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null 1 题,单选题 1 题,选择题 27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1 题
  1. 顾炎武说:“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从恶,奸邪淫盗之事,儒释道书所不忍斥言者彼必尽相穷形,津津乐道。以杀人为好汉,以渔色为风流,丧心病狂,无所忌惮……”这反映了当时

    A. 小说改变了儒释道的伦理观念

    B. 小说对社会价值观有诱导作用

    C. 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对立冲突

    D. 佛教批评儒学败坏了社会风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 题
  1. 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 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 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 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 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7 题
  1.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主张的根本意图是

    A. 以礼约束人们的言行以达到仁

    B. 重建周礼的权威以纠正时弊

    C. 以礼为工具打击诸侯

    D. 利用礼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 宣扬复古守礼

    B. 肯定汤武革命

    C. 追求仁政德治

    D. 主张重构秩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

    A. 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 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

    A. 君主意志

    B. “爱人”之心

    C. 内心自省

    D. 礼乐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下列思想主张最符合这种“自觉的精神”是

    A.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李贽推崇反礼教的《西厢记》和《拜月亭》,欣赏不受儒学束缚的司马迁、李白和苏轼。此外,他还提倡以鄙俗浅白的口语反映百姓生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李贽的离经叛道的个性

    B. 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抑商政策的松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因果报应

    B. 天人合一

    C. 君权神授

    D. 天人感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这反映出法家

    A. 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B. “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C. “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D. 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孝敬者也判重罪.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这表明

    A.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B. 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

    C. 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

    D. 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旧两个时代的中间环节、中间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新旧时代都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B.两者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

    C.两者都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 

    D.两者都为反对封建神学体系作出了贡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朱熹在将两个孙子的教育托付于弟子后,在信中叮嘱弟子严督二孙“只可着力学做好人,是自家本分事。平时所望于儿孙者不过如此,初不曾说要入太学,取科第也。”王守仁也曾将读书作文称为“枝叶事”,立志才是“植根事”。由此可知宋明理学家

    A.强调人的修养为首位

    B.明确反对科举制度

    C.强调“发明本心”

    D.强调“天理”的决定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墨子》

    D. 《韩非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由于……只承认一家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下列说法中对材料分析最准确的是

    A. 抨击了焚书坑儒的负面影响

    B. 儒家学说不适应近代工业文明的需要

    C. 对正统思想持否定态度

    D. 指出了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存在的负面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

    A. 对君主专制进行抨击

    B. 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 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D. 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 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 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 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A. 风俗画和文人画

    B. 话本和小说

    C. 汉赋和唐诗

    D. 元曲和京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 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 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 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 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材料表明清初

    A.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

    B. 市民阶层文化心理的新需求

    C. 读书入仕不再是文人的人生追求

    D. 思想文化控制逐步松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下图是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画最重要的风格是

    A. 表现雍容华贵的城市气象

    B. 表现民间风情

    C. 以形写神,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D. 表现文人意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

    A. 注重实验

    B. 理论探究

    C. 适可而止

    D. 注重实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造成下表科技成果分布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 重农抑商政策

    B. 儒家民本思想

    C. 古代农耕经济

    D. 手工业发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最能说明宗教改革本质的是(  )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图中两位思想家

    A. 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

    B. 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

    C. 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 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俗语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反映“俗语学校”教育

    A. 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 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 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 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从下图1到下图2的变化反映了

    A.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 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C. 自然人性的复苏

    D. 宗教改革的开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子路》中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为政之道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提出“复礼”,“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核心内容是“爱人”,从爱父母兄弟出发到“泛爱众”。孔子也曾对他的学生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贤哉回(学生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材料二: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在他看来,治理城邦是最伟大的工作,但政治技艺决不是一种自然禀赋,政治家应培养精确深厚的知识和道德素养,其根本任务是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苏格拉底对希皮阿斯说,“你知道吗?如果不是卢库格斯在斯巴达建立了牢固的守法精神,那么他就绝不会使斯巴达凌驾于其它国家之上。在各个国家中,那些好的统治者总是把对法律的服从看作公民的最大义务。那些拥有最守法的人民的城邦,在和平时期生活得最幸福,在战争时期最强大。”有一次智者安提丰试图嘲弄苏格拉底,他对苏格拉底说:“你所过的生活连一个奴隶都赶不上……”而苏格拉底却反驳道,“能够一无所求才是象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神仙。”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为什么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苏格拉底提出要“建立牢固的守法精神”?

    (3)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要精力都用来宣传自己的思想,请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子学或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大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学子多来自官宦之家。由于政治腐败,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这科名声利而学,至于积重难返。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归入学部。

    ——《中国古代教育史话》

    材料二不同于中世纪的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学校教育,多为个人、教会所办,注重人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出为世谷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此,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当时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革新,还增加了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教育。学校主要是贵族子弟,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古代希腊的体育传统为依据,主张通过一般体育和军事锻炼发展学生的体格。一方面仍然进行虔信上帝的宗教道德教育,同时又强调培养勇敢、勤勉等品质的世俗道德教育。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大学,不仅汇聚了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而且拥有一批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在传递着近代科学思想。这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才产生了开普勒等近代科学的先驱人物。

    ——《外国高等教育史论集》

    (1)比较清代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向、管理体制上有哪些不同?

    (2)造成中国明清时期教育不同于西方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哪些?

    (3)分析清代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教育发展的差异对欧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