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4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37 题,非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3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关于倒平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等培养基冷却至4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②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

    ③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

    ④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

    ⑤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

    ⑥等待平板冷却 5~10 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

    A. ①②③④   B. ④⑤⑥   C. ③⑤   D. ①②④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 一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B. 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之间

    C. 传统农业中的耕地技术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让能量循环利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 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

    C. 发酵过程都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腐乳制作温度最高

    D. 产品中都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以提高产品的口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7 题
  1.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的制作和腐乳制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

    B. 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C. 果酒制作时需要密封发酵,果醋制作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D. 果醋制作时需要的温度比果酒制作时需要的温度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 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

    C. 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

    D. 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

    B.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02

    C.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

    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

    ①土样不同    ②培养基污染    ③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解淀粉的芽孢杆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采样与培养:称量1 g土样置于灭菌后的固体培养基中,30 ℃振荡培养

    B.接种: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经过系列稀释后接种

    C.选择:所用的固体培养基,作为唯一碳源的是淀粉

    D.筛选: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到平板中,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种菌能分解淀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等,下列哪个选项属于间接价值(  )

    A. 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

    C. 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 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 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空气、细菌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 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 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a=b+c   B. a< b+c   C. a>b+c   D. c=a+b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

    B.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 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F减少

    C. 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 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 利用人工合成的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为作物传粉

    B. 向田间喷洒杀虫剂杀灭害虫

    C. 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家禽的产蛋量

    D. 利用音响设备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来驱赶鸟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

    A.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贝类的示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D代表细胞呼吸,一部分能量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B. B是贝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

    C. 贝类摄入的能量就是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离不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的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 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 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需求相似的构成竞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将一个在光下保持稳定的小生态瓶,移入黑暗中保持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该生态瓶的变化是(  )

    ①瓶中的生物总量增加      

    ②系统的总能量在开始时最大

    ③演替将发生,最后达到稳态,保持能量流动 

    ④演替将发生,但最后所有生物将死亡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D.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四种措施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 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C. 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D.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A是生产者, 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 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反复流动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 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 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 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5个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

    A. 25kg         B. 125kg       C. 625kg     D. 3125k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时应反复冲洗葡萄以避免杂菌污染

    B. 参与果醋制作时主要利用了乳酸菌的有氧呼吸

    C. 制作腐乳时酒精的含量高于12%时会延迟腐乳成熟的时间

    D. 三种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均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果酒变酸、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

    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B.醋酸菌、霉菌、毛霉

    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

    D.酵母菌、醋酸菌、毛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图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所需控制的温度都是相同的

    B. 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C. 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减少用盐量

    D. 装置乙中b为排气品,c为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制作腐乳时卤汤中酒的含量及制作泡菜时水中盐的含量分别是(   )

    A.12%、15%    B.15%、12%

    C.12%、20%     D.10%、1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5∶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去除色素等杂质,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

    B. 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

    C. 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D.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B.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

    C. 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原因是因为纤维素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的

    D.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 接种针、手、培养基   B. 高压锅、手、接种针

    C. 培养基、手、接种针   D. 接种针、手、高压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菌落的大小、颜色、有无荚膜、隆起程度等特征都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依据

    B. 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石油成分“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步骤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步骤①—③中,培养液中需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

    B. 步骤①—③中,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充分振荡,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C. 步骤④是利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图中所示接种环最少灼烧2次

    D. 步骤④中每一区域可重复画几次,但1区和5区不能出现交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①加尿素

    ②不加尿素

    ③加琼脂

    ④不加琼脂

    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加硝酸盐

    ⑧不加硝酸盐

    A. ①③⑤⑦

    B. ①③⑤⑧

    C. ②④⑥⑧

    D. ①④⑥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C.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D. 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下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3号试管的稀释倍数为103倍

    B. 4号试管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恰为5号试管的10倍

    C. 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个

    D. 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选择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为选择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应选用的培养基分别为(  )

    A. 伊红美蓝培养基、含青霉素培养基

    B. 含青霉素培养基、含氨的无机培养基

    C. 含氨的无机培养基、含青霉素培养基

    D. 含青霉素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后还需要用下列哪一实验来确定(   )

    A.发酵产纤维素

    B.发酵产纤维素酶

    C.纤维素酶 分解滤纸

    D.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4 题
  1.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__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消费者通过___________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校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组同学制作泡菜。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毛霉的______,对人体无害;加盐的作用除了能使豆腐块失水变硬外,还有____________,避免豆腐块变质。

    (3)C组同学制作蓝莓果酒与果醋。某同学对自己的发酵装置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该同学是在制蓝莓果________。另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______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____,然后再变为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早已成为地球公害,塑料袋的自然分解需要20-1000年不等。2008年7月3日加拿大媒体报道:16岁的高中生丹尼尔-伯德从土壤中找到了一类假单胞杆菌,能将聚乙烯塑料的自然降解过程缩短至3个月,而且分解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伯德也因此被誉为“塑料袋的克星”。以下是伯德寻找到聚乙烯降解菌的大致过程。请回答:

    (l)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推测,伯德这项研究的“土壤样品”最可能取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表示对土壤悬浮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Ⅰ号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_____________。

    (3)I号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其作用是使目的菌能“脱颖而出”。如图采用的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使用Ⅱ号培养基的目的是使目的菌数目增多,培养基中必须包含水、无机盐、_________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从物理性质来看,Ⅱ号培养基中不能添加_____________。

    (二)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石油危机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使用乙醇作为代替燃料。生产中玉米和麦草的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已知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首先利用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纤维素分解菌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该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包括三种成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两种酶能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产生葡萄糖后需要用到____________(微生物种类)发酵产生酒精,还可以使用____________检测产物是否为酒精,该试剂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溶液呈灰绿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不同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过程如上图所示:

    ①取三个相同体积的无色透明的玻璃瓶分别标记为1、2、3号;

    ②在1、2、3号瓶内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

    ③选大小相似的同种小金鱼,在1、2、3号瓶中各加入1条,并在2、3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都用橡胶塞塞紧,然后放在散射光下。记录结果如下:

    瓶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天数)

    3

    11

    25

    (1)1、2、3号瓶相比较,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号和3号瓶相比较,2号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说明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1号和3号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Ⅱ.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方法步骤:

    ①取相同体积的第4号瓶,第4号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____号瓶作对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

    (2)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