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5 题
简单题 3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说明宗法制

    A.有利于处理君臣关系               B.有利于保障贵族和平民的利益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D.有利于消除社会动乱与民族纷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如秦朝为避讳秦始皇赢政的“政”,改正月为端月;汉朝为避讳刘邦的“邦”,诏书引“协和万邦”为万国;唐朝为避讳李世民的“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上述历史现象表明

    ①实行文化专制    ②体现皇权至高无上 ③汉字变化有其规律性    ④封建的尊卑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官僚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顾炎武说:“易号改姓,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实质         B.指出了传统忠君保国思想的错误

    C.明确与强化了中国人的民族责任感       D.为推翻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代希腊城邦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兴旺繁荣的雅典城邦—直被看作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象征,创立多种形式的民主政治,其中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④确保了公民大会的公正无私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自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1791年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 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新中国雏形”的产生是因为抗日战争

    A.粉碎了日本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里的“战争”应该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辛亥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联邦德国成立后,法国政治家戴高乐在演讲中说:“将来会不会有一个欧洲,就要看在日耳曼人和高卢人之间会不会直接达成协议。”他认为法德合作

    A.推动了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B.消除了西欧国家间的矛盾

    C.标志着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D.奠定了西欧联合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0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应邀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共签署政府有关合作文件和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3个,总金额约150亿美元。这一活动最能体现新时期我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坚持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柏林墙在1961年8月13日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民主德国称此围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但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不让民主德民公民逃入西柏林。”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获知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柏林墙是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标志     B.柏林墙的修建缘于西德已经法西斯化

    C.柏林墙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隔离开     D.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导致成为“丧家之犬”等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不符合封建社会时代潮流                      B.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C.不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                        D.思想观念相对保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章炳麟,原字枚叔,因敬慕顾炎武(名降)、黄宗羲(字太冲),改名降,号太炎。胡汉民原名衍鸿,参加革命后改名汉民,表示自己是堂堂大汉之民。蔡元培本字鹤卿,后改字孑民,表示为炎黄的孑遗之民。这些辛亥革命之士的改名情况反映了当时的思潮是

    A.排满兴汉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自由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的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是

    A.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经济文化基础             D.为中国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机构或职官,在职能和权力上存在相互牵制关系的有:

    ①唐朝中书省与门下省②宋朝统兵将帅与枢密院③元朝中书省与枢密院④明朝五军都督与兵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78年12月15日下午4时,仅距中美两国正式宣布建交18小时,美国使节伍德科克又一次赶往人民大会堂,面见邓小平。邓小平再次郑重对这位美国使节指出:“中美建交后,希望美国政府慎重处理台湾的关系……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从长远讲,将会对中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的问题设置障碍。”邓小平的谈话明确地表达了

    A.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B.中国外交的反霸原则

    C.中国外交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原则              D.中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欧阳修说:“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造成北宋中期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                        B.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C.地方武将专权对抗中央                      D.少数民族侵扰边患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42年 8月,美国《太平洋关系》一书中提出战后要对台湾执行“国际共管”。同年11月 3日,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宣布:“中国应收回东北、台湾及琉球。”立法院长孙科指出:“台湾为中国重要失地之一,若不能收复,绝不能承认国际公约的公平与合理。”材料反映国民政府

    A.与美关系空前紧张  B.国际地位大幅提高  C.维护国家领土主  D.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的话:“俾斯麦老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都彼此竞争。……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撕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从事战争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和德国的矛盾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矛盾  B.欧洲矛盾重重使战争成为一种常态的现象

    C.因为经济利益的冲突使英德矛盾变得尖锐  D.德国与英国不值得为商业利益而进行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①接受马歇尔计划     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                   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5 题
  1. (12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材料一  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的自我调节。

    ——伏尔泰

    材料二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亦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患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材料三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材料四   伯里克利……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的图示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事无巨细”“相互制约”的含义。(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实行的主要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的原因(2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2分)并指出这些措施能够实行的主要原因。 (2分)

    (5)说明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本质不同。(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8分)材料一: 按联邦制发明者们的理想设计,美国联邦制是由若干个具有自治能力的政治实体(即州)在共同认可的政治框架下结合组成的一个政治实体。各州在尊重和维护联邦的权威和权力的前提下,共同参与联邦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实施,并在不损害联邦利益和权力的'提下行使各自原有的政治和经济自治权。联邦和州两级政府的权力均来源于同一人民,两级政府同时管辖同一国土和人民,但两级政府的权力通过联邦宪法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受宪法的保护。……两级政府不仅相互制约,也受到  各自内部分权机制的制约,没有一级政府可以轻易侵犯人民的权利。这种体制被联邦制的策划者之一麦迪逊称为是对美国人民权利的双重保护机制。

    ——王希文《美国历史评论》

    材料二: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下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隹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盂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全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五权宪法》一文中为中国政治构架设计如下示意图

    5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制的特点。(2分)

    (2)材料二反映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2分)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2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孙中山的政治构架设计。(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0分)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日民族之统一。”

    ——《临时大总统宣言书》(1912年1月)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

    材料二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三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  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从辛亥革命时期到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有何新的发展?(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的根本原因。(2分)为改变革命屡败的局面,孙中山在理论和政治上有何重大创新或举措?(2分)

    (3根据材料三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2分)“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表现是什么?(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是怎样确立的?(2分)用史实说明,和英国的新制度相比,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分)

    (2)有人说,法国是资产阶级“政府体制的试验场”,在《人权宣言》发表后的近百年时间里,孟德斯鸠等“政府体制设计家”们所能想到的或没能想的政体几乎都在法国出现过。请至少举出《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曾出现的三种资产阶级政体及政权名称,(3分)并说明法国最终通过什么宪法确立了什么政体?(1分)

    (3)为了实现材料三中的革命理想,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怎样的革命实践?(1分)为了维护革命实践的胜利成果,革命党人在法律上做了怎样的努力?(1分)从政体结构来看,孙中山理想的国家政权更接近以上那一国家的体制?(1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0分)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并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据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两大组织的性质和其成立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得挑战”的根本原因。(1分)分析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的主要因素。(2分)

    (4)材料四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2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