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5 题
  1. 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

    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

    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此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百日维新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甲午海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主要表现为

    A.实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D.实行不结盟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有这样一段记载:某甲的马因为管理疏忽,跑到别人的田里吃了庄稼,因而引起纠纷,“(马)食人稼一石,问当论不当?不当论及赏(偿)稼”。这说明

    A.当时已用法律手段保护土地私有     B.当时的法律已日趋健全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             D.自耕农拥有小块土地和牲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魏晋时期形成的书法的发展

    ⑤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自宋代起,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乐于接受这一经营方式         B.农民的生产自主性大为加强

    C.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D.土地兼并造成大量无地农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  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B.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

    B.“断发”具有政治色彩

    C.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

    D.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D.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民生改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   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     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

    C.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D.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       B.学思结合       C.因材施教       D.温故知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

    A.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B.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C.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D.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爱”注重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材料三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

    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被驱策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图示,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2分)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3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独立之初面临什么问题?(2分)是如何解决的? (2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 (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3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由两极走向多极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星期六晚邮报》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在战后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政治秩序安排的设想。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当时影响这一战略意图实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6分)

    材料二  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期间制订了收缩美国全球义务,调整国际关系的外交新方针,被称为尼克松主义。主要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2)扼要指出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列举美国在外交上实行尼克松主义的具体表现(至少两点)。(4分)

    (3)对两极格局解体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1分)某些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鲜明的阶段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二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1)据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主要表现。(2分)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世界的南北分裂、贫富悬殊,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之后的几个世纪。在这几个世纪,西方探险家和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把相互隔绝的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材料二  1897年,英国某杂志为庆祝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即位60周年发表专号,对60年间的变化进行总结:“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是自然科学的发现已经深入日常生活。在这60年间,蒸汽和电克服了时间和空间,进步的速度超过了以往六百年。”

    材料三  有人描述20C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

    (1)材料一中“南北分裂” 是指什么?(1分)为什么说其历史根源可追溯到公元1500年前后?(2分)

    (2)材料二中导致“女王在位期间最显著的进步”的历史事件有哪些?分别指出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