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选择题 25 题,解答题 5 题,填空题 1 题
中等难度 3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5 题
  1. 下列生命起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
    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界的两个环节是(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为了扩大领地
    D.为了躲避敌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由植物到动物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水生到陆生
    D.由简单到复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微山湖
    B.微山湖的所有植物
    C.微山湖的所有动物
    D.微山湖的所有生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①稻田放养蜘蛛   ②剧毒农药治虫   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捕杀毒蛇   ⑤大面积单一种植   ⑥严禁捕捉青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主要标志?( )
    A.能直立行走
    B.使用工具
    C.产生了语言
    D.脑量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能人
    B.南方古猿
    C.直立人
    D.智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间过渡类型化石的发现,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B.地层中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
    C.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D.三叶草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表示几个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戊最有可能是水生植物
    B.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C.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D.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以下生物的特点中,是人工选择结果的是( )
    A.蛋鸡每年下蛋200多枚
    B.一条雌蛔虫每天产卵20多万粒
    C.长颈鹿颈长,腿长
    D.鸵鸟有一对退化的翅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关于该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初级消费者有鼠和蛙
    B.若该农田受到农药污染,则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为猫头鹰
    C.此食物网中,由植物到鼠,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D.此食物网中包合3条食物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量消耗降到最低,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种食物结构?( )
    A.以淡水养殖的鱼类为主
    B.以家畜的肉类为主
    C.以谷类和植物蛋白为主
    D.以禽类的肉和蛋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 )
    A.递增
    B.不变
    C.递减
    D.稍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 )
    A.食物所含有机物中的碳
    B.非生物界中的碳酸盐
    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生态系统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是( )
    A.氮循环
    B.水循环
    C.能量循环
    D.能量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的生物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消耗蝗虫( )
    A.25克
    B.50克
    C.100克
    D.125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我们通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5 题
  1.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说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这证明:
    (1)害虫种群中存在着______,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的.
    (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的.
    (3)害虫抗药性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______来实现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实验装置是美国表年学者______设计的.
    (2)A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______,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______.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______.
    (3)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______,实验后可检验其中含有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______到______的转变是完全可能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山不存二虎”本是一句成语,如果把这句话当成一种生物学事实,我们可用生物学学科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多方面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l)用生态学观点分析:
    ①用生态学的观点看,“一山”属于一个______,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看,两虎相争属于______.
    ②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观点看,两虎相争的根本原因是:虎所处的营养级层次较高,生态系统内能量流经虎这一营养级时______.
    ③用生态平衡的观点看,两虎相争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种______方式.
    (2)用生物进化的观点看,两虎相争是实现______的一种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我国某地的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它利用鸭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用水稻养猪、养鸭,水稻的秸秆可以培育蘑菇、生产沼气,猪鸭粪、沼渣肥田.请据图分析回答:
    (l)杂草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
    (2)蘑菇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
    (3)鸭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_____营养级.
    (4)能量在各种生物之间以间以______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在生物体与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模式图,这种元素是按箭头方向循环,然而,图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箭头,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所缺的箭头是______.
    (2)这是______的循环.
    (3)A、B、C、D各是什么生物?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4)写出①~⑥所示过程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在这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图示的生物外,还有作为分解者的________和非生物部分的________等.
    (3)由于人们连续不断地围猎狼和狐,使得鼠、兔的数量大增、啃食大量牧草,草原植被遭到破坏.停止围猎几年后,狼和狐重新大量繁殖,生态系统恢复了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________能力.不过这种能力是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人类的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________办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