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美国历史学家洛克腾堡说:“1933至1938年这六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变”。“制度上的巨变”主要表现是(  )

    A.实行计划经济                B.普遍推行国有化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福利成为公民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94年7月2日,一家商行在《天津早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材料反映了(    )

    A.市民衣食住行基本西化          B.维新变法使生活观念转变

    C.报纸开始刊登商业广告         D.物质生活的时尚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

    A. 长袍马褂        B. 西装

    C. 中山装         D. 列宁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A. 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B. 反对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C. 提倡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英国某史学家说20世纪的某一时期:“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作者的言论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

    A.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B.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

    C.20世纪70年代滞涨现象困扰欧美各国

    D.20世纪80年代福利国家制度弊端丛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押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价低廉的住宅。这些举措(     )

    A.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

    B.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

    C.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

    D.整顿金融秩序,为新政的推行奠定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被认可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大力干预经济政策

    B.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      )

    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8%

    40%

    第三产业

    60%

    60%

    57%

    A. 建立“福利国家”   

    B. 第三产业上升

    C.“新经济”出现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政策            D.重商主义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      )

    A.“开垦、开垦、再开垦”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D.“谁不加入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这里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    )

    A.关贸总协定的规定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世界银行的有关协定规定:“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资源的开发”。根据材料判断世界银行的主要职能应是

    A.维持汇率稳定            B.消除贸易壁垒

    C.提供发展援助          D.促进自由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凤凰卫视评论员邱震海曾发表评论指出,从抽象的范畴而言,消灭潜在敌人的最好办法不是传统的对抗,而是双方联合起来做一些事情,就像非洲谚语所说的那样:“给他一座塔,他就能成为你的兄弟,”符合以上评论的国际组织是 (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其原因是(     )

    ①经济底子薄    ②科学技术水平低    ③生产设备落后    ④生产成本高    ⑤资源缺乏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明显符合法家主张的是(     )

    A.人性本恶,仁义教化              B.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反映的汉代当时的主要政治统治思想是(    )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法家的法治思想

    C.墨家的“兼爱”思想            D.道家的黄老之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

    A.目的是为了加强人的道德修养          B.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学说

    C.正确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D.认为良知是存在人们心中的天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古希腊人将神塑造为生动逼真的人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A.民主思想              B.无神论思想

    C.科学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空想社会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2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

    材料二    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政,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万物皆有此理,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

    ——《朱子语类》卷18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根本目的。(4分)

    (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1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记述了一些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社会观念的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

    启蒙运动时期

    社会

    观念

    需要上帝的感化和拯救,这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口是心非的说法罢了。

    把政府视为人的意志所创造的一种设置,政府不再被认为是上帝施予人类历史的神授之物一部分。

    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颂扬声不绝于耳。

    希望有一种国家,使身在其中的一切人都有成员感和共事感。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哪些观念?(10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新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有什么影响?(6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