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命题作文 1 题,名句名篇 5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
简单题 5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题目:相遇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5 题
  1. 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手把文书口称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卖炭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  (《曹刿论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 两首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 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 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______)

    (2)《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山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学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选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姓名)。

    2.翻译下列的句子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B. 文章开头阐述了“难”与“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C. 贫僧与富僧的故事是事实论据,二者对比阐明了道理。

    D. 作者告诫我们只要有“志”,就能获得成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

    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太宗击赏再三,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③,缘情染翰④,颇及同辈。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注释】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后文“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④缘情染翰:指诗文,书画创作。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太宗尝与侍臣泛舟于春苑(_________)    (2)奔走流汗(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B. 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没有比它更让人感到羞耻了!

    C. 我凭借书画才华被提拔任用,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D. 我凭借书画才华见到知音,专门做供奉的差事,羞耻不算大啊!

    3.原文中不能照应题目里“悔”字的一句是(   )

    A. 诏座者为咏,召阎立本写之。

    B. 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愧惭。

    C. 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

    D. 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4.细读文章,我们能体会到阎立本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既_________骄傲自豪,又___________后悔羞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植物大熊猫”——四合木

    ①蒺藜科四合木属落叶小灌木,是草原化荒漠区强旱生植物,是1.4亿年前古地中海孑遗种,目前仅存有1万公顷左右,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世界上称其为“植物大熊猫”。

    ②四合木高30~50厘米,成簇生长。偶数羽状复叶,叶片很小,肉质,圆润翠绿,表面有一层白毛。开白色或黄色的小花,花期5~6月。四合木果期是7~9月,果实为蒴果,四深裂,形成像四个小翅膀一样的结构,很多资料把它称为“四翅油葫芦”。有些人也把四合木称为“油柴”。这种植株含油量大,即使新鲜时也极易燃烧,当地牧民喜欢将其砍来当柴烧。四合木还是长寿植物,根据DNA检测结果,四合木的遗传多样性接近130种长寿多年生植物的平均水平。

    ③四合木的主要分布地乌海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陆性气候强烈,年均降雨仅150毫米左右,地下水位很低,植物种类很少,四合木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存活至今,堪称奇迹。

    ④可是这种在高温,缺少水分、氧分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能够成功存活的孑遗植物,在水分、氧分充足,湿度阳光适宜的环境下,却难以适应。

    ⑤四合木的生存既依赖于当地的环境,又在为环境做着巨大的贡献。四合木是为数不多的能在强干早地区生存的植物,固沙效果很好,沙子飘落至四合木生长的地区,都会在植株下方不断堆积,最后形成像小沙丘一样的小山包,对我国沙漠治理具有突出的意义。

    ⑥四合木成为濒危植物有诸多原因。四合木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但平均每年正常开花植株仅占植株总数的11%,由于干旱和盐碱,种子发育和萌发常受到抑制,故其中又只有1%的种子能够成熟繁殖。其自身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它的繁殖和更新速度都非常缓慢,而羊的啃食、当地居民的砍伐又导致四合木数量不断减少。但与山羊剪刀般的嘴巴和当地居民的砍柴刀相比,大量工厂的建设,给四合木带来的破坏更为严重。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四合木分布区便利的水利、交通、丰富的矿产以及低廉的地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大片四合木连同它生长的地皮被铲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厂房,而这些工厂对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给四合木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⑦近年来,沙漠已越过了黄河,乌海成了沙尘暴的必经之路。一系列环境教训使乌海人认识到了环保的重大意义,四合木的保护工作也成了当地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的重点。

    1.称四合木为“植物大熊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濒临灭种。

    2.文中第②段依次主要从___________、叶片、__________、果期及果实形状等方面来介绍四合木。

    3.下列这段文字放在文中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1999年,昆明世博园种植了四合木,其他植物来到这四季如春的地方,都显出超常的生机,只有四合木出人意料的枯萎了!

    4.从全文看,四合木成为濒危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四合木是一种长寿植物。   B. 四合木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存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多雪的冬天

    聂运伟

    ①1974年的冬天,我正在湖北随州插队①。那年,雪非常大。满眼白皑皑的景色,饥饿的乡村连炊烟都快绝迹了。无聊至极的日子里,听说百里外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女知青有一本柯切托夫的小说《多雪的冬天》,那个时代的稀罕物。为了读到此书,我决定来个雪地里的长征。认识这位女知青的同学告诫我:千万别去,那是一个眼中无人的人,根本不会搭理你。在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今天的学生是无法理解一本期盼已久的书所产生的诱惑会有多么的大。

    ②不管路途遥远,不管风大雪厚,不管饥肠辘辘,不管身无分文……我去了。路上走了两天,到了书的主人门前,敲门。一个冰冷的冬妮娅②,连我的话都没有说完,就“啪”地一下关上了门。我当时想,保尔太幸福了,他的冬妮娅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啊!

    ③那年,我19岁多,早已练出一身“活着”的本领,各种各样的冷眼、白眼,压根不会引起心理上的太多反应,相反,书的主人的高傲激起了我莫名的亢奋:我一定要看到这本书。

    ④我掉头去了一位老乡家,把命根子一样的20斤粮票送给了老乡,说:我在你家里住几天。从老乡的嘴里,我得知书的女主人因“黑五类”③的身份,在同来的伙伴都招工走后,便开始对人冰冷起来。

    ⑤第二天,第三天,我每天都去那位女知青的门前,把一堆老树疙瘩全部劈开,码好堆在门前。做完后,我往紧闭的大门里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将来我总会读到《多雪的冬天》的,但我不会忘记这个多雪的冬天的,再见。

    ⑥那天,也是岁末。晚上和老乡喝了一点酒,早早进入了梦乡。鸡叫头遍的时候,我醒了,该走了。推开屋门,雪地里有一团燃烧的红色,一条红围巾包着一本书,在雪夜里绽放着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到的那团火光。书里夹着一个纸条:不许带走,看完后放在我的门前。我又多呆了一天,还书的时候,我依然用那条红色的围巾把书包裹得严严实实,悄悄放在书的主人的门前,不是不敢敲门,而是第一次领悟到庄严和静穆。

    ⑦门缝上插着一个信封,我知道,那是给我的。信的封口粘得很紧,信封上写着:回去看!!!我觉得这是圣洁的三个字,是不能亵渎的。

    ⑧两天后,我打开了信封,娟秀的笔迹书写了四行诗:你在门外,我在屋里;你在雪地里看书,我在心里读你。肯定是流泪了,我把这张纸条慢慢吞进了心里,每个字都融进了血液,我甚至听得见血管有力跳动的声音。

    ⑨许多年后,当我看“血脉贲张”这个词时,我就想到那个多雪的冬天,就会听到血管跳动的声音,就开始执著地认为,当一首诗无法唤起我对多雪冬天的回忆,不能给我血脉贲张的感觉,我不会认为这是一首好诗。

    ⑩三十年后,我和书的女主人有一次xiè hòu,她并没有走出不幸,但她告诉我:从那个多雪的冬天以后,她不再怀疑人和人是可以沟通的,书就是沟通的媒介。

    ⑪四十多年了,那份因书而激发出来的对他人的理解与同情,刀割一般留存在心底。每念及此,人生的暖意便苏醒了,并将永远温暖着我的人生。

    【注释】①插队:文革时期城市里的中学生毕业后去农村生产队劳动,这些学生叫“知青”。②冬妮娅:与后文的“保尔”,都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人物。③黑五类:是文革中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和右派”的合称。

    1.基础阅读

    (1)看拼音,写汉字:xiè hòu____________

    (2)第③段加点词“活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记叙文四要素的角度,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

    时间: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的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你作简要分析

    4.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饭可吃无书可读,是插队知青最深刻最惨痛的集体记忆。

    B. 读书做诗写信交流,是超越物质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

    C.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故萍水相逢一见如故。

    D. 人与人相识相知的重要途径,是真心的理解和真诚的对话。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材料一】

    2017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正式施行。修正案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这意味着,上海市将进入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控烟”时代。

    【材料二】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还进一步扩大了室外禁烟范围,包括一些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严格禁烟区域在“上海发布”中表示如右图:

    【材料三】

    青少年各项机能和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对外界的细菌和毒素抵抗能力不强,吸收的能力很强,比成年人更容易吸收烟中的有害物质和毒素。长期吸烟会导致注意力和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还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青少年没有经济来源,养成了吸烟的恶习会加重父母的经济负担。

    1.给【材料一】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场所中绝对不可以吸烟的两项是(   )(   )

    A. 校外辅导机构的休息区   B. 体育场所外面的马路边

    C. 家里的客厅中   D. 郊野公园的指定吸烟区域

    E. 公交车站的站台

    3.如果你发现某个同学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偷偷吸烟,你会如何劝告他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