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秦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国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A.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 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C. 拜金主义影响政治生活

    D. 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古代臣下上帝王奏章中往往使用“昧死上言”“冒死陈闻”“臣有斧质之罪”等词。如秦朝丞相王绾、御史大夫李斯等上书建议用最尊贵的“泰皇”为帝号也要称“臣等昧死上尊号”。这表达了

    A. 臣子张扬道义的抗争精神

    B. 权威文化的绝对服从意识

    C. 对无道君主的恐惧和懦弱

    D. 古人谦虚谨慎的处事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 周幽王荒淫无道

    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 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命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 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 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 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 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商朝人对鬼神非常怀疑

    B. 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以神为主

    C. 商朝神权色彩浓重

    D. 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

    B. 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 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 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禹鼎》铭文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这反映了

    A. 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 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C. 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 周王铸鼎显示权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史载周公制作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说法,最为恰当的是

    A. 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 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 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 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另外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某博物馆藏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为12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A. 是大一统王朝

    B. 没有自然灾害

    C. 人民生活富裕

    D. 社会安定团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法国学者雷奈·格鲁塞在《东方的文明》中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 实现了国家统一

    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 创立三公九卿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秦朝时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做法使

    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C.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 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 确定了后世二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 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 确立三公九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 废分封,设郡县

    B. 设立中朝和外朝

    C. 实行三省六部制

    D. 实行行省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是根据赵翼《廿二史札记》整理而成,

    姓名

    萧何

    陈平

    周勃

    樊哙

    灌婴

    官职

    相国

    丞相

    太尉

    左丞相

    太尉

    出身

    县吏

    游士

    吹鼓手

    屠夫

    布贩

    此表反映的现象是

    A. 西周:“封建亲戚”

    B. 秦朝:“独尊儒术”

    C. 西汉:“布衣将相”

    D. 隋唐:“金榜题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这一建议在汉武帝时得到实施,即

    A.分封制

    B.推恩令

    C.节度使制

    D.郡国并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皇权不断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特别是大士族之间出现了“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之后门第的观念逐渐减轻。五代时,世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封建等级观念淡出社会生活

    B. 民族融合改变了世人婚姻观

    C. 政治制度调整影响社会生活

    D. 世人抵制世家大族入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中《宋史》最为浩繁,各种著述、实录、会要、奏议、文集等应有尽有,卷帙浩大,为二十四史之冠。这主要是因为宋代

    A. 文官制度的影响

    B. 科学技术的进步

    C. 商品经济的发达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有人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 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

    C. 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 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宋朝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A. 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

    B. 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

    C. 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

    D. 扩大宰相的权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

    B. 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

    C. 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

    D. 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 其它大臣的回答不科学

    B. 朱元璋用人标准混乱

    C. 万钢强调对专制君权的服从

    D. 其它大臣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唐朝杜牧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A. 层层推荐

    B. 注重门第

    C. 唯才是举

    D. 打击贵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表明元代设置行省

    A. 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 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 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 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 协理奏章   B. 参与决策

    C. 执行政令   D. 监察百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写道:“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

    A. 政府的主要形式不是君主制

    B. 内阁掌握着行政大权

    C. 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 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 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 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C. 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朝议,是指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议定皇帝名号:

    (公元前221年),秦灭掉了关东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一统天下”。嬴政召开了由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动、廷尉李斯等重要公卿参加的朝廷会议。会议商讨的主题:“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二、“封建”还是“郡县”?

    三、再兴“封建”论,却发“焚书”难。

    材料二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三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相权与君权合而为一,明朝早期皇帝大权独揽。但由于国家事务繁多,皇帝无法处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罢四辅官,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权力及地位尚不如过去的宰相。宣宗时期……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又授予宦官机构司礼监“批朱”。票拟之法补救了君主不愿面见阁臣之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朝前两次朝议“定乾坤”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委百司商量”国事的主要理由。他如何“委百司商量”国事?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内阁主要职责,据此概述明朝政治的特点。

    (4)综上材料,分析朝议制度的利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第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解除了他自己军队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装……

    ——《朱子语录》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录》

    材料三(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材料一中所说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该制度与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的进步性。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将“一切收了”的。如何认识朱熹“州郡遂日久困弱”的论断?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