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下列对东欧剧变实质理解正确的是(   )

    A.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           B.各国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C.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D.各国政府推行的社会改革失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航路开辟后,非洲逐渐沦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

    A.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

    C.阿尔及利亚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的文物有助于我们了解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印度文明

    D. 古希腊文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示意图中,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校准备邀请某学者做讲座,下侧图文框中的内容来自该校同学制作的宣传海报,下列选项中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一栏的是

    A. 赏析《天方夜谭》

    B. 分析雅典民主政治

    C. 解读楔形文字

    D. 解读阿拉伯数字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A. 毁灭了东西方文化

    B. 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 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观察下图,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时,中国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 汉朝

    B. 三国

    C. 晋朝

    D. 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历史上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 大和统一日本

    B. 幕府统治建立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维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实行改革,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一改革是

    A. 伯利克里改革

    B. 查理•马特改革

    C. 商鞅变法

    D. 农奴制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10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 推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C. 封建主对市民的剥削加重

    D. 加速了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文艺复兴时期两部经典作品的书影,这两部作品反映出共同的时代思潮是

    A. 现实主义

    B. 理性主义

    C. 科学精神

    D. 人文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国家是

    A. 日本

    B. 德国

    C. 俄国

    D. 意大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 哥伦布发现美洲

    B.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 三角贸易

    D. 新航路的开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这段材料出自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 林肯

    B. 玻利瓦尔

    C. 圣马丁

    D. 章西女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

    A. 十月革命的胜利

    B. 巴黎公社的成立

    C. 国际联盟的建立

    D.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局势时讲到:“欧洲变成一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来克星顿的枪声

    C. 苏格兰人民起义

    D. 三国协约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 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 1916 年 2 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C. 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D.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十月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A. 推翻了沙皇俄国的统治

    B. 成立了巴黎公社

    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面表格反映的是某一条约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条约是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

    C. 《五国条约》

    D. 《九国公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做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该体系是

    A. 凡尔赛体系

    B.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 华盛顿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实施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农业集体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边的漫画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比作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形象地反映了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之一是

    A. 股票销售量大

    B. 持续时间长

    C. 波及范围广

    D. 破坏性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顿了金融,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了农业,兴建了公共工程。上述措施共同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 恢复银行信用

    B. 国家干预经济

    C. 发展农业经济

    D. 吸纳失业人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德国侵略者的罪行

    B. 欧洲战场的残酷

    C. 日本侵略者的残暴

    D. 法西斯的暴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图片属于欧盟旗帜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的共同外部因素是

    A. 制定正确的发展政策

    B.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C. 美国的援助和扶持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某同学同时搜集了关于尼赫鲁、纳赛尔、毛泽东等人物的资料,由此可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95年1月1日,一个国际组织宣布成立,它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该组织是

    A. 欧洲联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历史上人类曾遭受各种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有效地抗击了法西斯集团野蛮的侵略与扩张,最终取得胜利。

    (1)梳理线索

    下面是学生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依次将其填写完整。

    (2)解读材料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二战,老师提供了以下材料:

    文字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当局认识到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称霸世界的前奏,苏联如被灭亡,他们自身也难保全。因此,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粉碎希特勒”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1941年10月,苏、美、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美英以武器装备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这是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的联合行动。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仅就经济方面互相支援而言,美国向其他盟国提供了总额近500亿美元的租借援助物资。英国得到最多,近300亿;苏联其次,约111亿,包括卡车约45万辆(占苏军车总量50%以上);中国约16亿。美国也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盟国提供军需、设施、劳务、资源等得到“逆租借”达78亿美元,其中约67亿来自英国和英联邦。此外苏联还得到英国近20亿美元的物资援助。

    ——摘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图片材料

    ①依据文字材料,指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②上述图片材料中,能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携手合作的是。

    ③结合上述材料,概括反法西斯国家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合作。

    (3)分析图表

    (注:以上图表数据来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配套地图册)

    观察上述图表,归纳中国抗日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4)反思历史

    1945年10月,中、美、英、苏等国领导创建了一个国际性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请写出这一组织的名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十月革命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它所开拓的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辉煌与荣耀,也伴随着曲折与艰难,同时也留给后人更多的反思与借鉴。

    材料一苏联历史年代尺

    (1)依据所学,请将年代尺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

    材料二《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1959》显示,苏联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经济发展数据如下:

    表一

    1913年

    1928年

    1937年

    世界

    (位次)

    世界

    (位次)

    世界

    (位次)

    欧洲

    (位次)

    工业总产值

    5

    5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5

    5

    3

    3

    表二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国民收入

    1913年

    1

    1

    1

    1928年

    1.32

    1.21

    1.19

    1937年

    5.88

    1.34

    4.59

    表三

    幼儿园(千所)

    医院和门诊部(千病床)

    1918-1928年

    8.5

    5.7

    一五计划1929-1932年

    14.5

    10.7

    二五计划1933-1937年

    69.8

    19.9

    (2)材料二反映了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成就。请结合表格内容,为每一个表格起一个恰当的名称以概括相应的成就。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请找出下列对应关系,并用线连接。

    根本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外部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直接原因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5)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曾谈到:“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们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能吸取哪些教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华对二战以来的国际局势非常感兴趣,他决定做一本历史画册来展现国际局势的发展。请你和小华一起来完成。

    活动一:历史图片连连看

    (1)小华找到了五张历史图片,请你帮他连一连,使左侧的图片与下面的文字解读正确搭配。

    活动二:历史图片诗配画

    在小华的历史画册里,有这样两张图片放在了一起。

    (2)上述图片和诗文中描述的是哪座城市?

    (3)小华的诗文中有一处史实错误,请你指出来。

    活动三:历史图片我绘制

    (4)小华画了三幅示意图来表现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其中,能够反映二战后至冷战结束前世界政治格局的是:__________;

    能够反映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现状的是:__________;

    能够反映世界政治格局发展趋势的是:__________。

    活动四:历史材料我判断

    (5)在当今世界格局下,和平与发展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小华收集了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判断哪些材料符合该主题。

    ①科索沃危机

    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③日本右翼势力将钓鱼岛实施所谓的国有化,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④2017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举行

    ⑤中国提出并坚守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⑥2017年11月30日,联合国授予中国第五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全体队员和平勋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英国科学家戴维曾说:科学,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它属于世界。

    【中国的智慧】

    材料一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摘编自《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划时代影响,宋代中国商船在波斯湾一带都极为活跃。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大大节省了人力,缩短了出书周期,这是印刷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大约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

    ①公元1-1500年,中国的发明在世界上占据了优势地位,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指南针的改进与传播促进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

    ③雕版印刷术比活字印刷术更省人力。

    ④印刷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

    ⑤14世纪初,阿拉伯人将火药技术传给了欧洲,使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科技的力量】

    材料三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部分成果

    (2)源于欧美的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请依据所学,将下表内容填写完整:

    科技革命名称

    成果

    使人类迈入的时代

    工业革命

    珍妮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早期汽车

    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时代

    【我们的时代】

    材料四纵观历史,诸如造船业等技术的进步为消除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界限提供了方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今天,几乎是瞬时的电子通信消解了时间和空间,当代观察家将这一时代贴上了“联结时代”的标签。在无线电、电视、传真机和网络计算机的交流中,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往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隔离消失了。

    ——《新全球史》

    (3)依据材料四,概括“一个地球村出现了”的根本原因。

    (4)作为生活在地球村中的我们,以下场景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①请结合所学,为“便捷的生活”提供两个不同类型的实例。

    ②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你和同学准备向地球村民发出一份倡议。请在“我们的倡议”处写下你们的宣言。要求:主题正确、逻辑清晰、言之成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