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

    A. 杰斐逊   B. 华盛顿   C. 林肯   D. 罗斯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这一转变起源于()

    A.意大利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交流极少。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A.商周时期

    B.两汉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29年,日本军部《解决满洲问题方略大纲》提出,“组织亲日政权、建立独立国,必要时将中国东北并入日本版图。”后来,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关东军制造了()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华北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次战役结束后十二天,新华社发表毛泽东的评论:“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该战役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四川农村开始试行的改革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A.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论联合政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1月7日晚,如图中军舰炮口对准冬宫,发出进攻的信号,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该事件距今()

    A.80年

    B.90年

    C.100年

    D.110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涉及中国问题,体现分赃性质的条款是()

    A.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给法国

    B.德国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C.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D.德国应支付大量战争赔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②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③南京大屠杀④731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式武器试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二战后,美国凭借超强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发起了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欧洲复兴计划”提出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北约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降下,代之而起的是白、蓝、红三色的俄罗斯国旗。这一事件标志着()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了②社会主义失败了③两极格局结束了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7年5月,在乌镇举行的“人机围棋”旷世决战中,柯洁以0:3落败,AIPHAGO(阿法狗)取得了对人类的完全胜利,AIPHAGO(阿法狗)是基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

    D.计算机技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对如图实物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多为占卜记录

    B.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C.反映了夏朝历史

    D.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②进士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③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④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A.废除宰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设立廷杖制度

    D.设立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对该政策评价正确的是()

    ①阻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②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③不利于接触与学习世界先进科技和思想文化④贻误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拉大了同西方的差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民主主义成了正统”与近代哪一人物有关()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毛泽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青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 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为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管人们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须承认这个成就;它在质和量的方面都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致它可以名之为“革命”。

    ﹣﹣《剑桥中国秦汉史》

    (1)秦的最大“成就”是什么?为巩固这一成就,秦还实施了哪些革命性措施?

    材料二中国古代粮食平均亩产量(市亩)

    朝代

    产量(市斤)

    两汉

    140

    154

    185

    (摘编自《中国经济通史》)

    (2)上表中宋代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这一时期,商业高度繁荣,纸币出现,请写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

    材料三欧洲著名城市规划家罗斯穆森认为“整个北京城乃至世界的奇观之一,它的(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下册

    (3)除北京城外,列举我国古代工程领域另外两项“世界的奇观”。

    材料四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坦普尔《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

    (4)“改变了世界”的中国发明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代中国遭受过深重的苦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

    ﹣﹣基辛格《论中国》

    (1)中国在“已经输掉”的第一场战争后被割占了哪一地区?第二次战争中俄国通过哪一条约强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据材料分析中国输掉战争的主观原因。

    材料二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

    ﹣﹣《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

    (2)据材料分析,“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中”方丧失的权益有哪些?

    材料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习近平

    (3)习近平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什么?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的指挥官是谁?

    材料四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了周恩来头像图片,图片的右上角写着:“TheChineseAreComing(中国人来了)。”

    (4)“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同一时期新中国取得了哪一项重大外交成就?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所示战役因其异常惨烈又被称为什么?图二行动有何军事意义?图一、图二所属的两场战争在性质上有何不同?

    (2)图三事件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图四中非洲人民最终摆脱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标志是什么?两者与图二所属战争有何联系?

    (3)图五为“蓝鹰运动”的标志,该运动保证了“新政”哪一核心法令的施行?图六是哪一经济政治集团旗帜?两者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两大趋势?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要对接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围内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用你自己的话谈谈各国应怎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