    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 

    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北宋时东京开封城内:“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南宋时都城临安城内沿街的临时工匠,如补锅、修鞋帽、穿珠子、修刀剪、磨镜等匠人,随时可叫唤,大约有数十种。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  )

    A.行业分工开始出现

    B.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C.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进入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表是大中华火柴公司发展状况变化表,从表中可见其演变的核心主线是

    时 间

    发展状况

    1920年1月

    刘鸿生在苏州创设鸿生火柴无限公司,跨入火柴业第一步

    1930年7月

    鸿生火柴无限公司合并上海萤昌、中华两公司,组合成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1937年7月

    日资企业要求与其合作,成立中日合资企业,遭到刘鸿生拒绝,开始受到日方挤压

    1937年11月

    上海沦陷后,被日本接管

    1949年9月

    由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成为上海火柴厂,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A.曲折发展史     B.斗争反抗史

    C.爱国历程史     D.体制演变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王韬在《壕埂杂志》中指出:“沪地百货闻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当时流行于上海市井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洋行买办每多财,时式衣装尽得来。阔绰排场人尽幕,频年获利店纷开。”对材料所述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A.收回利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

    C.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D.工商立国成为清政府的治国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A.抵制外商,寓强于富  B.吸纳民间资本

    C.发展民企,辅助军事  D.发展资本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

    A.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1937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18%,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为4.4%,占工人比例为7.3%;1942年占工厂总数比例为58%,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为78%,占工人比例为49%。上述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家实施“实业救国”  

    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民族企业内迁和实行战时体制

    D.美、英等国全力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 

    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占到45%,而其他语种的只占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唐代均田制的主要内容:其一,对百姓授田的规定。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杂户受田如百姓。工商业者、官户受田减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给田三十亩,尼姑、女冠给田二十亩。此外,一般妇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其二,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其三,对土地买卖的规定。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自由出卖。百姓迁移和无力丧葬的,准许出卖永业田。迁往人少地多的宽乡和卖充住宅、邸店的,并准许卖口分田。买地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人应占的法定数额。

    ——摘编自唐武德七年(624)令、开元七年(719)令、开元二十五年令等记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均田制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朝的均田制。

    材料二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天皇),天皇的生日等。但是,由于旧历法及基于旧历法的各种节日活动同农业生产及习俗密切关联,所以在有些地域仍然长时间地延续着。

    ——《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材料三 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情况。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唐朝《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的运行规律系统周密。元朝《授时历》取“敬民授时”之意,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 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

    ——编自新浪网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历法改革和中国古代历法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刘祖熙《改革和革命》

    材料五 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实施的司法改革被誉为大改革中最为成功的改革。改革创建了以欧洲司法模式为蓝本的新司法体制,司法独立、审判公开、辩诉原则、陪审团审判、律师制度等全新的制度和理念引入俄国。司法改革为俄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晚期帝俄经济及社会的转型。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与帝俄晚期法治国家建设》

    材料六 当西方朝社会现代化大步迈进的时候,俄国却反映迟钝,好像处于停滞的状态……只是到国际霸主地位受到沉重打击后,俄国统治者才稍微清醒过来,勉强的开始第二次学习西欧,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

    ——夏诚《世界现代化史纲》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特点。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司法改革对俄国的深远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六中俄国“一只脚跨入现代化的门槛,不过是变了态的、畸形的现代化。”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金陵机器制造局简称“宁局”,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南京晨光机器厂。此后企业为寻求发展几经调整,在不断转型中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4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制造出我国第一门克鲁森式架退炮和加提林轮回枪……李鸿章将其称为淮军的“命脉”。马格里一直为骨干,但他本业是军医,军工并非专长。但擅长外交斡旋的李鸿章需要外国人的支持,于是对于马格里言听计从,从管理人员到技术设备,均放手让他主理。多次派遣马格里赴欧洲出访,添置新式机器,聘请技术人员,意图大办军务。……到1899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已经成为一个拥有机器近1 000台,工匠近1 700人的大工厂……成为当时我国主要军火生产基地之一。

    ——周益《走进历史深处的金陵机器制造局》

    材料二 1949年,南京解放,第二野战军部队接管(金陵机器制造局),更名华东军械总厂。1953年,与307厂合并组建南京晨光机器厂。1965年1月,晨光机器厂由隶属第五机械工业部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即后来的航天工业部。从此,工厂结束了制造常规武器的历史,开始从事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古老的“宁局”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机械工业志》

    材料三 1993年是我厂(晨光机器厂)近几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军品产值仅占当年产值的13%,比上年下降了24%。……为了使1993年不因军品任务锐减而影响工厂的经济效益,工厂确定了“巩固发展老产品,积极开发新产品”的方针。……公司生产的艺术制像产品,蜚声海内外,承制了举世瞩目的“香港天坛大佛”、高88米的无锡“灵山大佛”、高108米的海南“三面观音”等,产品并已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国最大的青铜艺术品研制生产基地”。        

    ——梁文浩《适应市场需求 不断开发新产品》

    1996年,南京晨光机器厂作为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晨光”由工厂改制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实行资产重组,组建了南京晨光航天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15日,“航天晨光”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陈孟荦《“晨光”改制与改革》

    材料四 随着企业的发展,秦淮河畔“宁局”原址的英式工业建筑群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晨光逐步移师江宁开发区。2007年,由南京晨光集团和秦淮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园区……是一座反映中国工业建筑历史演变的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王彦辉《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新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金陵机器制造局的特点。

    (2)从材料二、三、四中概括晨光机器厂发展中几次战略调整。

    (3)运用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以“以政府、市场对晨光机器厂企业转型发展的作用”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