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3 题,单选题 1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3 题
  1. 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奕訢驳斥顽固派反对增设天文算学馆,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性情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学如此,其余亦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借以减少变法改革的阻力

    B. 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 西学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D. 有力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俄国1861年改革剥夺了贵族地主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地主的强烈抵抗。过去贵族地主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土地,他们现在成为真正的土地所有者并获得最好的土地。许多贵族已经或濒临破产,改革却使他们获得了一大笔资金。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改革实际上是由贵族地主支配的

    B. 改革使俄国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C. 改革加强了贵族地主的经济实力

    D. 改革未能反映当时历史发展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 农田水利法   B. 免役法   C. 方田均税法   D. 市易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 文武兼修,角色齐全

    C. 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 政策鼓励,题材广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康有为说:“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吾兵、农、学校皆不修,民生无保、养、教之道,上下不通、贵贱隔绝者,皆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上述材料表明康有为

    A.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   B. 企图用“托古改制”之法变革现实

    C. 以有无保民养民之道判断国之强弱   D. 决心与中国专制传统势力彻底决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史记》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商鞅变法措施中与“家给人足”局面的出现无关的是()

    A. 燔诗书而明法令   B. 重农抑商

    C. 为田开阡陌封疆   D. 奖励耕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日本学者沟口雄三认为:“自古以来的‘民本’之说并非‘民为本’,而仅仅是指君主‘以民为本’;然而明末涌现出来的民本主义言论却是主张尊重‘公论’,即主张是非存于民间即地方的公论之中,皇帝和官僚必须遵从民众之是非。”下列言论最能支撑该学者结论的是

    A.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董仲舒:“《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C. 黄宗羲:“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D. 顾炎武:“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学者刘再复认为:从儒的视角看,贾宝玉是拒绝表层儒(君臣秩序)而服膺深层儒(亲情)的“赤子”;从道的视角说,他是不为物役也不役物,逍遥自在的“真人”;从释的视角说,他是一颗天人无分、物我无分、尊卑无分、清新无染的大慈悲之“佛心”。该学者的主旨是

    A. 认为贾宝玉是儒家伦理的反叛者   B. 认为贾宝玉是道家主张的认同者

    C. 认为贾宝玉是大慈大悲的佛教徒   D. 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贾宝玉是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历史学家连横说“夫无火药则不足以整军开矿,无罗经则不足以航海略地,而无印版则思想闭塞,学术停滞,不能人人读书。故欧洲今日之文明,其受福于此者不少。”从文明史的角度,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在革命中战胜封建贵族

    B.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C. 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D. 三大发明推动了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殖民征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近代中国有人宣称:“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该言论

    A. 是西方坚船利炮刺激的产物   B. 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表现

    C. 是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认识   D.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驳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世纪初,围绕中国实行立宪政体展开了争论。载泽在考察了西方政治之后提出以5年为限改行立宪政体,而端方、戴鸿慈提出15至20年实行立宪政体;《大公报》提出10年立宪论,《南方报》提出3年立宪论;梁启超则提出了20年后实现宪政的时间表。这表明

    A. 清立宪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B. 维新变法的舆论准备成熟

    C. 政府以立宪之名欺骗民众   D. 清政府内部在立宪进程上产生分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严复认为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A. 推翻君主专制   B. 开展民众启蒙   C. 发起暴力革命   D. 建立立宪政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加试题】1900年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提及“今日治史、不专赖域中典籍。凡皇古异闻、种界实迹,见于洪积石层,足以补旧史所小逮者,外人言支那(中国)事,时一二称道之,虽谓之古史,无过也。”下列对材料中章太炎治史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 民间故事传说毫无可取之处

    B. 重视吸收外国史学研究成果

    C. 注重运用近代考古学的方法

    D. 不拘泥于对文献史料的研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钱穆指出,希腊社会上有一批所谓“哲人”,他们到处游行,教导青年,作为演讲和许多奇怪的辩论,造成希腊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他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之处在于

    A. 主张教育为国家政治服务   B. 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相结合

    C. 强调培养具有独立人格之公民   D. 努力补救极端个人主义之流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D.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859—1879年,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了46倍,而手工织机减少了23%。两种生产设备的比例为3.2∶1。”这些数据表明

    A.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生产得到推广

    B. 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手工纺织缺乏人员

    C. 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

    D. 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35年,厄瓜多尔政府在距其海岸1000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设立了达尔文纪念碑,纪念达尔文考察这一群岛一百周年,碑文写着:“达尔文于1835年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登陆。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分布时,初次考虑到生物进化问题,从此开始了这个悬而未决的论题的思想革命。”其“思想革命”的意义在于

    A. 凸显了人类的价值和尊严   B. 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C.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D. 成为欧洲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张芳在《历史变革与西方歌剧的发展》中说:“在这样剧烈变动的社会现实下,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席卷英、法、德等国的……思潮,强烈地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强调主观性,抒发个人情感,推崇个性。”下面能够体现该思潮的作品是

    A. 《战争与和平》   B. 《格尔尼卡》

    C. 《等待戈多》   D. 《悲惨世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2017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 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使基督教徒在实现了人人平等

    C.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社会济贫问题上,宋朝于1057年颁布修胎养令,规定凡下户怀妊而不能自存者,以粟颁赐之。1257年,令“天下诸州建慈幼局”。关于贫民之收养,设有专门机构,……至于漏泽园,由政府提供公地,“埋葬无主死人……”。这种由“胎养到祭祀”的福利,虽比当代福利国家所提供的涵盖较广,但却主要是选择性,局限于贫而无告者之特殊对象。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南宋时,这种互助由宗族扩及乡党。

    ——侯家驹《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穷人问题多通过基督教的慈善施舍和同业同行会的互助互济的方式来解决,国家并未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规定: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该法规定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济贫院中的贫民,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时期济贫政策的特点,并指出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救济制度的变化及原因,并简评英国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请以20 世纪30 年代某一个事例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点、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中外不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