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情景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 题
  1.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低质量的阅读?

    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 ②④①③⑤   B. ①③④⑤②   C. ②④⑤③①   D. ①④⑤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干涸∕禁锢    彻底∕雕栏玉砌   咄咄逼人∕弄巧成拙

    B. 胆怯∕祛除   卓越∕绰绰有余   头晕目眩∕动人心弦

    C. 懦弱∕妇孺   湍急∕惴惴不安   侍才傲物∕持之以恒

    D. 涂抹∕途径   抵御∕中流砥柱   星火燎原∕眼花缭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酣畅   螺旋桨   别出新裁   呕心沥血

    B. 矜持   触摸屏   断壁残垣   大相径庭

    C. 炼达   新纪元   迫在眉睫   有条不稳

    D. 执拗   四和院   冥思苦想   背井离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寒士,体现出的是“社会责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心怀国家,体现出的是“国家认同”;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诗中有画,体现出的是“审美情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吴承恩的《西游记》,全书共100回,可以用两个故事来概括: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约束的矛盾处境;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蕴含着__________的人生真谛。

    (2)《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作品,主人公阿廖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阿廖沙的性格特点,写出他对你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00多年前的《诗经》,今人甚至小学生都还能阅读,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毫不夸张地说,汉字成就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出界汉语教学会会长许嘉璐

    材料二  童年的书写,是最早对‘‘规矩”的学习,‘‘规”'是曲线,“矩”是直线;“规”是圆,“矩”是方.大概只有汉字的书写学习里,包含了一生做人处事漫长的“规矩”的学习吧!学习直线的耿直.也学习曲线的婉转;学习“方”的端正,也学习“圆”的包容.东方亚洲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一直在汉字的书写中。

    那是汉字书写吗?或者,是我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形式,许多年来,汉字书写,对于我,像一种修行。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材料三  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出来的结果是,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习汉字,他们的智商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的儿童;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五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到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午,智商在进入学校前就能达到125至130。

    ——(日本)石井勋《幼儿智力开发法》

    (1)请将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中。

    汉字成就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

    (2)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关键信息。

    (3)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父爱就像那场雪》一文,完成小题。

    父爱就像那场雪

    ①父亲发来短信说,看天气预报,你那边要下雪了,及时加件衣服.不行给你寄些钱过去,再买几件羽绒服。

    ②对于名落孙山、只好回家务农的父亲来说,我是他最后的希望.我一出生,他就表现出对我十二分的关怀和疼爱.“天阴下雨打孩子”是我们那儿的一句老话.别的父亲打孩子像家常便饭,而我的父亲,纵使我再调皮,他也从来不肯打我.我小时候十分怕冷,天稍微冷一点就不肯起床上学.父亲会好言劝我,还把我的棉裤棉袄放在煤火上烤热才让我穿.有几次煤火灭了,生不著.父亲便把冰冷的棉裤棉袄放在他身上暖热,母亲看不惯父亲这般爱我,屡屡劝他不要惯坏我.父亲摇摇头,说他要让我快乐地成长。

    ③上小学的时候,我都是跟着别的大孩子—起去。可一到下雪天,父亲害怕我受罪,就送我上学.放学时,父亲绝对是要守在学校门口的.天寒地冻,银装素裹一片,父亲不住地跺脚走动,以驱散身上的严寒.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他用买来的军大衣紧紧把我裹在怀里,给我讲故事.父亲看过很多书,他讲《三国》,讲《水浒》,讲岳飞,比书上写得还精彩,外面是飘飞的雪,我在父亲的怀里,暖暖和和地听父亲讲述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故事,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事情.上高中时,老师屡屡对我作文中奇异的想象力和流畅的语言表示赞赏,她不知道,这全是父亲的功劳.正是在父亲的怀抱里,我完成了古典文学的启蒙。

    ④高二那年冬天,天空中飘落起鹅毛般的大雪.我正在课堂上百无聊赖之时,教务处通知我,校门外有人找.我去看时,原来是父亲,由于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不让闲人进去,父亲只能在门外等.茫茫大雪不住地落在父亲身上.父亲成了一个雪人.我的眼圈一红,随即就和门卫吵起来,说他们不近人情,这么冷的天,让一个人在冰天雪地里呆着,那是什么滋味?!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⑤父亲把我带到县城里,给我买了几件棉衣.说上高中了,不能让同学笑语,耍穿些像样的衣服.转眼之间到中午,他领我去街边的饭馆吃饭,点的全是肉菜.他说上学辛苦,不住地往我碗里夹菜。父亲告诉我,他要去外面打工了,由于离年底太近,过年可能就不回来了,学费年前会邮回来,不会耽误我上学.我哽咽了,要不是因为我,父亲也不会这般操劳.父亲笑了,说傻孩子,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⑥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我点点头,忙不迭地往回赶.路过车站的窗户边,我往里看了一眼,却发现父亲正趴在窗户边望我,泪水,不争气地便流了下来.有父亲的激励,我发奋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圆了父亲的愿望。只不过,毕业后,一个人在城市过得艰难,还要父亲操心,这成了我心中的隐痛。

    ⑦不论我长多么大,有多么老,父亲给我的关怀,永远像雪覆盖麦苗—祥使我受饥寒,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圈又红了。

    1.读完全文,给文章标题“父爱就像那场雪”续写一句话.写出“雪”的具体作用。

    2.文章第③段和第④段都写到了外面飘飞的雪,分别起什么作用?

    3.下面两处动作描写分别写出了什么?

    A.父亲朝我摆摆手,说算了算了,人家也有人家的难处。

    B.在雾气氤氲的车站,父亲摆摆手,说“不用陪我了,赶快回去上课吧!功课要紧”。

    4.阅读全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5.下面两段文字所写的内容有点相似,说说两段文字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甲)我很感动,给父亲回短信道:我有钱,不用你们操心了.衣服够穿,你和妈也要注意保暖.父亲回短信说:我和你妈都很好,在外面我们照顾不了你,要好好地自己照顾好自己,看了父亲的短信,我的眼圈又红了。

    黑王辉《父爱就像那场雪》

    (乙)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那,飘着泥土香味的“宝贝”

    ②“烧饭不变色,炖肉不变味,煎药不变性……”这是人们对评定砂器诸多益处的精炼总结,“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就是讲求饮食文化的国度.饮食文化包含的范围很广,其中,饮食用器作为饮食文化的标识彰显著饮餐者的地位和风度,是显示饮餐者身份和修养的标志之一.清代乾隆时期,有—著名的学者,叫袁枚.他写了一本叫《随园食单》的饮食专著.-其中就对饮食用具作过这样的评述:“大抵物贵者器宜大,物贱者器宜小;煎炒宜盘.汤羹宜碗;煎炒宜铁锅,煨煮宜砂罐.”随园老人(袁救)认为,烹制菜肴,适宜的选择方式为:用铁锅煎炒,用砂罐煨煮.这里的“砂罐,唧指砂器。

    ③从科学的觉度看,砂器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耐高温性,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热膨胀系数小,对急热、急冷具有一定抗应变性能,对酸、碱性溶液的抗腐蚀性较强,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④砂器在生活中多用来盛饭.过去,因为餐具没有保鲜设备,在灶具里通常用的是铁器和砂器.但如果把剩饭和成品饭食放在铁器里盛,时隔不久,就会变味,平定人称作“铗腥气”,而如果赦在砂器里,在一定时间内,饭食依然可以保鲜保质。

    ⑤其实,所谓“炖肉不变味”,应该指的是‘‘炖肉无异味”。在实践中已经发现,用铁锅煮肉,会有一种“铁腥味”,用铝制品煮肉,虽没有钦味,但煮熟的肉也失去了鲜浓的色泽,而如果用砂锅煮肉,不但没有异味,而且能够保持肉质鲜浓.因此,人们炖肉常常选择砂锅。

    ⑥因为具有保鲜保质的效果,凡生产砂器的地方,炖肉都用砂锅.这方面文学作品多有描述.如《水浒传》第三回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鲁智深猛闻得一阵肉香,走出空地上看时,只见墙边砂锅里煮着一只狗在那里.智深道:‘你家见有狗肉,如何不卖与俺吃?”’由此惹出了“大闹五台山¨的事端来,《红楼梦》本身蕴藏着养生和美食的大学问,其中也写到了许多食法都是用砂具为器的,

    ⑦现在的厨房里,铁器已经被铝器淘汰,砂器其实也不多见了.但唯独没有变化的,就是用砂器煎制中药,这已经在人们观念中形成共识.科学证明,在高温下,铁、铝器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容易发生药性的改变,因此,自古以来,砂器作为熬药锅具从未改变,傅青主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医学家,他在平定流寓多年,在他的《傅青主女科》里,许多处方都有用砂锅煎药的要求。

    ⑧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规定医院的中药煎药室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皿作为煎药容器,而且强调煎药容器以砂锅和陶罐为最好,并指出:“这是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会使药液带有铁锈味,影响药效的发挥: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入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等脏器组织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铜绿.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荆的临床疗效,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砂器熬药已经成为科学用药的正确选择。

    (选自2015年11期《科学之友》)

    1.文章以‘‘那,飘着泥土香味的‘宝贝”’为题,有什么作用?

    2.结合选文说说砂器有哪些特殊的效用?

    3.选文第二段中的加点词“之一”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4.第⑧段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棒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①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于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遏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

    (曾巩《醒心亭记节选》)

    注:①无为:儒家思想,无为而治,意为君王能宽大化民。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云归而岩穴瞑   (2)树林阴翳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甲)文表现了欧阳修贬谪中怎样的政治理想?(乙)中作者借写记流露出了哪些写作意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争啄”两个动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下面两题,任选.题作文。

    (1)我们生活在多彩的世界里,但匆匆前行的脚步,却让我们忽略了原在身边的美好:幸福、关爱、信任……,温暖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美好的春天…

    请以“原来          一直都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不完整的,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爸爸,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等红灯倒计时结束变绿灯之后再走呢?”

    “可能因为他们有急事吧?”  

    “那我们也着急上学啊?为什么要等倒计时结束变成绿灯才走呢?”

    “那我问你,交通规则是不是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呢?”

    “是啊,”

    “坚持对的事情,不受错误的引诱这叫做自尊..”……

    请结合材料,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