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6 题
中等难度 2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下列能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的是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可以通过细胞呼吸来维持生命活动

    B.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细胞分裂方式

    C.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质相同

    D.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同的染色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脱去2个磷酸酸基团后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蛋白质肤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C.  DNA分子脱氧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 DNA分子的特异性

    D.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直接参与氨基酸的主动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 、20%、15% ,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与mRNA结合,合成蛋白质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  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  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碘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  将海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而胀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  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  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  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

    D.  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  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C.  酶的作用部位不一定在活细胞内

    D.  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内质网膜      B.②是高尔基体膜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是线粒体内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人适量斐林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室气中的CO2含量进行了 24小时测定,并根据数据绘制了如下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C

    B.  在AB区段,植物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C.  CD段CO2浓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  B、c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  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  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  ②→③KD表示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B.  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C.  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  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对有关实验及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加人CaCO3防止色素被破坏

    B.  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是否产生酒精

    C.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使用卡诺氏液固定根尖细胞

    D.  仅调查某个高度近视家族的发病情况,不能得出人群中高度近视的发病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引起孟德尔发现问题的现象是

    A.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B.  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

    C.  F1与隐性亲本测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1:1

    D.  具一对相对性状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种性状,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用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四种 9:3:3:1     B.两种 3:1

    C.三种 12:3:1      D三种 10:3: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一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  由③到⑦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为了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预计上清液中应没有放射性,但结果出现了放射性。则标记的元素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 S;培养时间过长       B. P;培养时间过长

    C. P;搅拌不够充分       D. S;搅拌不够充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在遗传上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新基因            B.都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C.都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D.都会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①适龄生育 ②基因诊断③染色体分析④B超检查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

    B.  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共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不能说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 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人体细胞内的溶酶体是一种含有多种水解酶的细胞器,其内部的pH为5. 0左右。下图表示细胞内溶酶体的部分功能。请分析并回答:

    (1)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在细胞中的________合成的,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________中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最后以囊泡形式转运到溶薛体中。

    (2) 图中表示当结构乙________(填名称)衰老时,会由结构甲________(填名称)包裹后与溶酶体结合,进而被分解。此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的特点。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________转运进人细胞质基质供细胞代谢使用,其余废物则排出细胞外。

    (3 )由图可推断出溶酶体除了具有分解衰老细胞器的功能外,还能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请回答:

    (1) 6〜8h间,光合速率________ (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内的O2含量________ CO2含量________,植株干重________

    (2) 9〜1Oh间,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1O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另一细胞器即___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___成为ATP合成的唯一场所。

    (3) 若在时,将容器置于冰浴中,请推测呼吸速率会出现的变化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

    (1) 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获得________________幼苗。

    (2) 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

    (3) 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数目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倍体,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 对抗性的遗传基础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用射线照射后的幼苗中有________种基因发生了突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回答:

    (1) 上述基因通过________,从而控制报春花的花色性状。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

    (2) 某同学欲利用开白花的纯种植株进行杂交育种,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

    应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在F1的自交后代F2植株中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是某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 由图可知该遗传病是________ (显或隐)性遗传病。

    (2) 若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可推知该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 同学们在实际调查该病时却发现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后来还发现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如果和:婚配,生下同时患有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 若均不患红绿色盲且染色体数正常,但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患者,其病因是II代中的________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探究髙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 实验过程与结果:

    第一步:取两支洁净试管编号1和2;

    第二步: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 3%新鲜过氧化氛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1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0C恒温水浴5min ;

    第三步: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试管,振荡摇匀,再置于常温下5min,始终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 结果分析:请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两种可能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第(2)题的推断:

    ①第三步后,若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mL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仍未观察到气泡产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三步后,若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仍未观察到气泡产生。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