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单选题 1 题,不定项选择题 2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3 题,简答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重力越来越大

    B. 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 一抛出的石块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方向始终在改变

    D. 将一石块竖直向上抛出,在先上升后下降的整个过程中,石块所受重力的大小与方向都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它的路程

    B. 物体的位移与路程的方向相同,都从A指向B

    C. 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足球以10m/s的速度向东飞向球门,与门柱碰撞后,以7m/s的速度向西反弹,作用时间为0.1s.如果规定向东为正方向,则足球的加速度为

    A. 30m/s2   B. 170m/s2   C. ﹣30m/s2   D. ﹣170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0m/s增加到vt=18m/s,通过的位移是s=8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4m/s   B. 15m/s   C. 16m/s   D. 无法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与第6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通过第3 个1m与通过第6个1 m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v2,则

    A. x1∶x2=5∶11,v1∶v2=1∶

    B. x1∶x2=1∶4,v1∶v2=1∶

    C. x1∶x2=5∶11,v1∶v2=()∶()

    D. x1∶x2=1∶4,v1∶v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下面驾驶员安全行驶距离表格,得出的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6s   B. 汽车的刹车时间为2.5s

    C. 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为m/s   D.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9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重为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这个压力就是重力,施力物体是木块

    C.这个压力的施力物体木块,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引起的

    D.这个压力的施力物体地面,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引起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s内位移的,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取g=10m/s2)( )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高度为125m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s,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A. b球下落高度为20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m/s

    B. 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35m

    C. 在b球释放之后a球接触地面之前这段时间内,两球的速度差恒定

    D. 在b球释放之后a球接触地面之前这段时间内,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一弹簧秤更换弹簧后不能直接在原来准确的均匀刻度上读数,经测试发现,不挂重物时,示数为2N,在弹性限度内挂100N的重物时,示数为92N,则当挂上某重物而使示数为20 N时,所挂重物的实际重为:(   )

    A.16.2N     B.18N    C.20N    D.22.2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可以记录传递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传感器B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0.1m,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1 m/s

    B.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0.2 m/s

    C.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3600个工件

    D.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7200个工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有一个物体开始时静止在O点,先使它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s,使它的加速度方向立即改为向西,加速度的大小不改变,再经过5s,又使它的加速度方向改为向东,但加速度大小不改变,如此重复共历时20s,则这段时间内

    A. 物体运动方向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B. 物体最后静止在O点

    C. 物体运动的速度时大时小,一直向东运动

    D. 物体速度一直在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不定项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我们所学的概念,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

    C. 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极短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是可能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大小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小至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表达式正确的是

    A. V02/2a   B. v0t+at2   C. at2   D. v0t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三号”点火升空时,经过3 s速度达到42 m/s,设火箭上升可看做匀加速运动,则升空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再经过________s,速度可以达到70 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某同学在做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时,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____

    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

    C.振针过短       D.纸带运动过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利用重物牵引小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f=50Hz,得到一条清晰的纸带.取其中的A、B、C、…七个点进行研究,这七个点和刻度尺标度的对应如图所示.

    ①小车向__________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②A点到D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 cm,F点瞬时速度是__________m/s.

    ③根据纸带可以计算小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是__________m/s2(a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④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0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那么速度的测量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利用气垫导轨来测量物块运动加速度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细线平行于桌面,遮光片的宽度为d,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现由静止释放物块,测得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B所用时间分别为ΔtA、ΔtB,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的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

    (1)遮光片的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A的瞬时速度vA =________;

    (2)利用实验汇总测出的物理量,计算出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因故障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的大小为5m/s2,试求:

    (1)从开始刹车经过3s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2)从开始刹车经过5s,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3)从开始刹车经过30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但由于发动机故障而发射失败,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已知 ,g取10米/秒2)

    (1)火箭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2)火箭从发射到落地总共经历的时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质点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测得该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0 m,第5s内和第6s内的位移之和为11.2 m。求:

    (1)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该质点在第6s内的位移大小;

    (3)该质点6s内的总位移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