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名句名篇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其他题 1 题,文学作品阅读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 )

    A.歪(zè)  地(gào)  震(sǒng)  锐不可(dāng)

    B.问(jié) 吊(yàn)   取(tì)   连声诺诺(nuò)

    C.簌(shù) 箱(qiè) 见(piě)   文绉(zhōu)

    D.唐(tuǐ) 寒( jìn)  愧(zuò)   转弯角(m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荒缪 穷愁潦倒 烦燥 不可明状    B.鞠躬  张皇失措 踌躇 号啕大哭

    C.狼籍 精疲力竭 尴尬 大庭广重    D.惶急 眼花瞭乱 琐屑长途跋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 充满快乐。

    (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    是触犯了党纪国法,    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A.熏染  姿态万千   只要……就   B.熏陶   姿态万千   只有……才  

    C.熏染  五彩缤纷   只有……才   D.熏陶   五彩缤纷   只要……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加大对市场上各类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使得许多不法商家纷纷被曝光。 

    B.一种有效的击溃癌细胞的方式是不供给癌细繁殖所需的食物,即饿死癌细胞。

    C.市教育局发出“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后,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纷纷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D.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次,富兰克林买到一本《旁观者》刊物,便边读边把几篇文章的大意摘录下来。

    ②接着,就把自己写的与原文比较,发现自己的缺点,就把它改正过来。

    ③几年以后,他模拟原文的风格,写出了一篇篇文章。

    ④这样下来,他不仅掌握了作者的观点,取到了“真经”,而且学到了作者的思维方法,锻炼了自己的创造力。

    ⑤“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强化记忆、训练思维的好方法。

    ⑥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成功就是由此开始的。 

    A.⑤⑥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⑤⑥ C.⑤⑥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⑤⑥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然开朗(突然)    男有(职业、职守)

    B.选贤能(通“举”)  惟吾德(品德高尚)   

    C.乎众矣(适宜)    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D.其两膝相者(比较) 桑竹之(属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尝余核舟一贻:赠送   B.绝弥勒   类:像

    C. 左手倚一木衡:同“横”  D. 钩画了了  了了:结束,完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能径寸之木    至鸟兽       B.宫室、器皿、人物   中轩敞者舱 

    C.启窗观 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D.题名其上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2)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晖同县张堪有名称:    (2)举手未敢

    2. 请翻译下面句子。(2分)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3. 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 , 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 ________”字写出了怵目惊心之景,“________”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2分)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根据上下文或提示语,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8分)  

    (1)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 

    (2)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3)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5) 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6)《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                    

    (7)孔子有句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中有一句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是:            

    (8)杜甫的《石壕吏》一诗中表达战争之惨烈的句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老王》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10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唔”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 “早埋了。”   

    (12) “呀,他什么时候……” 

    (13)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明天。”

    (14)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    两个字概括(2分)

    2.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3分)   

    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一举动表现老王什么性格?(2分)  

    4.文末写道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应该怎样理解?(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红书包

    秦文君  

    二十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升了起来:我一定也要有一只这样的红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就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妈妈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还很紧张很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又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乐过之后,才看见妈妈正在给爸爸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看见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不是件坏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三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已换了一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似乎更加关注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柔和美好的意思)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1.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4分)

    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捂只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 凑近着   捂只眼  退远点   

    C.凑近着  退远点  捂只眼  D.退远点   捂只眼  凑近着

    3.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3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4.文中画线句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4分)  

    修改前:晚上,妈妈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5.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写作(写作40分)  

    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半命题作文。

    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幸福无处不在,缺少的是一颗善感的心。请以“__________就在身边”为题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写一篇文章。

    (2)有人陶醉于春日的和风细雨,有人惊心于夏日的狂风暴雨,有人伤感于秋冬的凄风苦雨……风雨是大自然的抒情诗。其实,人生之旅并非一路阳光,也会有风雨相伴,所以才有了“风雨同舟”“风雨兼程”“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劝勉和激励……请以“风雨”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③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⑤ 不能抄袭或套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六月,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4分)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2.规范用字   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

    今日菜品   

    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4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①请将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改为  (2分)  

    ②就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你将怎么说?(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学作品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6分 )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①,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②,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  

    (1)上文选段选自文学名著  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 

    (2)选文中A是    (人物)  联系选段分析人物性格

    (3) 从上面的名著片段中任选一处(只写序号),点评其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