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单选题 2 题,连线题 2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8 题
  1. 罗马法规定“当某个新施工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每个市民都可以发出新施工警告”,“但是,当新施工的实施是为了公共利益时,则新施工行为将被允许,即不得向施工工人发出禁止新施工的警告”。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法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B. 市民拥有对政府监督权

    C. 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D. 建筑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沼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据此可知当时

    A. 君主专制加强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普遍

    D. 小农经济稳定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30年11月12日的《民国日报》有这样一则报道:“上海阐北区永安县丝厂职员金吉城,月收入约50余元。然而,1930年9月9日,全沪丝厂100余家停业,永安亦在停办之列,金因此失业……。”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当时中国存在极其严重的工人失业问题

    B. 官僚资本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C.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使民族工业生存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二战后,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提出了所谓的“烂苹果理论”: “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下列各项对“烂苹果理论”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为战后的美国遏制战略造势

    B. 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如出一辙

    C. 主张加强合作应对恐怖主义

    D. 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美苏博弈的缘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召公之子受封于鲁   B. 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

    C. 鲁国是因功臣受封   D. 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王国维先生指出:“由传子之制到嫡庶之制生焉。……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据此可知

    A. 宗法制产生于西周时期   B. 商朝时期国家权力传子不传兄

    C. 宗法制存在于统治阶级   D.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 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 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 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 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史记》中谈到楚国宛出产的兵器刃锋象蜂刺般厉害,学者判断是钢材制作的。而当时西方古罗马士兵使用的刀剑是熟铁过于柔软,在战场上交锋时一刺便弯,再刺之前非要放在地上用脚踩直不可。公元1世纪时欧洲学者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比美。”中国兵器的优势得益于

    A. 灌钢法   B. 炒钢技术   C. 水力鼓风冶铁   D. 使用煤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商周“工商食官”,春秋战国自由商人崛起,秦汉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隋唐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宋元坊市界限的打破与营业时间限制的突破、纸币的产生,明清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

    A. 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B. 发展过程极为艰难

    C. 发展阶段特征明显   D. 抑商政策制约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

    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B. 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

    C. 农村土地产权归属的分散   D. 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机构是三无机构:“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而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A. 唐代门下省

    B. 宋代枢密院

    C. 元代中书省

    D. 清代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凡将马、牛、军需、铁货、铜钱……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物货船车入官。若将人口、军品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陈仁锡《皇明世法录》)这段叙述所反映的历史概念是

    A. 闭关锁国政策   B. “海禁”政策   C. 重农抑商政策   D. 朝贡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资料表明:英国输华货值,鸦片战争前为数十万英镑,战后增至二百多万英镑,但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后开始下降,到咸丰四年(1854年)为一百万英镑多一点,仅略超过战前的水平。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鸦片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英贸易   B. 咸丰比道光更加反对中英贸易

    C. 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力相当顽强   D. 英国主动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关抗日战争的起始及持续时间的争议颇多:除八年、十四年外,还有四年、十年等。2017年“十四年抗战”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战”说在全国中小学课程教材中落实。下列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A. 此学术争论就此盖棺定论   B. “十四年抗战”重在肯定国民党的抗战贡献

    C. 主流认识往往最具科学性   D. “十四年抗战”认识到局部抗战的重要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第一流的外交艺术家成功地开辟了光荣解决问题的道路,把相互敌视的老、柬和越盟拉在一起欢宴。孟戴斯·弗朗斯的拜访,尼赫鲁的邀请给中国带来了与传统大国无差别的地位。”这次会议

    A.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B.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C. “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认同   D. 基本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6年4月2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了她的90岁寿辰,她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下列有关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权力说法错误的是

    A. 女王“统而不治”   B. 世袭君主,是国家最高权力象征

    C. 王权受到法律限制   D. 拥有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金融中心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原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世纪中后期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

    A. 美国金融的崛起   B. 荷兰商业的繁华

    C. 殖民霸权的更替   D. 英国科技的先进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世纪之前,欧洲王室以说法语为荣;19世纪之后,英语成为流行语言。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A.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打倒封建王权   B. 法国启蒙思想促进欧洲思想解放

    C. 英国首先完成产业革命,经济繁荣   D. 法国征服欧洲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 题
  1. 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 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B. 两极格局的瓦解

    C.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D. 全球化进程加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梭伦改革宣布,废除债奴制,禁止雅典公民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由国家出钱把因无力还债而被卖到异邦为奴的人赎回。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A. 缓和贵族之间的矛盾   B. 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

    C. 扩大雅典公民的基础   D. 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萌芽阶段,出于对祖先基业的敬畏,惧怕史官在史书中的“无隐无讳,直书史实”,使统治者注重自身言行;在未形成监察制度的西周至春秋,民众谤议君王被认为是正当合法的政治监督形式,周厉王就因为“止谤”被国人赶出都城。发展至战国,社会政治方面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大多采用“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的方式;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也随之滋长,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等

    材料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随同封建制度的产生而萌发,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御史又称之为台官、宪官或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在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又称言官或垣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制。

    ——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古代形成了哪两大监察体系,并比较其异同。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5月4日至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记者报道此次论坛。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示意图如下: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织品在欧洲享有盛誉,特别是在罗马帝国,将中国的丝织品当作珍贵物品,称中国为“丝国”;当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后来穿中国丝袍成为罗马上层的社会风尚.唐宋以后逐渐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经由丝绸之路,中外政府使者、商人络绎不绝。元朝时,马可·波罗沿丝绸之路来到大都,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中国输出的大多是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入的多是胡椒、香料、珠宝等。四大发明随之传入西方,世界三大宗教也陆续传到中国。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材料四中国的经济优势历史悠久,但它对三个方面的侵蚀无能为力。首先,外国供销商能利用鸦片市场。其次,他们能找到中国进口商品的替代品——制造自己的瓷器和丝绸,种植自己的大黄,在别的地方如印度和斯里兰卡种植茶叶。最后,他们用工业机械化来超过中国的生产。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19世纪发生的。从长期来看,这些变化中的最后一项意义最为重大。因为中国无法实现生产的机械化。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的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一带一路”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请写出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

    (2)根据材料二、三,试分别归纳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及欧洲“商业革命”内涵的体现?

    (3)根据材料四,概述19世纪中国失去“经济优势”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西方的冲击”对中国经济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