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红书包

秦文君  

二十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在此同时,一个念头升了起来:我一定也要有一只这样的红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   )看,一会儿(   )看,过会儿(  )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就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妈妈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还很紧张很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又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乐过之后,才看见妈妈正在给爸爸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看见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不是件坏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三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已换了一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似乎更加关注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柔和美好的意思)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1.为什么“我”会产生一定要有红书包的念头?(4分)

2.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捂只眼  凑近着  退远点  B. 凑近着   捂只眼  退远点   

C.凑近着  退远点  捂只眼  D.退远点   捂只眼  凑近着

3.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3分)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4.文中画线句是作者修改后的,将它与修改前的句子作比较,从情节发展角度具体分析修改后的好处。(4分)  

修改前:晚上,妈妈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修改后: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

5.从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