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29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4 题
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9 题
  1. 伏尔泰赞赏古代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时指出:“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材料表明

    A. 伏尔泰推崇中国专制统治模式   B. 科举取仕利于提升政府效率

    C. 伏尔泰认可中国政府运作方式   D. 古代中国政府机构等级森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宋代关于物的立法,有动产和不动产的区分,其中动产被称为“财”或“物”,不动产被称为“产”或“业”。业主的土地所有权也由单一的所有权派生出永佃权,占佃权等,以及基于土地所有权的典当、抵挡等担保物权。这反映了宋代

    A. 民间租佃关系的日益规范   B.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法律注重保护土地所有权   D. 社会主流观念改变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王阳明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年。赖天之灵,偶复有见,诚千古之一快,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据此可知,王阳明

    A. 强调孔孟思想才是圣人的理论   B. 主张知行合一

    C. 论证了心学道统思想的合理性   D. 认为人性本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   )

    A. 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 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 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 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说“(西欧)以前的社会中,知识分子与大众之间在教育水平上的隔阂,现在则仅为程度高低的细小差别。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与机器革命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上正是机器革命才使世界上渐渐消除了文盲阶层”。其意在说明

    A. 大众教育开始在西欧兴起   B. 工业革命促进了教育下行

    C. 社会精英成为变革的主体   D. 机器生产有利于社会平等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A. 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 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 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 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管子·海王》记载,“官山海”让让财富迅速积累到齐国君主手中。管仲的食盐专卖思想传承至今,影响深远,成为春秋以后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食盐专卖制度的滥觞,之后备受各朝重视。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   B. 重农抑商的思想的影响

    C. 称雄争霸战争的需要   D. 盐铁专卖制度的合理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五四”之后,经历了现代新文化的洗礼,大陆思想界掀起了持续的反儒学运动,庄子哲学因此也受到牵连。庄子哲学因此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障碍而受到来自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9这表明当时的文化运动

    A. 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B. 批判重于反省   C.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D. 注重文化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31年,在革命形势和中共的任务问题上,党内有些人继续强调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党在全国范围的“进攻路线”,争取实现“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这种想法

    A. 基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成果   B. 反映出城市中心论兴起

    C. 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延续   D. 误判了当时革命的形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罗马法学家主张:当对于一个人究竟是自由或者是奴隶的问题无法解决时,一切怀疑都应偏向自由。下列思想和原则与材料相似的是

    A. 不理不告原则   B. 无罪推定原则   C. 天赋人权思想   D. “人生而平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新中国60年代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曾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政策,即是对帝国主义要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要少一点,此政策在当时被毛泽东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这说明当时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得到实践

    B.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

    C. 党内外交政策开始出现严重分歧

    D. 外交政策受到极左思潮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周人认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天衿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主张“敬德保民”、“以德配天”。这表明

    A. 周人的天命观中理性成分增加

    B. 天神崇拜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

    C. 周人对鬼神世界保持排斥态度

    D. 周人的世界观具有迷信的色彩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新功能主义者预测,超国家组织的存在及其成功,将激励原本抱怀疑态度的社会群体接受欧盟或欧共体。材料表明

    A. 欧盟被社会群体完全接受   B. 超国家组织有利于经济区域化

    C. 欧盟已改变国际关系格局   D. 欧共体成员国已失去国家主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895年,九江口的海关报告称“内地人民有尽用洋纱织成土布款式,取其工省,而价值亦较土棉纱为廉,且较买市肆洋布较为便宜。”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扩大   B.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 民众对外国经济侵略的自觉抵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A. 公开反对原始神灵

    B. 强调理性的重要性

    C. 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D. 因违法遭到了惩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初礼制中关于生活器皿方面规定,玉器为皇室专用,公侯及一品至五品可用金、银,六品至九品官可用银,“商贾、技艺家器皿不许用银”。然而,这些禁令在晚明苏州松江一带被置若罔闻,富贵人家用金、用玉已成平常之事。晚明时期生活所用器皿的变化体现出

    A. 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B.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C. 商人地位显著提高   D. 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建国后的某一时期,河南焦作市市委、市政府曾出台措施规定:生产队以原高级社的生产小队规模为基础,全市现有生产队2039个,应调整为3270个。最终,全市共退赔土地20726亩,房屋66346间,机器111部,汽马车170辆,牲口1189头,生猪14123头.羊21485只,并赔偿无偿调用劳力损失,群众深表满意。这些措施的出台表明

    A. 土地改革运动存在一定阻力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顺利推进

    C. 国民经济调整工作逐步展开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雅克·巴尔赞在《从黎明到衰落》中写道:“(在欧洲)16世纪有关《圣经》理论的文章以及彼此攻讦的文章不再完全用拉丁文来写作,专供僧侣阅读了,而是开始使用比较流行的方言,通过新生的大众传媒手段向民众宣传推广各种思想。”这种行为

    A. 有利于培育国家意识   B. 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

    C. 摧毁了教会思想专制   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新政期间,罗斯福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做过估计,他认为应该控制在3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事实上,直到1935年末,政府的举债额也没有超过最低估计数,甚至一直到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政府举债额也没有超过他的最高估计数。这反映出罗斯福

    A. 践行了凯恩斯赤字财政主张   B. 较好处理了税收与国债的关系

    C. 对国家的外汇储备缺乏信心   D. 使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

    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 二重证据更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古希腊,一般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的私人事务,生育下一代是公民的责任。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到控制。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A.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B. 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C. 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

    D. 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古罗马时期,万民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裁判官的告示、法学家解答和皇帝敕令。其中,裁判官根据法的精神而不是法的条文做出的裁决,是裁判官告示的重要部分。这说明

    A. 自然法原则是司法判决的唯一准则   B. 罗马法借鉴了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

    C. 习惯法长期影响古罗马的司法实践   D. 万民法在治国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版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版画反映了当时

    A. 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   B. 宗教改革引起激烈的冲突

    C. 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   D. 宗教改革遭到民众的反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尽管40年代的革命风暴给予王权以沉重打击,但50年代共和制试验失败,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及政局的长期动荡不安,使国内有产阶级普遍认为,要确保社会稳定和财产安全,必须赋予国王以强大的权力,重建“有效统治”。由此可见当时英国

    A. 议会主权原则已确立起来

    B. 王权神圣而不可侵犯

    C. 存在尊崇王室的民族心理

    D. 议会与国王矛盾尖锐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如表是1931年9月18日后中国军民反对日本侵略的部分历史事件,这表明(   )

    A.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 东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

    C. 东北抗战是全民族抗日先锋   D.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表是1956年到1959年我国市镇人口变化表.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B.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

    C. 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的推动

    D. 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国关系图,其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读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指

    A. .中国、美国、苏联

    B. 英国、美国、苏联

    C. 中国、苏联、美国

    D. 美国、中国、苏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1984到1991年间,中国国内市场是名副其实的卖方市场,只要厂家生产出来,就很容易卖得出去。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出现了一波自主创业的高潮,私营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据此可知,这—时期

    A. 市场经济目标提出激发创业积极性   B. 缓和国内供需矛盾是改革的重要目标

    C. 政府开始调整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物资匮乏迫使中央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后,立即遭到布尔什维克内部普列汉诺夫、加米涅夫等人的激烈反对。考茨基在1918年出版的《无产阶级专政》一书中,大肆攻击十月革命,把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比作“一个怀孕的妇女为了缩短她不堪忍受的妊娠期,竟然极其愚蠢地剧烈运动,以致早产”。这些现象反映出

    A. 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层面的交锋激烈

    B. 当时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C. 暴力夺权加快了俄国历史发展进程

    D. 布尔什维克党内思想混乱、矛盾尖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4 题
  1.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薛福成在谈论轮船招商局时说,商办固然比官办好,但如果单独由民间自办,又恐商情之相轧也,则督以大员而齐其政令;恐商利之未饶也,则酌拔漕粮而弭其缺乏,所以,官督还是必要的。郑观应主张“决胜于商战”,强调“用官权以助商力所不逮,而后战本固,战力好也。”他说:“第商务之战.既应藉官为护持,而工艺之兴,尤必藉官权为振作”,‘造作则借官率以兴创之”。对于采矿业,他认为,“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挠,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更必须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商招殷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宫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于是“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宋美云等《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材料二苏俄(联)政府从新经济政策初期的被动容忍私人资本主义存在,逐渐转变为主动地适当地利用和发展一定的资本主义成分。1921年12月政府作出决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己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1921年—1922年,14个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1922年3月成立17个公私合营企业。直到1922年上半年,私营企业多达257个,到了年底,资本主义企业占了全国总数数的88.5%.

    ——李冠乾《苏联史研究》

    (1)材料一中的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提出此经营方式的理由。

    (2)材料一、二中有关经营方式的阐述有何相同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联)政府大力发展私营企业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文主义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创作成为欧洲的巅峰。莎士比亚创作的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经济的繁荣昌盛,文学璀璨辉煌,军事上一跃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军强国,为莎士比亚安心文学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同时,伊丽莎白女王还是一位十分宽容的女王,对莎士比亚当时谴责封建暴君和歌颂开明君主为主题的创作并不加以阻挠.反而不顾伦敦地方当局的反对,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材料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堪称世界文学艺术的瑰宝。

    受到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情反理”,抒发了杜丽娘出自本性的热爱自然与青春,追求幸福和美好的纯真感情,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现实。莎士比亚的作品则反对神,关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及其故事搬上舞台,热情讴歌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

    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以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为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脉动,是士大夫文化的深入拓展,影响力因而也局限于文人圈。莎士比亚的作品则代表了市民文化,题材包罗万象,充分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堪称当时英国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注目与喜爱。

    汤显祖运用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广大普通民众却难以产生共鸣。莎士比亚的作品广泛采用当时蓬勃兴起市井民间语言:民谣、俗语,俾语,古谚语、滑稽隐语等,通俗易懂。

    (1)根据材料一,概括莎士比亚进行戏剧创作的有利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经学有“南学”“北学”之分,“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各自以不同方式推动经学向前发展。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国,许多经学师尊或遇难身亡,或逃遁荒鄙担任教授,儒经的教授传习也由滔滔洪波转为涓涓溪流。唐高祖、唐太宗时,礼遇儒士,习儒谙经蔚为风气。但是,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这和唐皇朝一统宇内,力求思想文化趋同如一的国策是相违背的;同时,唐太宗看到儒学典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令中书侍郎颜师古在秘书省考定“五经”(《春秋》、《诗经》、《周易》、《礼》、《尚书》),对“五经”中讹缺的文字详作订正,书成后奏上。为使该书获得时人承认,太宗召集当时名学硕儒重新论对。颜师古所作五经《定本》多引晋、宋以来的江南传本,“随言晓答,援据详明,皆出其意表,诸儒莫不叹服。”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一月,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颜师古考定“五经”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颜师古的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