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书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书写 共 1 题
  1. 用楷书或行楷书写下面的诗句,要写标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选出词语解释或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      )

    A.(pǒ)箩   言简意(gāi):言语简练而意思完备。赅,完备。  

    B.油(líng)  人迹(hǎn)至:少有人来。罕,稀少。

    C.惭 (zuò)  (shà)费苦心:费尽心思       

    D.戏(nuè)   为富不仁:为了发财就不讲仁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写画线的句子,修辞及格式要与画线句一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样也应该学会理解别人。理解是一缕春风,唤醒沉寂的心田;理解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默写诗句。

    ①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判断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

    B.《期行》、《乘船》都选自古代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刘义庆是南宋人。 (       )

    C.《我的老师》选自《我生活的故事》,作者是海伦·凯勒,她和马克·吐温都是美国作家。 (     )

    D.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论语》的作者就是孔子。(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处均有毛病,请按要求答题。

    今年年初,自贡市政府首次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列为民生工程,①全市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推波助澜。几个月过去了,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街上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少了,乘客在站台等侯公交车不再像以往那样“等到花儿也谢了”,每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乘客的投诉量却锐减,②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③公共交通为城市的健康运转越来越重要的发挥着作用。

    A.①句中                词用得不当,改为                 

    B.②句中               用词不当,改为                      

    C.③句中词序不正确的一处是                  ,改为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题。

    ①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A     

    ②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熟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B) 

    ③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C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 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④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

    A   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B   ,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C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D   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D)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任劳任怨:                                     

    ②周济:                                           

    2.第③段文字中叙述的“母亲的聪明能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按要求概括回答。

    A.用的:                                      

    B.吃的:                                      

    C.穿的:                                      

    3.第④段中划线的A.b 、C.d 四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下列哪一项(      )

    A.a管束B和蔼C和睦D管理 B.a管理B和蔼C 和睦D管束

    C.a管理B和睦C和蔼D管束 D.a管理B管束C和蔼D和睦   

    4.按要求写出对下面词句的理解。

    ①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句中加点的词语“染上一点”表现了母亲                   的特点。

    ②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这句话在对比中既表现出了母亲的                   、善持家务,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               之情。

    5.“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这个句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还原进去,应放在标有序号的哪一处?

    答:应在文中标有(A)(B)(C)(D)序号的             处。

    6.判断下列对选段内容分析的正误,正确的打“√”,有错的打“×”。

    A.这几段文字以写母亲的“勤劳”为主,同时写了母亲多方面的特点。 (     )

    B.第①②段写母亲的勤劳,③段主要写母亲的聪明能干,④段主要写母亲的宽厚仁慈。 (    )

    C.“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说明母亲很节省。  (     )

    D.第④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  (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 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 没人,门上挂了锁。 奇怪,这么晚了, 父母到哪去了呢 ? 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 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 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 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 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 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 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 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己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 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 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 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⑩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

    1.根据句子意思,在文章找出正确的词语。

             :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3.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 ?

    4.结合语境 , 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6. 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2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伤仲永》,完成下题。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           就:

    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可观:

    ③日扳仲永于邑人          环谒:

    ④不能称前时之             闻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稍稍宾客其父:                                    

    泯然众人矣:                                      

    3.概括上面两段文字的大意。

    第一段:详写                   ,为第二段写方仲永的才能衰退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                                 

    4.按要求填空。

    方仲永从具有神异的禀赋到“泯然众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这一变化过程揭示了“                  

    非常重要”这一主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记一件事,题目自拟。

    要求:①选取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②围绕一件事来写,条理清楚,尽量吧事件写得具体、生动;③主题明确,要体现出积极意义;④在记叙中能穿插环境描写,人物刻画,议论、抒情等;⑤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5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