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null 2 题,非选择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0 题
  1.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 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D.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全国大小政治组织有300多个,每天成立的和每天解散的一样多。它们信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权威主义、三民主义等各种主义,连法西斯主义也在中国找到了试验田。这种现象反映出

    A. 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 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 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 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公元前406年,雅典公民大会通过处决6位将军的决议,但冤案不久获得平反;按照法律规定,提出处决动议的卡里克塞诺斯等人须对此负责,因此被法庭收押审判。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A. 实行权力制衡原则

    B. 维护政治精英利益

    C. 确保公民人身安全

    D. 崇尚法律至上精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

    A.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

    C. 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

    D. 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环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邓小平在解释什么是共产党的政治时说:“政治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生产力的。即在政治、经济和人民三者之间实现均衡。面这个均衡的支点便是人民。”在此,邓小平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应

    A.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B.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 实现了政治、经济与人民的统一

    D. 反映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班固《汉书》卷五九《张安世传》载:“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材料反映了当时

    A. 贵族官僚开始经营工商业

    B. 已经出现雇佣关系

    C.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D. 私营作坊颇具规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天下之大气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君权是民授而不是神授,人们应该遵守契约,绝对服从国家或社会,但这绝不是对君主而言。”材料中这两种观点的共同内容是

    A. 都主张实行君臣共治

    B. 对封建君主专制批判

    C. 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D. 按社会契约成立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在肯定近代某科学家的成就时说:“他认为经不起实验检验的理论不是科学,一种理,必须具有简单而完美的逻辑形势,必须具有相应的数学形式,才称得上是科学理论,这一思想宣判传统科学和经院哲学的非科学性,为近代科学开创了新的方法论原则,”该“科学家”应是

    A. 否定宗教神学的哥白尼

    B. 颠覆经院哲学的达尔文

    C. 揭示时空观本质的牛顿

    D. 经典力学奠基人伽利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中国成立后,广告曾一度在全国各种新闻媒体上绝迹。1979年1月,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同年4月,财政部颁发文件,明确提出报社是宣传事业单位,但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办法。这些变化说明

    A. 思想解放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体制改革

    B. 新闻立法成为新闻媒体改革的助推器

    C. 经济特区成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田”

    D. 城市体制改革助力新闻媒体的大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06~2016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由世界的12%猛增至23%,贸易总额由11%增加至16%,对外投资则由7%增至12%。2016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2.4%,金砖国家平均增速却高达5.1%,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由此说明

    A. 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

    B. 金砖国家成为多极化格局的一极

    C. 经济一体化助推金砖国家的发展

    D. 发达国家失去世界经济主导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南宋理学家陈亮(1143~1194年)提出了“农商一事”“农商相籍”的思想,认为农业和商业同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两大支柱,无高低轻重之分;两者不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而是互助互利,相互促进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A. 商人社会地位有明显上升

    B. 儒家义利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C. 经济发展冲击了农本思想

    D.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白银资本》一书说,直到19世纪以前,“作为中央之国的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这一看法

    A. 否定了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

    B. 肯定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地位

    C. 否认白银在中国的普遍流通

    D. 肯定了纳贡贸易体系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孟德斯鸠认为每一种形式的政府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每一种政体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的必然选择、正如他对法律的论述:“为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的;每个国家的法律竞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他认为:“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法律)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并提出“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致决不罢休……从事物的性质来说,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限制权力”。

    ——摘编自钱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政体思想评析》

    解读材料,并结合世界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政体与法律”拟一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国八大区域城市发展状况简表

    区域

    1843年

    1893年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城市数量

    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长江下游

    330

    4980

    67

    7.4

    270

    4750

    45

    10.6

    岭南

    138

    2044

    29

    7.0

    193

    2863

    33

    8.7

    东南

    125

    1515

    26

    5.8

    138

    1668

    26

    6.4

    西北

    119

    1408

    29

    4.9

    114

    1301

    24

    5.4

    长江中游

    303

    3777

    84

    4.5

    293

    3905

    75

    5.2

    华北

    416

    4651

    112

    4.2

    488

    5804

    122

    4.8

    长江上游

    170

    1950

    47

    4.1

    202

    2503

    53

    4.7

    云贵

    52

    445

    11

    4.0

    81

    714

    16

    4.5

    总计

    1653

    20720

    405

    5.1

    1779

    23508

    394

    6.0

    ——摘编自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

    材料二1851—1921年英、法、美三国城市、农村人口变化简表(单位%)

    英国

    法国

    美国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年份

    城市

    农村

    1851

    50.2

    49.8

    1851

    25.5

    74.5

    1880

    28.6

    71.4

    1871

    61.8

    38.2

    1872

    30.1

    69.9

    1890

    35.4

    64.6

    1891

    72.0

    28.0

    1891

    37.4

    62.6

    1900

    40.0

    60.0

    1911

    78.1

    21.9

    1911

    44.2

    55.8

    1910

    45.5

    54.5

    1921

    79.8

    20.7

    1921

    46.4

    53.6

    1920

    51.4

    48.6

    ——摘编自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现代英法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看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  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