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2 题,其中:
单选题 3 题,选择题 37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 题
  1. 据载,“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唐律定为徙罪,明律改为杖罪,明中叶之后实际流于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 社会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 法律的调节作用日趋弱化

    C. 国家对人身控制的不断加强

    D. 个性解放思潮的逐步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逐渐解体

    B. 土地制度变革

    C.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缓和

    D. 郡县制度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人统计过,在1872年到1913年之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55.9%,商人占18.3%,买办占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大地主”。这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民族工业对封建政府保持妥协性

    B. 民族工业的结构和地区分布不协调

    C. 民族工业所需的市场得到一定保障

    D. 民族工业遇到严重资金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7 题
  1.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 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   B.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 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 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一部专著的部分章节标题:

    第四章 价格垄断损害了美国的商业

    第五章 阻碍农业发展

    第六章 失业者并不真正受益

    第七章 更多失败的公共计划

    第八章 干预金融

    第九章 以保护工人的名义损害劳工利益

    第十章 奇高的消费锐、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

    A. 垄断组织产生不利于经济发展   B. 胡佛的经济政策加剧经济危机

    C. 罗斯福新政并未挽救美国经济   D. 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负面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朝,三公九卿的官署在禁宫之内。东汉,尚书台被置于禁宫之内,三公九卿的官署被归于外朝请出了宫城。唐长安大明宫内,门下中书二省分列宣政门左右,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明清官署除了军机处均被移到紫禁城之外。以上变化表明

    A. 家事与国事逐渐分离

    B. 官制变化影响城市布局

    C. 中央行政机构的完善

    D. 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加强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

    A. 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   B. 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C. 缓解了土地兼并和政府财政危机   D. 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这一论述

    A. 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

    B. 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

    C. 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这最能够说明的是

    A.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

    B. 《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 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 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 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C.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威康三世统治英国时期,“他不允许议会在他去国外时开会,并很少带英国大臣到欧洲大陆去,他自己是自己的第一大臣(首相),指定他所信任的人担任要职”。材料表明,这一时期英国

    A. 议会仍旧受制于国王

    B. 责任内阁已经形成

    C.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D. 国王拥有行政实权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894年《申报》写到: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我正宜乘机惩戒日本,规覆琉球,乃可一劳永逸。在当时该认识

    A. 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时的形势

    B. 高度肯定了洋务运动的作用

    C. 反映了舆论界盲目自大的心态

    D. 有利于国人坚定抗日的信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洪仁玕《资政新篇》建议:“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诚,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这反映了

    A. 通过舆论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B. 允许民间新闻出版的自由

    C. 开创中国人自办报刊的先河

    D. 体现分权制衡的民主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这一变化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增强阶层流动性

    C. 结束权力世袭制

    D. 强化官僚等级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是罗马法

    A. 蕴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精神

    B. 直接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法治基础

    C. 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D.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曾经谈到,“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又不如民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美国

    A. 法制建设的程序符合民情

    B. 政治制度体现了天赋人权

    C. 各州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大

    D. 民主观念植根于民众心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康代选任权由多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擢”,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6年我国决定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则,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 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C. 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 监察官选任演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69年6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妄图孤立中国。7月底8月初,尼克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这反映出

    A. 美苏冷战重点转向亚洲

    B. 国际关系格局面临重大转变

    C. 中国崛起影响美苏外交战略

    D.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己出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加试题: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 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C. 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 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秦代承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朝设置中朝、尚书,魏晋南北朝的门下省与中书省等皇帝的秘书机构建立并发展起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机构的设立反映了(   )

    A. 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发展

    B. 中权机构建设的逐步发展

    C.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强化

    D. 社会结构日益交化与更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622-661年,通过科举进士及第的共290人,其中贞观年间年平均录取9人,水徽、显庆年间年均录取14人。而当时全国九品及以上官员约5000人左右。据此可知当时

    A. 进士科考最为显要

    B. 门荫取仕仍是主流

    C. 官僚制度日趋成熟

    D. 冗官现象极为严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期间,程顿曾想干预其对唐太宗的“评价”,要求给予“篡名”,并从忠臣不事二主的角度要求否定魏征,但是干预没有成功。这反映了

    A. 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

    B. 历史记录具有主观性

    C. 司马光的著述真实可信

    D. 理学无法影响史书的编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人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男的一般装束是用黑绫子、黑纱帕包头,后头吊半截,说是给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戴孝。”这作为个案可以反映

    A. 民族主义被民众狭隘理解

    B. 民权主义获得广泛认同

    C. 民众的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D. 民生主义最为当时所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不断传诵复制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更在电影中得到呈现。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精彩发言的记录。对此,我们最应持的态度是

    A. 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驳斥日本更具有价值

    B. 宁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

    C. 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

    D. 该发言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也具有史料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国政府同意出租大连和旅顺、允许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决定重新签订中苏之间的条约,于1950年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给中国提供大量援助。这说明

    A. “一边倒”.外交政策得以延续

    B. 二者均体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 后者是对前者的维承发展

    D. “另起炉灶”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 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B. 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C. 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D. 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帕尔默的《现代世界史》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 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B.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C.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D. 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盐法进行了系统改革,“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盐商在盐司纳榷取盐后,在转卖过程中不再加税,对于各地所设的针对盐商的征取,“晏奏罢州县率税”。该盐法改革的目的是

    A.盐业商运商销

    B.减轻盐商税负

    C.官商共利

    D.盐铁官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省份

    时代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甘肃

    四川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18

    19

    4

    5

    1

    1

    1

    4

    1

    三国

    2

    10

    1

    1

    1

    1

    3

    3

    2

    4

    1

    2

    2

    3

    1

    2

    南北朝

    1

    3

    8

    4

    2

    1

    9

    4

    3

    1

    1

    1

    2

    4

    32

    12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A. 汉代治水活动都集中在黄河流域

    B. 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 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 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

    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如图为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田亩数变化示意图。下列对该图信息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 人口激增导致清代耕地面积减少

    B. 清代前期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

    C.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

    D. 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19世纪中叶,隐私成为英国中产阶级的重要家居观念。随着住房空间的增大,家庭中的个人独立领域与不同功能的空间开始出现,并强调“仆人必须与主人分开”。这说明当时英国

    A. 资产阶级强调等级观念

    B. 民生住房得到有效保障

    C. 经济发展影响生活观念

    D. 阶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为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之间分配产量,并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就瓦解……可见,“托拉斯”的出现

    A.有助于调节生产

    B.实质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C.是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体现

    D.借鉴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做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中期南方沿海某乡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11年

    156

    0

    118

    38

    1912—1939年

    473

    0

    77

    396

    这反映了该地

    A. 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B. 手工业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日趋明显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兴起并发展

    D. 近代化进程影响到人们的经济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1921—1927年,苏联本国生产的拖拉机(按功率计算)只占供应农业的全部拖拉机中的8.3%,从1933年起,苏联不再进口拖拉机,全部国产;1940年机械动力已占农业动力的77.7%。苏联粮食年平均产量在1925—1927年期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为7360万吨,二五期间为7290万吨。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斯大林模式不利于技术转化

    B. 农业生产严重制约了工业化

    C. 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进行经济封锁

    D. 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 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   B. 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

    C. 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   D. 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这体现出

    A. 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

    B. 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 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

    D. 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国家强制诸子均分土地,从而分割成若干小家庭,适应征税、服役的需要。汉代允许诸侯将土地分给诸子,以削弱分化诸侯,推动了古代家产均分制度。后世律令规定土地继承基本沿用诸子均分的方式,但受传统习俗影响长子往往被赋子双倍的继承份额。《名公判清明集》记载了一个宋代案例:王有成“因不能孝养父母,遂致其父母老病无归,依栖女婿,养生皆赖其力”,因此官府判决土地等家产“当归之婿”。家庭的土地代代均分。阻碍了大规模地产的传承,也使夫妻为主要核心的小家庭成为社会主体。人们依赖土地、满足于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难以开启新的生产与经营。

    ——摘编自《浅谈中国古代继承制度的演进》等

    材料二进入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此后,英国规定土地只能由长子继承,长子继承制使贵族大地产代代相传,基本固定。圈地运动就是以贵族普遍世代保持着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权力驱赶佃农,圈占土地。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单传给长子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大地产的稳定性固化了责族群体,强大的责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最终促使了英国议会的产生。

    ——摘编自《英国长子继承制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土地继承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土地继承制度的特点,并简析中英不同的土地继承制度对两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地图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揭示着事物的性质或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历史变化与发展规律。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全球范围内海上商贸之路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