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对“损刚益柔”之说,有人将其归纳为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这种观点符合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据《旧唐书》载,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给事中(官职名)崔祐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崔祐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请你判断崔祐最有可能供职于

    A.门下省     B.中书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福建通志》记载:就闽南十二个县的不完全统计,明清两朝未婚妻守节,为亡夫殉节等,明代有三百另七人,清代六百三十二人。其中受朱熹影响最深的同安、晋江、尤溪三县,在明代占二百另一人,清代占四百五十八人。晋江城郭的旌表贞节牌坊,触目皆是,有的两牌坊间仅距三尺。”下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程朱理学应对这一现象负责        

    B.理学与专制权力相结合的结果

    C.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     

    D.体现了理学的社会教育及示范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 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来的青花瓷片

    C.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D. 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茅盾在《春蚕》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宝通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不一定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油、洋布、洋纱……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有了小火轮以后,他自己田里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一天天不值钱,而且镇上的东西却一天天贵起来。”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B.国民经济开始殖民地化

    C.传统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D.中国经济已经破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42年2月,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入缅,与日军作战,在仁安羌作战中,中国远征军与敌浴血奋战,解救出被围英军,轰动英伦三岛……。中国远征军出征的主要目的是

    A.履行反法西斯的国际义务          

    B.保卫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的畅通

    C.解救被围英军                

    D.协助印度、缅甸反抗日本法西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时 间

                  项  目

    粮食

    棉花

    原油

    1952年

    163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66亿吨

    44万吨

    1956年

    192亿吨

    1445万吨

    447万吨

    110亿吨

    116万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与统计表所反映信息不相符的是

    A.工农业生产均衡发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突出成就

    C.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记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材料中“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中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成员国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保护了贵族利益               B.保护了平民利益

    C.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0年2月3日法律界网站登载了题为《刘瑜:动什么,不能动宪法》的文章指出:“……罗斯福新政时期,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事实上,新政期间,总统权力的转型,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这里所说的“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指的是

    A.向社会福利型转变            B.向中央集权型转变

    C.向总统集权型转变            D.向国家干预型转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56年11月,一位乡村女教师写信给赫鲁晓夫,信中写道:“……我们的人民还没有过上好日子,尽管十月革命后已经有39年,战争结束也有11年了。在整个国家的范围内我们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大家目前还只是为未来而活着,而却不是为了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明白,人不能只靠热情生活。……”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让苏联人民遭受痛苦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困境

    C.人民对赫鲁晓夫表达不满       D.苏联政府公信力出现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世纪下半叶,欧洲出现了这样一个艺术流派,“他们竭力回避尖锐敏感的社会政治问题,在自己身边的日常生活中追寻光和色的美,寄托自己敏锐的探索精神”。这一艺术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承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失》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中国人权事业也实现了历史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政府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庄严载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权事业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谱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人为本,既尊重人权普遍性原则,又从基本国情出发,切实把保障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保障人权的首要位置,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依法保证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胡锦涛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有关史实,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11分)

    材料二中胡锦涛是如何诠释“人权”的?试从政治、经济角度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人权问题所采取的有效措施(1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什么是“革命”

    经典作家及理论认为

    现代学者认为

    《共产党宣言》认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列宁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的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毛泽东认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弄草,不是写字作画,……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钱穆认为:“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

    刘宗绪、黄安年认为:“革命中的立法与政策的温和或激进,也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是否有利于对封建制度的改造去评价,并不都是越激进、越极端越好。”

    比较材料中对“革命”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弊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6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政体是自由的,而公民却毫无自由;或者是,公民可能是自由的,而政体却无自由可言。在这两种情况下,前者是政体在法律上是自由的,而事实上不自由;后者是公民在事实上是自由的,在法律上不自由。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梁启超《立宪法议》

    请回答:

    (1)孟德斯鸠推崇何种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异同。(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4日,当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到美国,艾奇逊立即指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要求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朝鲜局势。美国故意歪曲朝鲜国内战争性质,以“紧急援助”李承晚集团为名,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非法决议,为美国搜罗侵朝军队。7月8日,杜鲁门任命美国驻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联合国军”正式建立。“联合国军”总部设在东京。参加“联合国军”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共16个国家的军队。此外,还有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为“联合国军”派出了医院和医疗船。

    材料二  法、德、俄、中等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不经核查,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做法,主张加强对伊核查,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1441号决议拒绝了美国关于自动授权动武的要求。伊拉克战争打响后,俄罗斯总统普京指出伊拉克战争是一个政治上的大错误;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施罗德也呼吁停止战争。伊拉克战争使跨大西洋关系严重受挫,欧美关系面临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危机

    ——以上材料均选自百度知道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爆发时,西方主要国家对待战争的态度及其原因。(7分)

    (2)据材料二所述,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西方主要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后来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湖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路、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的演说《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  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要杀四万万人之半,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那不必去管他。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1906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应该要预防什么问题?(6分)

    依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设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这一思想有何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践孙中山这一思想的?(9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