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    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

    A.扩大了地方权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巩固了西周统治    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这些措施

    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    B.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

    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

    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这一时期,“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维新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开始内迁,多数厂家内迁地点集中在四川、湖南、广西、云南等省,个别厂家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迁到了陕甘宁边区。这反映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国民政府准备持久抗战

    C.国共内战争夺战略资源    D.经济中心已转移到西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统计,1963年《人民日报》元旦献词高频词汇有“调整、企业、国民经济、困难、农业生产”。对高频词汇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调整”的重点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B.“企业”的改革方向是公私合营

    C.“困难”的根源是“一边倒”方针        D.“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遭否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了。由此,英国

    A.颁布了《航海条例》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C.进行了1832年议会改革            D.组建了垄断性贸易公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B.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61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苏联正在顺利地解决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品产量方面赶上美国的任务。1966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三大上指出苏联正在循序渐进的解决这一任务,并同样坚信苏联将会赶超美国。这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

    A.否定了改革的必要性        B.坚持以农业改革为重点

    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街市制开始形成,“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在宋代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海外贸易高度繁华,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市舶司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200万贯,进出口总额约为2000万贯。商业信用非常发达,从北宋到南宋,陆续出现了便钱(类似于银行汇票)、现钱公据(类似于现金支票)、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类似于有价证券)、交子与会子(法币)等商业信用。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信用,大宗的或者跨区域的市场交易是不可能达成的。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流通的商品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变化,商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商业、实业组织的发展。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与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中国形象进入西方现代文化。第一阶段,在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文化形象中不断美化中国的器物、制度、思想。第二阶段,从启蒙运动后期到帝国主义时代,在启蒙哲学背景下,悠久的中国历史则因为其停滞变成一种具有反面的、否定性意义的野蛮特征。

    ——摘编自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文化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西方关于中国形象的认识。

    (说明:围绕材料中的一个阶段或两个阶段的认识展开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上看,一场革命中,推翻旧政权的过程越是艰难,需要的时间越长,对革命后新政权的建设往往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形成一支可以作为新政权基础的强大军队,也会造就一个较为成熟的领袖集团。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具有相当的威望,但作用主要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参与多少实际的策划、组织和指挥工作。孙中山的大部分革命活动是在海外进行的,包括宣传革命和筹措革命经费。为克服新政权的权力与权威危机上所表现的无能为力状态,孙中山不得不将最高权力交给袁世凯。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孙中山为推进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存在着政治制度的差别,参战目的的不同,所以随着军事上的胜利,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也愈来愈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反法西斯同盟内美、苏这两个政治制度绝然不同的大国要依据各自在战争中实力的新变化,安排好有利自己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为此,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在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系。它的主要内容是:打败法西斯并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德意日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土的归属与边界;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现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

    有学者认为,冷战结束,以美苏两极对立为基本特征的雅尔塔体系在欧洲也就终结了,但在东亚,情况则要复杂些。雅尔塔体制的消解似乎开始得更早,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1500-2007》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的深远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英、法、俄、美、德诸大国角立争雄,创为万国公法,以信义相先,尤重邦交之谊。致情尽礼,质有其文,视春秋战国殆远胜之。其构兵中国,犹辗转据理争辩,持重而后发。此岂中国高谈阔论,虚骄以自张大时哉?轻重缓急,无足深论。而西洋立国,自有本末,诚得其道,则相辅以致富强,由此而保国千年可也。不得其道,其祸亦反是。

    ——据郭嵩焘《使西纪程》(1877年)

    材料二

    总署钞寄《使西纪程》后,李鸿章得以先睹为快,并大加称赞道:“总署钞寄行海日记一本,循览再四,议论事实,多未经人道及者,如置身红海、欧洲间,一拓眼界也”。但很可惜,能如李鸿章一样欣赏的人少之又少。《使西纪程》出版后,激起了轩然大波,指责谩骂之声遍及京城内外。尤其是在京师,朝野舆论哗然,义愤填膺,甚至到了无不切齿、口诛笔伐的地步。

    ——杨锡贵《郭嵩焘<使西纪程>毁版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郭嵩焘对欧美诸国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使西纪程》在国内引起不同反响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